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定稿.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95796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3年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3年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3年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3年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2023年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标准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定稿 第二篇:标准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标准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谁拥有初始提名权,谁就有提拔干部的权力。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最后选人用人的失败。如何从理性上扩大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民主,将提名决策权前移。带着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对局部前沿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思考和探索。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地在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民主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干部选

2、拔任用初始提名民主程度难把握,衡量标准不够明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重要依据。但最后“得票数不能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组织部门在综合分析时,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例如,评价一个干部究竟要有多少群众认同,才算得上群众公认;得票数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干部的群众认可程度和实际能力等。对某一岗位应该选用什么人,不该选用什么人,没有限制性规定,具体操作时不好把握。此外,按照什么比例产生提名人选没有硬性规定,没有操作依据。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不够标准

3、,提名环节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也就是先民主后提名。现行的提名推荐方式有组织行为,也有个人行为;有正式的书面形式,也有个别领导口头推荐等等。对哪些“组织和人员参与无具体规定,不同地方的提名方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地方不同的领导之间、同一个领导对不同的职位,甚至同一个领导在不同时期对有关职位的启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实际上是先提名后民主,即先提出建议人选,再去征求意见,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可供操作的行为标准。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失察失误责任难追究。提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导致了提名权的责任主体很

4、难确定,使得推荐者只行使提名权力,却不承担提名责任。对于推荐造成的失察失误责任也很难追究。少数领导干部在干部任用中掺杂个人意志,通过“走程序的形式实现个人目的,造成“程序上看似中规中矩,实质上表达个人意志的现象。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深化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标准,但从总体上看,制度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如:如何提名、怎样提名、提名范围如何界定,在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制度可循,在操作过程中不好掌握等。没有建立比拟完善的民主推荐反响机制,群众只参与了测评、推荐过程,而不知道推荐结果,对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结果缺欠认真的研究分析。个别地方党委领导

5、干部对民主推荐结果,合意的就强调“必须尊重民意,不合意的就强调“不能简单以票取人,民主推荐结果运用的权威性缺乏。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社会气氛还不够浓。职位空缺调配信息尚欠明朗化。就传统做法 而言,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上考虑进行配备时,对外公开一般都是到民主推荐阶段时在目标推荐单位进行小范围公开,其他主体很能难获取信息,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的时机,不利于调动其他主体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干部选拔任用群众公认原那么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群众提名权不明确,导致群众参与选择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干部选任的准确度,增加了干部选任的风险本钱。 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方法的建议 标准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必须深入贯

6、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扩大民主,完善程序,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透明度,有效防止少数人选人,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民主化、标准化。 加大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初始提名方法、程序及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广阔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增强广阔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参与初始提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干部选任中,更广泛地运用民意,把群众意愿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标准之一,真正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加大公开力度,切实营造干部选任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良好气氛。 完善制度,建立科学、完备的民主提名机制。一是建立空岗预告制度。在民主推荐之前,对所有拟选任

7、的岗位进行描述,把空缺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等提前向群众公开,给群众充分的酝酿时间,允许其作必要的调查或讨论,让广阔干部群众充分掌握必要的信息。二是建立推荐提名责任制。任何单位党组织或领导干部个人向组织部门推荐干部提名人选时,要实事求是地填写推荐表,并附上署名的推荐材料,推荐材料要包括推荐人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和民意情况。要如实地反映推荐人选的优缺点,对推荐失真失实、造成用人失误的,要追究推荐人的责任。提名乡镇和重要职能部门正职干部,实行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一把手应有的用人建议权在确定参考人员名单的过程同步得到表达,又受到全委会委员民主提名的合理制约,有效防

8、止用干部问题上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把提名上的失误控制在最小程度。三是探索试行差额提名制度。采取明确推荐职位、任职条件,召开领导干部大会进行定向“海推,县委常委会二次提名,确定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县委全委会或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四是建立符合条件参加推荐人选公示制度。对经审查符合参加推荐条件的人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让群众进一步审查。五是建立定期民主推荐干部制度。结合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换届考核和后备干部推荐,在全委会或更大范围内定期推荐干部,丰富干部工作的信息,为组织部门提供推荐参考人选打好根底。 严密程序,扩大提名工作民主程度。为确保个人、组织和民主推荐提名权利的均衡性

9、和有效性,扩大提名工作的民主程度,必须在初始提名的准备程序上下功夫。民主推荐是初始提名的根底,民主推荐的范围越广,程序越标准,初始提名的质量就越高,就越能表达初始提名的民主程度。一要科学界定提名主体的范围。单位规模不是很大,领导与干部职工之间相互比拟了解,人员容易集中的,应实行全员推荐;对规模比拟大,或者所属单位比拟分散,人员不易集中的单位,在确定推荐人员时,除了让全体领导干部、机关干部、所属下级单位负责人参加外,还应到局部基层单位推荐或由局部群众代表、效劳对象参加推荐,尽可能让多数群众参加,使广阔群众都享有民主权利。二要创造好民主推荐的环境。要提前向群众公开推荐职务和条件,给群众充分的酝酿时

10、间,允许其作必要的调查以至讨论酝酿。要作好充 分的发动,消除群众的顾虑,明确推荐的具体事项,减少群众推荐的盲目性,提高推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三要科学分析推荐结果。推荐结果虽然可以反映一定的民意,但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在工作中要多做考察了解工作,多方面听取意见,在区分意见真伪的根底上,正确分析个别人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看法的关系,干部小节与主流的关系,从而对推荐结果作科学的判断。四要适当公开推荐结果。为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荐结果可在参加推荐人员范围内公开,既能够将干部选任工作置于广阔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也可以增加广阔群众参与干部选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定初始提名考察对象

11、。在充分酝酿、征求所在单位主要领导意见,并经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提出初始考察对象初步人选后,向常委会汇报,确定初始提名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 标准提名方式,增强民主参与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在个人推荐提名上,要明确权利,严密程序,完善制度,标准地进行推荐,而且必须向组织部门推荐,按要求填写推荐表。如果所推人选得不到所在单位大多数群众拥护就不列入提名考察对象。在组织推荐提名上,要绝对表达党管干部的原那么,在提名时,必须充分表达公正性,防止照顾安排。在民主提名推荐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推荐数量由等额推荐向差额推荐转变,扩大群众和组织选择的空间。二是实现推荐方式从集中推荐向分层次分散推荐转变,把

12、各个层次干部、群众的意见分开来,综合分析。三是实现推荐结果从封闭运行向适度公开运行转变,提高民主推荐的可信度和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 第三篇:标准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权问题研究(定稿)标准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权问题研究 近年来,中央相继制定出台了干部任用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表达科学开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方法,其最终目标就是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扬民主,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充分落实群众的“四权,标准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工作,对实现“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相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干部

13、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的内涵 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实践过程中,初始提名虽然在干部任用条例中没有作为一项工作单独地标准和明确,但它却影响群众公认原那么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中能否得以充分表达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中必须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有效解决“少数人选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关键性问题。 干部初始提名工作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根据领导班子建设需要,按照扩大民主的要求,经过一定的工作程序,研究提出拟提任或交流领导干部人选进入推荐、考察、比拟、甄选之前的工作。干部任用条例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原那么、条件、程序、管理、监督等都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如“选拔任用

14、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但对如何确定民主推荐的目标单位,特别是对提出或确认民主推荐目标单位的主体及原那么几乎没有涉及到。目前采取的直接提名的做法,也有比拟明显的优势,但从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对以具体执行和实践操作而言,又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透明度、干部群众参与度还不够,目标选定存在明显的补缺性和被动性,随意性和人为因素还难以防止,这也给“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留下了制度漏 1洞。要突破这一难题,在总结干部任用初始提名中的传统做法的根底上,建立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人选决策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前移机制,将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对策,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干部任用初始提名人

15、选如何产生这一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化进程的源头问题。 二、关于标准初始提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有利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2022年7月中共中央正式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公示等程序做出严格的规定。几年来,县委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干部任用条例的内容已深入人心,各级党委领导干部、组织人事干部的条例意识、大局意识、标准意识、纪律意识已经得到了明显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虽然干部任用条例在提名环节也提出了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推荐、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可以由组织推荐提名等规定,但是关于如

16、何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科学合理地标准初始提名权,使干部推荐提名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有章可循,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索和标准。同时,这也是深入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所规定的原那么性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具体制度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迫切需要。 (二)有利于开展党内民主,以便进一步发挥党委其他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群众的作用。标准初始提名工作,就是要通过扩大民主方向,表达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那么,真正落实群众“四权。这里的“群众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并不是特指领导之外的普通干部群众,而应该是指除各级党委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组织部门直接管理干部选任的干部之外的所有干部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