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聊斋志异有感读聊斋志异有感繁星闪耀的秋夜,我又一次在灯下捧起了聊斋志异,说不清是第几次读它,但每次读完心中都会激起异常的涟漪。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郭沫假设曾说它:“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个评价特别贴切。事实上我关于聊斋的印象源于小时候的电视剧,伴随着惊悚恐惧的音乐,一盏灯笼从漆黑的夜色中显现出来,飘忽不定如摇曳的鬼火,渐渐地画面开场切换:窗外被夜风掀动的修竹,窗内执笔疾书的文弱书生。小时候看聊斋为的是那份让人痴迷的惊悚和幻象,时过境迁,沧桑的二十年后再来重温经典,却不得不被那些仁慈多情的奇女子而感动。狐精鬼怪幻化而来的少女个个倾国倾城聪明过人,她们
2、变化多端,嫉恶如仇,知恩图报,重情重义胜似人间儿女。我常想假设没有这些荣耀夺目的女性,聊斋志异必会逊色不少,纵使蒲松龄再文采出众也无法让这部书流传千古。或许作者之因此如此浓墨重彩刻画这些女性,也是由于在她们身上寄予着本人丰富的爱情理想。完满的爱情该是什么样呢在蒲松龄看来要么确实是像王子服和婴宁那样一见钟情的,婴宁是聊斋志异中被刻画得最生动的女性形象,她漂亮纯洁,娇憨天真,最动人确实实是那阵阵银铃般的笑声,闻者无不为之倾倒,不由就跟她一起笑出来。上元节被母亲催促着出门的王子服,在郊外偶遇风华绝代的狐女婴宁顿时心如鹿撞看痴了过去,只见她手持梅花笑容甜美,他惊为天人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婴宁咯咯笑着
3、:“这人目光灼灼像贼一样遂丢下花跑远了,王子服捡起梅花怔怔地看着从此相思成灾。我不由想起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青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简直道出了王子服的心声。爱情来得如此突然没有预兆,天真烂漫的婴宁如一束阳光照进了王子服的心灵,他的世界从此阳光明丽。尽管他们后来也曾遭遇曲折,但我相信那初遇怦然心动的美一定久久地藏在他们内心。如此的爱情多美!完满的爱情还应是生死相随的。史举人的女儿连城貌美如花,工于刺绣,和才华横溢的贫寒书生乔生因一副倦绣图结缘,有诗为证:“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得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峨。两人互恩爱慕,情愫渐生,
4、无奈连城却被贪财的父亲嫁给了盐商的儿子郁郁而终,乔生前去吊唁,痛哭一场也死了过去,一缕幽魂飘漂飘荡跟随连城而去。在黄泉路上终于找到了她,两人历经千辛万苦双双还阳结为夫妻。爱情就该如此:上穷碧落下黄泉,她仍是那个一生一世愿成双的人。完满的爱情又怎少得了成人之美肝胆相照,狐女红玉和冯生恩爱却不被冯父所容,红玉离去前助冯生娶了洁白人家的女儿卫氏,本人隐居山林,几年后冯家遭遇飞来横祸,父亲,妻子相继惨死,儿子生死未卜,本人那么身陷囹圄,几年后再见天日早已物是人非,面对萧条的庭院冯生正暗自垂泪,不料红玉竟带着劫后余生的儿子回来了,红玉不仅救了小孩,还帮他操持家务家道渐渐兴盛起来,最让人感慨的是冯生竟在她
5、的协助下考取了举人,种种恩义让铮铮铁骨的男儿都汗颜。有妻如此,夫复何求虽说世上爱情千姿百态,但无一例外好的爱情一定是滋养人的,能让平凡的日子鲜活靓丽起来的。在这些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中,无疑寄予着蒲松龄对美妙爱情的向往。聊斋志异带给人最大的感受还在于它敢于针砭时弊,揭露黑暗的社会制度。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特别是清朝二百多年间从未断过。更别提秦始皇焚书坑儒多么惨无人道,而聊斋志异却堂而皇之地对其挖苦挖苦,让人读来拍手称快。如那篇梦狼白老汉在梦中看见儿子的衙门内站满了狼,个个面目狰狞,凶相毕露,而儿子见父亲远道而来竟用一整条狼来做餐招待他们。更绝妙的是白老汉亲眼看到儿子在拒捕时陡然变成了斑斓
6、猛虎。谁能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梦而不是梦幻版的官场现形记全书最让人称道的还在于对科举制度的无情鞭挞。考城隍中那个叫做宋焘的廪生,去世后被请到阴曹地府去,凭一支生花妙笔,赢得考官青睐,考取了河南城隍神一职,又如叶生词歌赋首屈一指却在生前屡试不中,空有满腹锦绣文章,后来终于在好友协助下考中了举人,衣锦还乡时才觉察早已死去多时,因此一缕幽魂顿时松散。这不能不说是对科举制度的责备,一辈子不得志的小文人竟只有在地府才能重用,朗朗乾坤天理何在而文中的人物与作者何其类似,从某种程度看竟像是作者人生经历的衍射。蒲松龄满腹经纶却一生失意落魄,屡试不中,直到七十多岁才考为岁贡生。隔了一个甲子,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早已垂垂老矣,我想就算考中都是凄楚多于欣慰的吧!佛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一部聊斋读完之后大有痴人说梦的错觉,清代文学家王世贞如此评论聊斋志异:“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鬼唱诗也好,人间语也罢,都是作者内心愿望的达成,都是他眼中看到的世界,即便我们读来都是魅影传说又有何妨不过是谦卑的灵魂在夜半时的絮絮低语!依然姑妄言之姑听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