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和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资助项目通信作者:陶长琪(),男,江西临川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计量分析研究:陈伟,伍琦,杨璐辰,等“互联网 ”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章编号:()“互联网 ”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陈 伟,伍 琦,杨璐辰,陶长琪(江西理工大学商学院,江西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江西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摘要:为探索“互联网 ”与中国制造业
2、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该文利用 年中国 个省区市及 个制造业子行业面板数据多维考察了“互联网 ”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用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互联网 ”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整体逐步提升,区际发展差距缩小,东北地区发展缓慢,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互联网 ”敏感程度显著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互联网 ”对制造业高质量影响过程中,创新活动成为重要的媒介;“互联网 ”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呈现显著非线性关系,且对不同类型产业影响呈现差异性“互联网 ”对制造业发展影响具有门槛效应,且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特征,而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呈现“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
3、”特征关键词:“互联网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门槛效应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引言自改革开放 多年以来,依靠传统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中国制造业持续发展,年均增长率高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制造大国 但随着近年来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本回报率下降、经济结构不优等现象的凸显,制造业依靠资源、劳动力等基础生产要素持续发展模式已逐步被否定 由于以“互联网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高科技、强渗透”等特点,所以这使得产业通过创新突破原有发展模式来推动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诸如航天云网 平台、海尔智能定制平台等新兴“互联网 制造业”平台不断涌现,相关产业发
4、展红利不断释放,探索“互联网 ”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的联动关系,正逐步成为当前中国学界、业界所关注的焦点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论断,国内诸多学者结合中国发展国情从经济发展内涵、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在于创新,以“互联网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超强的渗透、融合、衍生作用,其可以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变革 因此,学术界逐步将研究目光投向“互联网 ”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 众所周知,“索洛悖论”的提出与延展在新信息时期是基于信息技术对工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共识 这种作用可能是信息技术对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技术突破,也
5、可能是一种抽象思维,促进产业组织及产业发展模式变革,即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创新对工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此外,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所以“互联网 ”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复杂通过上述论述可以发现,关于“互联网 ”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多在于内涵定义、模式拓展第 卷 第 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 月 ()等理论研究,而 者内在的具体关联、作用路径及定量研究却相对缺乏 特别是对“互联网 ”作用于不同类型制造业影响是否具有一致性、“互联网 ”对制造业影响的黑箱效应如何揭示、“互联网 ”对制造业影响呈现何种特征等问题的回答不够充分 而上述问题又是探究“互联网 ”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用路径
6、的关键所在 因此,明晰当前中国“互联网 ”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厘清以“互联网 ”为首的新信息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关系,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 理论与机理分析 “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互联网 ”已逐步融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 事实上,“互联网 ”作为新兴生产要素和战略性人造资源,对制造业作用早已超越其技术本身,在生产思维、发展模式等其他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众所周知,“互联网 ”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落脚在产业,但以“创新”为核心环节的中间作用路径却始终无法绕开 通俗而言,创新可以视作新信息技术对制造业产业影响落地的媒介 利用“互联网 ”这一要素促进技术、组
7、织、制度等综合创新,推动知识信息溢出与重整,进而实现制造业在生产效率、技术范式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原有瓶颈的突破,是推动新时期制造业变革的必然路径 具体如图 所示图 “互联网 ”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互联网 ”对创新的影响 知识本身具有的外部性特征使其呈现一定外溢性,这种外溢性对知识有效传递有着密切联系 创新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传递与整合,因此知识的外溢性将影响创新类似于图片、声音,知识作为一种特殊信息,离不开传播媒介的辅助 知识外溢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 一种观点认为,空间距离会影响信息传递有效性与准确性,造成不同区域信息接受差异,因此空间因素对知识外溢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另一种观点是,由于知识
8、累积效应的存在,所以知识传递应该由高位势向低位势流动 但总体而言,这种传播媒介扰动主要通过有形与无形的空间展开“互联网 ”这一新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知识传递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增强传递的效率,破除知识外溢的空间障碍,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包容性思维,提供了分享理念,突破无形的“场”壁垒,为知识溢出提供有力支撑创新本身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为,除非有技术强力推动或者市场的“倒逼”,参与者一般存在创新的“惰性”“互联网 ”促进知识共享,利用知识溢出的外部性,可以有效降低创新的风险,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互联网 ”发展的外部性与网络性是指:随着网络节点的增加,信息交流越来越充分,在“互联网 ”发展到一
9、定临界程度后,其对经济系统的促进作用将瞬间放大 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由“互联网 ”所带来的技术创新可以推动制造业“高级化”转变 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技术变革,其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在技术、产品、设备上的交互融合,如信息传感技术嵌入传统制造业,可以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以促进生产工艺改进;)信息技术的衍生性直接催生新制造业,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等全生命周期进行智能化管理,提升各类资源使用效率,催生制造服务型产业“互联网 ”推动的组织创新也将对制造业组织形态带来深远影响 首先,由“互联网 ”所带来的创新往往是一种集成式创新 这种创新突破创新主体之间的
10、壁垒,将人力、资本、信息、技术有效集成发展,对传统组织结构产生革命性影响,如通过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扩张并延伸了企业创新网络,加强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发展的紧密度 此外,“互联网 ”也给企业管理结构带来了“分散化、扁平化、柔性化”变革“互联网 ”所带来的创新还体现在:推动了制造业生产、销售模式的更新,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 ”技术在制造业企业生产中的深度应用,企业设计、生产、管理等环节逐步集成统一,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 ”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交流成本,推动电商、个性化定制等新兴营销模式,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第 期陈 伟,
11、等:“互联网 ”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当然“互联网 ”所推动的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出现部分负向作用 如销售模式创新推动的个性化定制可能对制造业设计、生产设备的标准化带来较大难度甚至提高企业制造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意愿 而掌握“互联网 ”这一新兴资源的信息服务商容易形成“寡头”垄断,提升企业信息搜寻成本,抑制产业发展 “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解析本文拟在 垄断竞争框架下,结合 等的研究,分析“互联网 ”通过对创新影响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假定 表示在“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部门所生产的各种差异化产品集 中的一种产品且为连续变量,满足 且 假
12、设产品的创新强度蕴含于产品价值链所处位置,即在产品价值链中的高端产品所需更复杂的技术程序,也蕴含了更强的创新强度,间接表现为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个工序的数量总和,假定每一种差异化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存在 道工序,记作,其中 ,在这一假设下,消费者具有的效用函数形式为 ()()()(),()其中()表示对异质性产品 的需求,()表示产品蕴含的创新强度,表示在“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所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的替代弹性,且 假设消费者收入水平为,则在有限预算下有()()()联立式()与式()可得产品 的最优消费量()()(),其中总收入 ()(),差异性产品的价格指数 ()()(),则企业总收益为()()
13、()()令互联网发展水平为,(,)互联网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边际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因此,本文设定的生产成本为()(,(),)(),()其中是边际成本,表示企业的生产率水平 为便于推导,假设边际成本的具体形式为()()(),()其中 是可变成本对产品创新强度的弹性,表示互联网发展水平的调节系数,式()假设边际成本 与产品创新强度()、企业生产率以及互联网发展水平有关,且伴随着互联网水平的不断发展,边际成本会逐步下降 将式()代入式(),并对产品创新强度()求偏导数得到()()()()()()当 时,()();当 时,()()这表明: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企业研发创新投入较大,企业
14、生产成本会随之增加;伴随着互联网的逐步发展,软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创新水平会逐步呈现出规模效应,企业生产成本会随着创新水平的逐步提高而呈现下降趋势在垄断竞争市场下,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企业边际利润为,故企业的利润函数可表示为 ()()()()()将式()代入式()并对价格求 阶偏导数,可得()()()()()()()()()在此基础上可得,当 时,产品创新强度()与互联网发展水平 的关系为()()()()()()进一步对式()求 阶偏导数,得()()()()()()()()()()这表明:当互联网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创新水平会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值得注
15、意的是,当 时,式()不存在均衡解,即不能明确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 这可能原因是: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信息技术的引入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但信息技术与设施的引入成本,也会挤压企业研发创新投入,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 者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分析综上所述,本文拟提出以下假设:假设 “互联网 ”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假设 “互联网 ”可以通过创新来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假设 由于“互联网 ”的网络效应及创新“沉没成本”效应,所以“互联网 ”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中国“互联网 ”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状 指标体系构建自 年
16、“互联网 ”概念提出以来,学界对其基本内涵界定,却始终未有统一定论 如部分学者认为“互联网 ”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出来的新经济形态,也有学者认为“互联网 ”是促进互联网向其他行业渗透的技术基础,是一种新工具、新要素 因此,在对“互联网 ”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时,分歧也相对较大“互联网 ”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其发展已经超出技术本身 为相对完整分析当前中国“互联网 ”发展程度,本文在国家统计局信息化发展指数基础上,结合“互联网 ”的发展特征,参照文献的研究,构建了反映中国“互联网 ”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如表 所示表 中国“互联网 ”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级指标 级指标 级指标“互联网 ”发展指标体系互联网发展基础硬件基础光纤终端数移动交换机容量软件基础互联网宽待接入端口数互联网域名数互联网发展状况发展规模宽带及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经济效益电子信息、计算机行业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主营收入电子信息、计算机行业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利润总额互联网应用状况个人应用社交类网站使用人数电商购物用户规模企业应用企业宽带使用率制造业企业电商销售占比互联网建设状况基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