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语讲古”的数字记忆建构为例_陈静.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195820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语讲古”的数字记忆建构为例_陈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语讲古”的数字记忆建构为例_陈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语讲古”的数字记忆建构为例_陈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语讲古”的数字记忆建构为例_陈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语讲古”的数字记忆建构为例_陈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语讲古”的数字记忆建构为例_陈静.pdf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2 年第 6 期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6,2022“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以“粤语讲古”的数字记忆建构为例陈 静1,陈 茫2(1.广州华商学院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2.桂林理工大学 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集体记忆和灿烂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 神底蕴,是文化记忆活的载体.在“互联网+”时代对非遗传承和保护是延续社会文脉,抵御文化失忆的必经之途.在文化 记忆理 论的框 架下,以“粤语讲

2、古”为案例,通过对“粤语讲古”的数字记忆的保护现状和困境思考,提出建构非物质文化数字记忆生态的设想和对策,为创建“互联网+非遗”的新型业态和非遗数字化记忆工程理论提供必要的对策与参考.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记忆;粤语讲古;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0 引言记忆存在于人的脑海,而人存在于时空之中,人类在时空中借助于媒介认知事物与同类交往,借助共有的符号和知识保存文化记忆并代代延续.因而,“记忆建构了人类自身的存在,人类通过延续记忆来传承文明,人类文化的存在即人类通过文字、图像、地点、身体、仪式、风俗等媒介所建构的文化记忆的存在”1.非 物质文化 遗 产(以 下 简 称“非 遗”)自 诞生之日起就

3、有记忆的属性,是文化记忆载体.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共同积累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表现形态,是文化记忆的外化和物化,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缺失或消亡,势必带来集体记忆的丧失,使人类历史与现实文化陷入危机.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在科技进步和媒介发展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但是,当今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国家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结合时代要求继续创新,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另一方面是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记忆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举步维艰.自 20 世

4、 纪 90 年 代 起,国 内 学 者 们 开 始 意识到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 重 要 性,并 付 诸 实 践.2010 年 国 家 启 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被誉为“民间文化长城”3.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与哈佛大 学 费 正 清 研 究 中 心 合 作,建 设 完 成“中 国 地方 史 与 民 间 文 献 数 据 库”4平 台.中 山 大 学 非遗研究中心建立了“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数据库”5.2012 年,由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牵头的“广收稿日期:2022-05-15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科科研项目(2019GZGJ2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6201

5、1);桂林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GUTQDJJ2004069).作者简介:陈 静,广州华商学院讲师.陈 茫,博士,桂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DOI:10.13408/ki.gjsxb.2022.06.006陈 静,等:“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第 6 期23州记忆”6数字文献资源库项目启动建设.这些项目无不说明,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必然成为延续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是缓解面临存续危机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一条重要路径.与此同时,如何通过非遗数字记忆的建构来延续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文脉,让民众读懂非遗、记住过去和理解文化呢?

6、如何在利用媒介生态保留蕴藏于非遗的非物质性文化基因,激活非遗中人类集体记忆里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抵御历史遗忘?真正实现非遗保护“活”起来、“传”下去的目标,成为当前迫切又亟待人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1 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的数字记忆1.1 文化记忆“文化记忆”这一概念最早于 20 世纪 90 年代由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和阿莱达阿斯曼夫妇提出,并逐步发展为“文化记忆理论”7.这一理论形成得益于对“记忆”研究的漫长历史.古罗马早期 的记忆 研究是从“记忆术”开始的.记忆的方法和记忆内容的创造性构成记忆术的两个面向.亚里士多德以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基点从知觉出发,研究了“记忆”的本质、记忆的产生、记忆和回忆的关

7、系和记忆的价值等问题,形成了传统哲学上的记忆观念8.18 世纪历史学学科的建立,记忆研究从个体心理学转向社会历史.以口传为主的时代,个体记忆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随着印刷媒介的兴起,白纸黑字的文字保存和记录,以记忆术为文化传播手段的知识权威遭到挑战和质疑.历史也在科学的考古和以文字为载体的文献中获得了取代个体记忆来佐证事实的合法地位.以口头传统为基础个体记忆(口述史和回忆)与以文字文本为基础的历史的关系变得难解难分,也为记忆研究打开了历史学的新维度.“记忆”研究的范式重心从个体生理学内部向文化社会学外部转移.直到 19 世纪,现代媒介技术发展和学科体制的完善,记忆研究有了重要的突破与转折.表现在两个

8、方面:首先,以“记忆”为中心,各学科介入,由此派生出的相关概念不断成为学术界理论研究的关键词.如“集体记忆”、“记忆场”、“媒介记忆”、“数字记忆”等;第二,以文化社会学为框架,文化记忆理论在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档案学、历史、传媒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被跨界使用并为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注入了创新的可能.文化记忆理论也渐趋成熟.1920 年,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集体 记 忆 是 作 为 群 体(复 数)的 记 忆,记 忆 由 群体中的个体来进行,但集体又决定其成员的记忆.个体记忆在与他人及社会成员的交流过程中发展起来,它是特定群体用语言、行为、交际与他人发生的社会交往,缺少了这样的社会

9、框架,个体无法编制自己的内在形象,也不能将其塑造成记忆9.个体历史和社会文化不是一个客观给定的事实,而是一个集体的重构.阿 斯 曼 夫 妇 以“集 体 记 忆”为 基 础,从 符号 媒 介 在 记 忆 形 成 和 建 构 中 的 作 用 和 功 能 提出“文 化 记 忆”.将 记 忆 的 存 储 媒 介 和 记 忆 表征方式看作是文化建构的关键.他们认为:“集体记忆不止只有一个社会基础,而且具有一个文化基础.集体记忆并不会随着代际间的更替和特定群体的消逝而失去,它是一个社会文化建构的过程.借助于习俗、语言、建筑物、图像、艺术、博物馆等媒介载体可以形成并重构我们对过去的理解,以突破时空的形式建构

10、文化记忆.因而,文化记忆即是将记忆看作可见的符号系统,身体、图形、文本、纪念碑、仪式、风俗等构成了的具像化和制度化的文化记忆,参与文化记忆建构的重要途径就是符号的在场.”1.2 数字记忆数字记忆是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它是文化记忆的新载体和媒介.学者邵鹏指出,“数字记忆将人类记忆带入全新的记忆 4.0 时代.数字记忆正重塑着我们的大脑,改变着我们的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是人类创新的火花,全人类记忆的凝聚和链接.”10学者冯惠玲则认为:“数字记忆开启了文化记忆的新话题.数字记忆具有四个显著特征:1、记忆主体多元性;2、记忆手段多样性;3、记忆过程开放性;4

11、记忆结果共享性.数字化和信息化在建构文化记忆中也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11.一方面信息的数字存储与转化,既可突破记忆的时空和生理局限,保存陈 静,等:“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第 6 期24和延续人类知识和历史;数字技术可集合多媒介特点和优势,复原、呈现、提取和转化.另一方面,海量信息的被数字化记住,在数字的空间迁移和数字的再造中,冲淡了人类对过往经验的深度认知,消解了个体和集体记忆的原生感悟,也将伴随着社会的失忆和文化的遗忘.”武汉大学周耀林从信息科学视角,揭示了数字记忆的本质,价值和建构理路,指出:“数字以技术化手段将数据处理、场景呈现、系统整合等建构类神经网络

12、的记忆智联关联,形成基于数字身体的数字交互与记忆,拓展记忆容量与空间.”1220 世 纪 70 年 代 起,“数 字 记 忆”也 从 学 理的讨论走向了实践.早期研究关注如何利用数字 技 术 对 历 史 文 物 和 文 化 遗 产 进 行 存 储 和 记录,形成“世界记忆工程”.如:美国加州大学的数字化斗兽场项目.日本京都时代城市风貌数字化技术复原项目.2017 年 启动的“中国记忆项目”,将海量的内容进行了数字化整合,形成中国数字记忆的重要文献.“中国记忆项目组”组长韩尉表示:“如何能尽可能丰富的记录当代文化历史,抢救正在消逝的文化现象和记忆,让后人在数字化认知中,复现过去的记忆和建立情感共

13、鸣,更好理解和把握历史传统和当下文化,才是数字记忆工程意义之所”13.通过上述学者的理论研究和现实领域全球的数字工程实践可知,“数字记忆”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进步,是人类记忆和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是建构文化记忆的新媒介.广义的“数字记忆”可以理解为,在技术的支撑下,作为记忆的数字媒介与工具,对人类活动、行为、文本等进行数字代码存储的信息记录形态.本文所讨 论的“数 字记 忆”,在 关注 数字作为一种媒介技术载体的同时,更侧重数字本体的“记忆”功能和社会性,强调媒介和文化的框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数字的记忆建构”过程.因此,数字既是记忆建构的媒介和 工 具,也 是“互 联

14、网+”时 代,数 字(本 体)能动的形塑记忆的文化生态过程.通过数字媒介对特定对象提取、编码、修正、展示、传播等,再现文化记忆的数字生态,建构数字记忆的主体存在.因而,数字记忆应是记忆与技术、信息与符号、情感与认同协调互动的生态系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记忆.2 非遗“粤语讲古”数字化保护现状“粤 语 讲 古”是 民 间 说 书 艺 人 用 广 州 本地方言(粤语)对故事、小说、传奇、历史和传说进行集体再创造、现场表演的口头艺术形式.作为“口头传统及文化表达手段的语言”成为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保护名录.在遗产话语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作为非遗的“粤语讲古”也开启了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新

15、发展.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指出:“每一次媒介 变 革 都改 变 着 记 忆 的 生态”14.新的媒介和手段使“粤语讲古”的艺术传统和文化空间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迎来转机.互联网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再造着传统口头艺术新的记忆生态,也使面临失传的非遗的数字记忆建构成为可能.“粤语讲古”数字化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原生态现场古场向声屏等大众媒介转换阶段.自 20 世纪 30 年代起,在广播无线电技术的推动下,以广东民营电台为阵地,老一辈讲古艺人在电台、收音机普及的时代,大量的作品通过无线电技术转变成声波信号储存,讲古艺人即时即兴的表演和话本也可变成不受时空局限,永久保存的空中故事.其中大量讲

16、古艺人如:陈干臣、李我、邓寄尘也成功转型.1950 年 4 月,在广州市文化局对岭南文化保护的政策引领下,广州说书协会成立.大量的讲古文本以民间文学形式被系统整理出版,并被数据化存储.陈干臣整理百粤掌故,廖华轩、关心民整理“羊城”的来历、陈标整理大通烟雨,颜志图整理的海珠夜月 蒲涧帘泉 菠萝浴日 白鹅 潭 的 传 说 五 仙 观等.80 年 代 电 台 讲 古经历了短暂辉煌后走向衰落.从 90 年代末起,在电视、录像、影视等媒体多样化发展下,2005年,传承人颜志图在广州电视台集节目主持人、讲古表演者、地方文化宣传者的形式打造节目羊城度度有段古 寻根问底;2007 年颜志图讲古系列节目在岭南戏曲频道连播,可听、可视、可感数字手段让粤语讲古面貌换新,使岭南文化鲜活再现.陈 静,等:“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第 6 期25第二阶段,作为口头传统的非遗数字化建档保护阶段.2009 年“粤语讲古”也被纳入了省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行列.此前,2005 年 3 月 26 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15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