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1.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96971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吴正清应用题教学的开展过程看,低年级应用题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根底,其中最主要的是简单应用题教学。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即使“朗朗上口也不一定能掌握它的解法。有些学生在解容许用题时,学过的就不假思索地做出来,而稍加改动就不知如何下手。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要求教师在平时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教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应用题 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

2、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首先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教给学生如何联系运算意义,把应用题中表达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并在理解的根底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每一道题的算法,教师都要认真说理,也要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 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学生明确了: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就包括两局

3、部,其中一局部和乙数同样多,另一局部是比乙数多的局部,从甲数里去掉和乙数同样多的局部,剩下的就是比乙数多的局部,所以用减法计算。 其次要重视简单应用题根本结构的教学。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简单应用题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缺少条件要补条件,缺少问题要补问题才能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同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通过训练,学生可以看到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能提出问题,看到一个问题一个条件就能意识到还要补充什么条件。这一训练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也为今后教学复合应用题提出中间问题做准备。 例如:第三册有这样两个题: 1.40个同学去检查

4、身体,每5个同学一组,_? 2.小丽做了20朵红花,_。每个同学分得几朵? 这道题使学生明白:根据总数、份数可求出每份数;根据总数、每份数可求出份数,清楚意识到每份数必须和份数对应。独立思考和分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要注意使学生切实掌握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指解容许用题的思考线索。 只有切实掌握解题思路,才能做到思维有方向、解题有依据,小学生的思维才能够逐步借助表象和概念进行,才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根底上进行一些较复杂的判断。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大数=小数+相差数,“小数=大数-相差数这两个关系式后进行比照练习: 同时教师还要重视解题根本方法的训练。一道应用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何根据

5、条件确定解法,这需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探索。由因导果的综合法和执果索因的分析法是最根本的两种逻辑方法,这两种方法探索的关键在于确定正确的方向。教学中教师要抓好这两种根本方法的训练,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课本中不同数量关系的比照的出现也有利于这两种根本方法的掌握。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在小学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低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容许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换法和另解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开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总之,从应用题教学的开展来看,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根底,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中对应用题的结构、根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的如何,都将直接影响以后应用题的学习。因此,必须从根底抓起,做好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