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96753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3年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 一、农村开展和改革的回忆 农村在实行“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根底的人民公社体制以后,实行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要求,不符合广阔农民群众的意愿,严重挫伤、压抑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所以农业生产长期停滞徘徊,粮食和农产品严重短缺,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开展的需要,阻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开展。1960年以后,党和国家在农业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墓础,把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先后采取的政策包括:整风整社;反“五风;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搞“四清运动;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号召农业学大寨,全国开展学大寨运动。毛泽

2、东同志亲自提出:大寨能做到的,为什么别的农村做不到。一年不行,二年不行,三年四年总可以了吧。但是,这些政策总不见效。农村生产就是上不去,粮食严重短缺,直到1978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只有633斤,同1956年相比,只多了19斤;8亿人搞饭吃,饭还不够吃,只好靠进口粮食来弥补。农民年人均分配收入只有70多元,全国有13多的农民,也就是有约2.5亿人处在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贫困境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农村进行改革,在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根本上改革了统一经营、集体劳动的人民公社体制,把土地等生产资料交给农民家庭自主经营,农民有了自主权,农民得到了实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

3、,到1984年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卖粮难,可以说初步解决了吃饭问题。对于这段历史,时任中共XX省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有个很妙的总结,他说:农业为什么上不去。农民为什么穷。农民是被绑穷的。当时的一套方法(指三级所有、队为根底,统购统销等体制)把农民的手脚都捆绑了起来。农民干不了,农业生产就亡不去,越绑越穷,越穷就越绑得紧,陷入了恶性循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松了农民身上的五花大绑,农民可以干活了,农业生产就上来了。这是很有道理的。 1985年改革实行了20多年的粮食统购政策,改统购为合同定购.保存对城市居民的统销,这本来是继续改革方案经济体制的大举措,但因配套政策不当,1985年粮食减产

4、7。为了保证对城市居民的平价粮食供应,1986年把合同定购改为农民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实际又回到统购的老路上,用加强基层干部的工作、通过行政力量来完成定购等任务。从此,农业生产进入了新的徘徊期,农村问题此起彼伏:时好时坏。对此,我们没有继续深化农村市场经济取向的新的改革,而是采取了一些方案经济制的方法,并且继续加强行政控制。于是,为了解决农村问题,农村乡村两级干部队伍不断膨胀,国家又没有财政支持,反而还把农村义务教育等支出转嫁到农村,农民负担重了,干群矛盾突出了。所幸的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根本经济制度未变,农业生产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还是持续开展的。到1996年获得又一个特大丰收,粮食总产

5、量超过了1万亿斤,从此,农产品供应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农业开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目前,农村的根本形势可以这样概括:农业问题根本解决了,但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还没有解决。 国家在1993年就提出了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这是针对要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提出的任务。但2023年过去了,农民收入就是上不去;1997年以后,纯农户(占全体农民的60)的收入是逐年下降的;农民负担下不来,从各地的统计数看农民负担都在年纯收入的5以下,但实际在2023以上。经济问题解决不了,农村社会也就难以安定,各地农民上访上告和群体事件逐年增多。2022年在全国上访上告和群体事件总

6、数中农村事件所占比重首次突破50,超过了XX县区的总件数。 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一再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解决。近几年可以说是年年讲,月月讲,逢会必讲,也采取了一些具体解决的措施。2022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会后各地都采取了一些落实的步骤。但据笔者2022年到江苏、河北、广东、甘肃等地农村调查,总体说来,2022年气候好,雨水多,呈现丰收的年景。但粮食和农产品市场仍然疲软,销售困难,价格稳中有降,2022年荔枝运到北京,只卖2元析,西瓜上市不久只卖0.40.5元斤,肉蛋、蔬菜也廉价。农业增产了,农

7、民没有增收,农民购置力萎缩,农村市场依然拓而不展,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东部沿海的乡镇企业经过改制,蓬勃开展,而广阔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一蹶不振,鲜有起色,东西部差距继续扩大。一局部乡镇政府债台高筑,教师和干部的工资仍是数月不发,有的只好“放假,不少乡镇政府处于半瘫痪、瘫痪状态。相当一局部地区的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冲突不断,这局部地区社会并不安.宁。 二、“方案为体、市场为用行不通 “三农问题屡屡解决不了,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在方案经济体制时期,对农村的要求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粮食、副食、工业原料。经过20年的努力,这一点做到了,现在的农业已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副食、工业原料的需要,能够做到保证供

8、应,丰年有余。但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农民问题,使农村逐步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大局部农民转到第二、第三产业,转到城市里去,只有减少农民,才有富裕农民。从兴旺国家的历史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是同步的。我国因特殊的国情,走了一条先工业化,后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现在工业化已到中期开展阶段,但城市化还处在初级阶段。靠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协调,工业化可说已经根本实现了,但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必须调整社会结构,加快城市化的步伐,让大局部农民逐渐转到城镇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所以,有学者说,以前的农民问题是要解决土地问题,现在的农民问题是要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这是有道理的。

9、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小城镇建设,放开小城镇的户口,让农民进小城镇。4年过去了,收效不大。1997年全国劳动力中在农业中就业的份额已经降到49,但这几年又反弹到50。这就是说,仅仅放开小城镇的户口,而原来方案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就业、住房、上学、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体制不进行改革和调整,还不能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城市化水平也提高不了。这几年城市化率从1999年的30.4,两年功夫就提高到2022年的37.7,这是因为改变了统计指标口径,把进城半年以上的农民工也统计为城镇户口的结果,如果按原口径计算,不会超过32。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计,2022年农业户口人数仍占73。 邓小平同

10、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开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开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突破的,“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际也就是对方案经济体制的突破,农民冲破了方案经济体制的束缚,引来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但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只是冲破了方案经济在农村的一个方面(当然是很重要的一条),还有以统购派购(后来叫合同定购)为主的流通体制、土地制度、信贷制度等,特别是为适应方案经济体制要求而建立的城乡分治的户口制度、就业制

11、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健制度、民兵制度、义务工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等,都有待突破。这些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体制,好似把农民五花大绑捆绑了起来,使他们动弹不得。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只是放开了农民的两只手,使之能搞农业生产了,但身子和双脚还是被方案经济体制绑住的,使他们不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同城市居民相比竞争的起点就不平等。例如,农业上容纳不下这么多劳动力了,农民要进城打工。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农民工进城了。 然而,农民离乡要办婚姻证、计生证、毕业证,要交“三提五统保证金、方案生育季度妇检保证金等;到了城里,还要办暂住证、健康证,交就业管理费、治安保

12、护费等;到企业上工,要先交押金。他们在企业干最苦、最累、最脏、最危险的活,受种种歧视欺凌和盘剥不说,干3年、5年、2023年仍至15年还是农民工,还是登记在另册,还是城市里的边缘人。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方案经济体制还在起作用。现在农民工已有8000万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已经一再强调,农民工也是工人阶级的成员,但农民工实际还是农民,是二等公民,他们是体制外的人。体制内的是谁。体制内的就是方案经济体制内的正式工人和干部,体制内外的界限是很清楚的。 多年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所以难以解决,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找准“三农问题的症结,没有对症下药。实践证明,现在的农业问题不在农业本身,农村的问题不在农

13、村本身,所以,花了很大力气搞经济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推行股份合作制,兴办龙头企业,鼓励提倡“公司农户,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革农村机构,精简干部,减轻农民负担,推行税费改革等等,花了很大力气,但收效甚微,农民的收入还是上不去,负担还是下不来,有些地区农村社会还不安宁。根本的原因是原来束缚农村生产力的方案经济体制还没有从根本上改革,还是继续在起着捆绑农民、阻碍农村生产力开展的作用。1996年国家已经做了决定,要实现从方案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6年过去了,回头来总结,就农村来说,这个转变还没有真正实现。有的方面改变了,如农产品的价格体制;有的方面那么根本没有变,如在劳动力、土地、资金

14、、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上,市场化率还很低;有的方面是改改停停,裹足不前,如户口制度;有的那么屡有反复,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税费改革和农村信贷体制。可以说,当前农村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到原来的方案经济体制还在阻碍到农村生产力的开展,还在束缚着广阔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发挥。从思想认识上来分析,有相当一局部同志,把方案经济体制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方方面面所形成的一套体制和机制,误以为就是社会主义的体制,加上习惯成了自然,没有认识到这些正是形成今天“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源。有的方面虽进行改革了,但实际是用一种方案经济形式去改革原来的方案经济的做法。有的同志还没有认识到这一套方案经济体制的危害,所以,

15、也没有想到要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就这局部同志说,他们这些年的言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实践“方案为体,市场为用的原那么。他们在思想深处,并不真地认为这套方案经济体制一定要改革,只是觉得市场经济有效率,可以用就是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联、东欧和我国的实践,已经证明方案经济体制不行。多年来的实践也已经证明,“方案为体,市场为用也行不通。因此,当前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继续深化改革,要实现从方案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根本上改革方案经济体制渗透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形成的体制,才能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三、农村要进

16、行第二次改革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涉及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的深刻革命,必须要改变旧体制固有的和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不可防止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力。必须从总体上处理好改革、开展和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国民经济健康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当前,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内容,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旧体制的弊端没有完全克服,新体制还设有完全形成。这个文件制定得好,许多问题在当时就预见到了,明确指出来了。当前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由于旧体制的弊端没有完全克服,新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的结果。所以,真正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必须进行体制性的改革,要在原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其他一些初步改革的根底上进行农村的第二次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