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提升就...争力STAC培养体系的构建_张航.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19701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1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提升就...争力STAC培养体系的构建_张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提升就...争力STAC培养体系的构建_张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提升就...争力STAC培养体系的构建_张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提升就...争力STAC培养体系的构建_张航.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 年12 月第24 卷增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Dec 2022Vol24Supplement“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STAC 培养体系的构建张航陈怡姜晓辉(东南大学 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缺乏有深度的系统性探究,与时俱进的举措研究还不够。鉴于此,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以提升高

2、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构建了多维角度下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体系 STAC体系,以全面提升“双一流”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进一步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关键词立德树人“双一流”高校核心竞争力就业质量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JCKTB201910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 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2SZJY0202)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张航(1987),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健、李亚员:“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质量及行为研究 ,当代青年研究 2018 年第 4 期。李广华:基于高校“双一流”战略下

3、的大学生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思考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8 年第 2 期。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eview,2010,68(3),pp275292梁艳华、沈庆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职业指导对策 ,海峡科学 2020 年第 5 期。张日新、王伟、李鹏程、李韵婷:“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探讨 ,中国成人教育 2018 年第 18 期。朱晓莉、蔡美菊:“互联网+”背景下苏浙沪皖就业质量评价研究 ,科技与创新 2019 年

4、第 16 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了“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重要要求。社会就业群体中最,高校毕业生占最大比例。对于高校来说,提高就业质量是适应新形势下“双一流”高校就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所谓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由美国管理学家 C K Prahalad 与 G Hamel 提出的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积累性学识。目前,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缺乏有深度的

5、系统性探究,与时俱进的举措研究还不够;就业指导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如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健全、工作认识不清晰、信息收集不到位及教师素养水平不均衡等。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出发,以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研究目标,构建多维角度下就业核心竞争力 STAC 培养体系,以达到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目的。一、新时代背景下“双一流”高校就业目前,国内快速经济转型、互联网+、新冠疫情等多种形势影响下,高校不再是与外隔绝的象牙塔,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求职能力在不断调整与变换,面临许多新挑战与新机遇,就业工作也将引来大的变革和发展时期。目前,高校在就业整体工作中,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学生就业质量存在以下两个

6、突出问题。(一)多元文化与思潮对高校学生就业思想与价值观的冲击“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遇,在多元价值观流行的时代,大学生的职业观念、就业视角都发生了变化,开始重塑价值观和就业观。智慧城市、大数据行业背景下,就业岗位数量不断涌现,为“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但由于大学生对于“就业”概念的新理解以及对“自我价值”“自我定位”的新定义,现在的学生在家庭、学习和社会的包容和满足下,达到了所谓需求理论高点,即要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大多数学生处于脱产观望状态并不急于就业,逐渐演变成推迟就业或等待家人朋友推荐就业单位的现状,即新式大学生群体就业观念“慢就业”。前往就DOI:10.13

7、916/ki.issn1671-511x.2022.s2.011业的同学在毕业后离职率较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错误理解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概念意义。大多数同学对于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未来发展规划还是了解甚少。同时还存在社会责任感适当缺失、使命感和社会认同需提升等问题,就业时仅追求自我满足,小富即安,缺乏“大我精神”考虑。“双一流”高校应当担当民族未来建设重任,应当前往国家需要的地方,奔赴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挥洒青春。以上的情况都应当引起高等院校、社会等需要紧密关注和重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内涵渗透到学生思想,摆正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自主抵御“快消社会”文化带给高校学生就业选择中的

8、负面影响,成为党和国家加强高校就业方面关键。(二)新的就业环境需求与高校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冲突高校作为大学生择业就业的主要引导主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高校恰当的就业指导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生正确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但是,从相关课程内容上看,大部分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内容还只停留在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基本介绍,对大学生的职业判断、选择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欠缺,对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至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还无法发挥较大影响,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显著降低。在专业知识掌握上,部分“双一流”大学生仍然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不强,无法将丰富知识技术转化

9、到实践中,造成知识与应用“脱节”;同时,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锻炼个人能力的主动意识,综合素养有所欠缺,就业核心竞争力与现实不匹配,无法满足行业领军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需要适应时代要求,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与培养目标的就业工作模式与培养路径。如何做到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充分提升“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也是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难题之一。如何解决高校就业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问题,成为高校就业工作急需应对的现实。特别地,“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奋斗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就业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的落实程度与实施效果。

10、二、“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价值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涉及国家与民族未来,以提升高校大学生中国精神、世界胸怀为核心,融入职业发展教育,构建一套完整的具有可行性、可复制、可评估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这对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是学生精神风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成型期,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全过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择业理念,将个人发展与国防事业发展、西部地区及基层建设的需要等相结合。而且,“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要不断

11、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提升的目标在于整体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针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我心性的成熟、培养个人品质与素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关于通识教育已成为重点问题,人文素养的提升在培养大学生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我得作用。(二)有利于就业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育人理念,有“各自的传统与观念”,但又具备相融相生、互为促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中将引入就业与创业教育,有利于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个体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功能。(三)有利于高校“学生校友”一体化发

12、展在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过程中,将学生、教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其中,社会资源包含校友,他们可以担任就业信息的提供者、技能的指导者、观念的引领者、课程的参与者、过程的推动者,同时树立榜样力量,潜移默化加强学生爱校荣校教育,让高校大学生毕业后以优秀校友为榜样,为反哺母校奠定基础。最终促进高校“学生校友”一体化发展,开创高校就业工作新局面。三、多维角度下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一)就业核心竞争力 STAC 培养体系构建本文依托“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平台,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为试点,以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引入人力资源开发 KSAIBs(Knowledge、Skills、Ab

13、ilities、Inter-vening variables、Behavior)模型(表 1)提升核心技能,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创新创业思维树立就业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和世界胸怀的领军人才为目标,建立并完善“元平台(职业发展平台)+双课堂(课83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4 卷蔡雨玲、唐瑜梳、杨溢,等:疫情背景下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科技视界 2021 年第 1 期。王雪飞、陈巍、蒋伟:人文素养教育对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江苏高教 2020 年第 7 期。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复旦教育论坛

14、 2006 年第 5 期。程教学课堂实践教学课堂)+多阶段(探索定向准备适 应)”的 多 维 角 度 下 STAC(StudentsTeacherAlumnusCareer)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如图 1 所示。图 1高校大学生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STAC 培养体系表 1就业核心竞争力 KSAIBs 模型核心就业竞争力K专业知识、学科理解、系统知识S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解决问题、目标设定、人际(沟通、团队)、决策、资源运用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组织、领导A逻辑推理、学习、思维、创造、理解I个人品质、职业动机、职业价值观、求职主动性和积极性、自尊、自信或自卑、自暴自弃、自我管理、自我

15、推销Bs择业准备行为、面试中行为、择业后行为核心技能(二)“元平台”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发展平台“元平台”即职业发展平台,在理解“元”字含义的基础上将“元平台”阐述为可支持就业过程信息采集和提升职业认知共享、可实现自我进化的就业支持发展平台。元平台是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根基,是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的根本所在,也是“双课堂”与“多阶段”的依托所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工作并衍生其他功能。职业发展平台中,学生是平台的主要对象,发挥学生就业过程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即建立有效的学生组织是拓展职业发展平台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之上,成立学院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建设实践职业发展平台,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核心能力

16、,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培养目标。试点单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建立的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是联系学生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融入教师、校友力量,发挥生涯教育作用,打造“互联网+”下就业自主服务平台。以“C 未来”“青春如此多交”等多样性交流活动搭建校友与在校学生沟通桥梁,以榜样力量发挥朋辈教育,为大学生主动解疑答惑,思想引领;以“交职未来”为基础,锻炼协会在校生同学沟通表达能力之余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典型自愿担任校友联络员,帮助用人单位传递对母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以提升母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和适应度,更好地促进母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有关工作的改进,培养更多有担当意识、奉献精神的领军人才,同时也可以提升院校的社会影响力进而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良好的“自我循环”养分,找到组织管理新模式。(三)“双课堂”以教师和校友为交流的职业支持课堂1.课程教学课堂课程教学课堂是高校第一课堂,也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树立理想信念的第一阵地。新时代新常态下“全过程、精细化”发展与高等教育“宽口径人才”协同发展,培养学生“宽深结合”的专业系统知识系统、复合交叉的综合知识体系与国际化视野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