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相互分离、互不交叉的局面,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社会保障概论”课程作为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思政定位须基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如何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结合本课程的自身特点,以“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培育高校大学生,落实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探索高校“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是回归课程内在价值诉求的题中之义,更是实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必然。二、“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一)培育大学生制度自信的重要载体社会保障制度事关全体国民切身利益,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社会保障概论”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学生接受制度知识的重
3、要途径和重要载体,它在树立学生制度自信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通过教学有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思想政治理念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实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制度自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此外,“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还有助于在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贯彻思想政治理论,树立大学生的制度自信并提升文化认同。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课堂优势,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通过“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相统一,切实树立高校大学生制度自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容“社会保
4、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要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向学生传授有温度、有厚度的社会保障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保障制度是守护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首先,探索建立多元协同育人格局,实现“全员育人”,更加注重育人主体的联2023 年第 2 期(总第 1414 期)No.2,2023Serial No.1414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收稿日期:2022-06-17作者简介:吕浩然(1988),女,新疆乌鲁
5、木齐人,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保障与社区治理研究。基金项目:新疆大学 2022 年课程思政标杆课建设项目(XJU2022BGK03);新疆大学 2021 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赛促教 背景下 MPA 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改革研究”(XJDX2021YJG22)摘要:文章在阐明“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从挖掘我国社会保障思想文化传统资源为出发点讲好中国故事,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案例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在“社会保障概论”课堂教学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思政建设路径。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社会保障概论;三全育人;社会主
6、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2-0076-03“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吕浩然(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8)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76动、育人要素的联动、育人空间的联动,通过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的协同,加强教学与科研、课堂与社区的协同,加强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的多元协同,打造全校课程思政指挥委员会的“育人共同体”。其次,优化“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全过程育人。找准学科和学段之间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关键点和发展点。“社会保障概论”具有丰富多样的“思政资源”,要明确课程中每个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厘清思
7、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是课程思政实施中非常有效的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面对面探讨、案例研讨、方案设计、社会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全过程实现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的工具理性和思政教育价值理性的统一,优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最后,结合“社会保障概论”课程与教学改革做到全方位育人。基于课程思政的特殊性和育人的长期性,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课程思政的评价主要从课程思政的组织及运行方式、课程思政评价标准、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等方面入手,需要从学生视角、教学视角、课程视角三方面建设课程评价体系,全方面呈现“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三)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
8、的基础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作为预防和应对社会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时期发挥了“稳定器”作用,对社会平稳运行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助推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社会保障概论”专业课程为基本载体。“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一支专业过硬、思想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社会保障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建设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教师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适时优化授课内容、创新授课方式;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培养
9、出专业知识扎实且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因此,开展“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不仅符合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能够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中,以学科知识为主线深挖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将深入挖掘社会保障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础,也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增添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三、“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一)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民生的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在使国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等方面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
10、展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和指导,从古至今,我国社会保障思想从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到管仲所倡导的九种惠民政教,从“仓储思想”到“危机管理”,历经千年更迭,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非常值得被引用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之中来激发学生的民生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其中,对于理想社会的思想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在 礼记 中提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由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管仲在 管子 入国 中更是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应该如何对老弱病残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救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思想,这些均是中国传
11、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思想的延续和扩展。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中可以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法律规范与传统美德等多个层面进行融通,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加深文化理解,增进文化自信。在灾害预防与救助思想方面,中国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所提出的有关社会保障的思想和主张,所推行的具体措施也为今天的危机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战胜灾害和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很差,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储粮备荒的思想便应运而生。社会福利思想方面,养老思想占据着尤其重要的地位,很多思想都在早期的各种典籍之中有所记载,孟子 中更是将尊老爱幼视作为君之道,这也与社会
12、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所提出的内容高度一致。(二)讲好社会保障理论课“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和管理体系的实务,并深化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政策的理解与反思。在“社会保障概论”课“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77责任编辑 巴登其其克“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程案例教学中确定思政主题,找准切入点,以“爱国自信”为思政主题,结合现实案例融入“全局意识、集体意识、互助意识”等价值理念,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此外,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确定融入思政元素的最佳时机,在教学过程中分析社
13、会保障领域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深植“法治、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教学视频、教材课件、纪律管理等多种方式灵活融入社会保障的课程内容,渗透思政教育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社会保障概论”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关键任务是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恰当、自然地融入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和利用育人元素,做到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相统一,以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首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相适应的思政元素,在课程内容中引入历史典故,融入名人故事,使思政元素融入“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尽量利用实事新闻引出思政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14、让学生在课程中不断领悟思政知识。其次,通过课后布置与教学相关的思政作业促使学生通过信息检索深入了解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除此之外,以共同完成小组任务的形式使学生在收集资料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集体意识。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成绩,不断监督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诚信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案例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师德师风作用,以任课教师本身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元素挖掘、提炼和利用能力,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政引导,使学生的思政学习内化于心。(三)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
15、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抽象学术知识中,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并借力课堂指引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在多元价值观冲击下的高校学生树立了正确价值取向。高校作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枢纽,高等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在日常课堂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高渗透、全方位、多维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确立了理论基石3。教育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给学生机械式填充理论知识阶
16、段,而应当将其“实景化、生活化、自然化”。坚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在“社会保障概论”课堂教学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感知得到、用得上的实践信条。在“社会保障概论”课堂教学中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注重从教育引导出发,并在实践生成上着力4。首先,加强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动员其在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为学生做表率,在教学任务中切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将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纳入课程单元教学目标,在“社会保障概论”课本中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循序渐进将“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资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衔接起来,在向大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深化价值观引导,形成教育合力,潜移默化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保障实践活动提供体系支撑和价值指引,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实践活动是“社会保障”概论课堂的核心部分。任课教师从下岗工人生活保障、社会医疗保险等社会热点问题入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剖析材料、讲述理论,以案例讨论和小组汇报等过程考核形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