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技术创新链强化机制研究 一、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的动力生成机制 所谓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指由农业技术创造、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和农业技术扩散三个根本环节构成的农业技术创新链从其某一根本环节出发,顺次经过其他根本环节,最后回复到起始环节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通过其构成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不断完成农业技术创造向成熟农业技术转化和成熟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系统的植入,从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开展的技术、经济活动过程。(1)因此,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主渠道。从构成主体看,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主要包括政府、农户、农业技术创造主体、农业
2、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等。上述主体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动力,才能产生与农业技术创新相关的行为。 1.政府提供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条件的动力生成机制 (1)创造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是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的必然选择。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仅仅依靠市场难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效劳,也无法解决外部性、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农业技术的公共性、根底性、社会性,使得仅仅依靠市场无法保证相关主体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供应。因此,创造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是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更好地履行其经济职能的必然选择。(2)培育相关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政府化解“三农问题的最正确切入点。“三农问题是我国
3、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技术创新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开展、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必然选择。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示范、带动能力,使以其为核心的农业技术创新链充满生机活力,并使相关主体的竞争力增强、获利水平提高,进而强化他们的农业技术创新行为,并使农业技术创新链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更高层次的循环,最终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坚实的技术和产业根底。因此,培育相关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政府化解“三农问题的最正确切入点。(3)农业技术创新主体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提高政府扶持工作的效率提供了可能。各类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均
4、不同程度地面临资金缺乏、合作时机少、创新人才供应缺乏等共性问题,使得政府充分认识到:如果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解决上述问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从而逐渐化解“三农问题。这将有利于提高政府支持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开工作的效率,进而增强政府支持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2.政府之外其他主体做出农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动力生成机制 从图1可以看出,政府之外其他主体技术创新的动力生成机制为:(1)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是内在驱动力。政府之外的其他主体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主体。当技术创新有利于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时,他们就倾向于做出技术创新决策,反之,他们就会做出
5、否认技术创新的决策。当然,技术创新既不是他们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其充分条件。所以,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只是为他们作出技术创新决策提供了可能。(2)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科技进步是外在动力源。即市场需求的拉力、市场竞争的压力和科技进步的推力是政府之外各类主体作出技术创新决策的外在动力源。(3)内部支撑条件的状况。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个技术创新过程需要良好的内外协作条件,其中,主体内部的资金条件、人力资本条件以及创新管理水平等对其技术创新决策都有很大的影响。当主体内部的上述条件有利于技术创新,并使主体通过技术创新能获得某种竞争优势时,就能推动主体做出技术创新决策,反之那么反。(4
6、)外部支持条件的有利与否。良好的外部支持条件不仅有利于主体改善内部支撑条件,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可以降低主体的技术创新风险,提高其技术创新获得的预期收益,从而有利于主体作出技术创新决策,反之,那么会制约主体作出技术创新决策。综上所述,对政府之外的其他主体而言,当外部吸引力、内部支撑条件和外部支持条件都有利于技术创新时,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内在动力就会转化成实际动力,即他们就会作出技术创新决策。 二、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 由图2可知,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不同主体都参与同其他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同类主体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技术创新“产出物,sup1;或
7、产生对上述“产出物的需求;在供求机制作用下,“产出物形成合理的价格;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各类主体会以“产出物为媒介,建立一定的信用机制和协同机制,形成互利互惠的长期合作关系,进而增强整个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各类主体的竞争力,提高他们的获利能力;在鼓励机制的作用下,各类主体为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再度产生农业技术的供求动力,使他们各自的技术创新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并通过各种机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强化各类主体之间的信用与协同机制,从而使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持续、顺畅运行。 1.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动力强化机制 首先,政府在国际竞争压力的作用下,针对国内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台符合其他主体需求的农业技术创新
8、支持政策;其他主体也会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采取政府所期望的行为,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并产生政府期望的效果,进而强化政府出台支持农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动力。其次,如果政府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供应缺乏,那么其他主体的潜在技术创新动力难以转化成现实动力,使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断或循环不畅,“三农问题将日渐凸显。面对经济、社会开展的压力,政府将出台新的、更加有效的政策,以有效化解“三农问题,进而强化其经济职能。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政府出台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动力。 2.其他主体之间技术创新动力的强化机制 如图3所示,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其他主体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主要包括:第一,创造主体推动的技
9、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农业技术创造主体根据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需求,进行创造性思维,形成农业技术创造;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认识到该创造的应用前景,并将其进行商业化使用,形成成熟技术;在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农业技术扩散主体积极采用成熟技术,生产相应的农产品或其加工品,从而满足市场需求。从整个过程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强化了农业技术创造主体的创造动力;农业技术创造主体对创造的有效供应,强化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创造需求;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对成熟技术的有效供应,强化了农业技术扩散主体对其成熟技术的有效需求,进而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并满足市
10、场需求。第二,需求拉动的动力强化机制。面对市场对某种农产品或其加工品的需求以及相应技术供应缺乏的现状,农业技术扩散主体产生对相应农业技术的需求,并将其需求反响给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面对农业技术扩散主体的技术需求和农业技术创造供应的缺乏,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产生了对相应技术创造的需求;在需求拉动下,农业技术创造主体“生产农业技术创造成果,满足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需求,后者又为农业技术扩散主体提供成熟的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扩散主体运用成熟技术生产相应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上述过程具体表现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强化了农业技术扩散主体对相关技术的需求;农业技术扩散主体的技
11、术需求,强化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创造需求,进而强化了农业技术创造主体的创造动力;农业技术创造的有效供应,又强化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创造需求;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成熟技术,又强化了农业技术扩散主体的技术需求,进而拉动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并依此满足市场需求。综上可知,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的技术创新动力能否相互强化,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相关“产出物的供求关系,即供求机制是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相互强化的核心。从理论上讲,供求决定价格,但价格也反作用于供求。因为价格是各类主体实现其目标的根本保障,有效的价格机制,能够将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创造的价值在
12、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使各个主体都有利可图,从而使他们之间建立良好的信用机制和协同机制,并依此强化各类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促进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否那么,农业技术创新链将会因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协调而中断循环。从这一意义上讲,价格机制是联结其他机制的纽带和桥梁,也是维持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产出物供求之间强化机制的根本保障条件。 三、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运行的政策建议 1.强化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根据前文的分析,实现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供求均衡的两个条件中,相关经济主体对其个别价值和个别本钱的预期是关键。只有当他们对自己按照政策要
13、求行事的预期个别价值高于预期个别本钱时,才能增加按政策要求行事的主体总量,从而增加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总价值,并使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总价值大于或等于其总本钱,最终使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能够有效落实。为此,政府在出台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时,一方面,应该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增强政策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以提高相关经济主体的预期个别价值;另一方面,政府可适当增加对相关经济主体的补贴,同时,健全和完善政策落实过程的风险防范体系,以降低其预期个别本钱。(5)如西部退耕还林中对农户的补贴以及各地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对促进西部退耕还林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强化政府之外其他主体之间协同关系的政
14、策建议 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技术创造或农产品加工储存的技术创造进入首次商业化阶段涉及到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技术创造或农产品加工储存技术创造主体、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主体和农产品消费主体,这四类主体共同形成一条前后相继的“供应链。如何利用价格机制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技术创造或农产品加工储存的技术创造能否进入商业化使用阶段的关键。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首先,应该了解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技术创造主体或农产品加工储存的技术创造主体、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主体所在行业的平均利润以及农产品消费主体的期望价格(这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技术创造或农产品加工储存的技术创造能否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关键约束条件);其次,要了解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创造或农产品加工储存的技术创造主体、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主体的生产本钱及其相互关系;最后,在农产品消费主体的预期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协调上述供应链中前三类主体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他们获得行业平均利润的根底上,最终农产品的价格能低于农产品消费主体的价格预期;或者是在保证前三类主体获取行业平均利润的根底上,按他们之间正常关系形成的最终农产品价格与其消费主体预期价格的偏差,给予消费主体一定的补贴,形成最终农产品的均衡价格。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