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讨论与争鸣 101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他”的语法化过程田恩慧【提 要】上古汉语中没有一个完备的第三身人称代词,“他”作人称代词讲是后起的。纵观汉语语法史,“他”字的演变从“其他”义到第三人称代词的“定指”义,再到近代汉语时期向“语气助词”的虚化以及现代汉语中的“话语标记”用法,其语法化过程均有迹可循。文章以“他”的语法化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史料以及文献的梳理,以期对“他”的发展演变过程有清晰的认识,为当前语法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线索。【关键词】语法化 演变 他一、引言“语法化”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 提出,所谓“语法化”指的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
2、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过程(沈家煊,1994)。究其根源,元代的周伯琦在 六书正伪 中已经提出了相似的概念:“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郑奠、麦梅翘编,1964)。更具体地说,“虚化”侧重于指词义由实到虚;而“语法化”则在于语法范畴与语法成分的产生与形成。因此,“语法化”的范畴相对“虚化”而言更广一些(沈家煊,1994)。本文从“他”的语法化过程出发,通过对史料以及文献的梳理,以期对“他”的发展演变过程有清晰的认识。通过“他”字的发展变化窥得语法化内部的发展机制。二、从“无定”到“有定”(一)关于第三人称代词“他”起源的探讨“他”在上古文献中已经出现,但不作第三人称代词
3、讲,而是作为“甄别代词”(高名凯,1986),表示“别的”“其他的”。吕叔湘(1985)认为“有定”和“无定”是判断“他”是否为第三人称代词的重要依据,并由此展开了关于“他”演变为第三人称代词过程的探讨。关于“他”从“无定代词”演变为“第三人称代词”的过程,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王力(1980)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他”起源于唐代,宋代以后普遍地应用,并且指出了杨树达(1984)所举例证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有一定说服力的。郭锡良(1980)则着眼于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系统,详细探讨了“他”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认为“他”在六朝发生了重大变化,唐代正式确立了第三人称代词的地位。吴福祥(1996)认为“文献中,
4、他作第三人称代词可靠的例子始见于唐初”,并列举了王梵志诗中的例子:“使者门前唤,忙怕不容迟。裸体逐他走,浑舍共号悲。”(使者门前唤)“天子與你官,俸禄由他授。”(天子與你官)尽管在描述上存在细微差异,但以上学者均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他”起源于唐代。此外,以杨树达(1984)为代表,有学者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他”起源于汉魏六朝。杨树达(1984)在高等国文法中分别列举了后汉书方术传“还他马,赦汝罪”和 晋书张天锡传“他自姓刁,那得是韩卢后?”梅祖麟(1986)同意他的看法,并且认为晋书一例大概是“他”用作人称代词最早的用例。太田辰夫(1987)指出这句话见于太平广记卷二四六所引启颜录,不见得是晋代的
5、词,蒋绍愚(2005)同意他的看法。周法高(1990)则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他”始见于 晋书张天锡传 和 乐府诗集圣曲郎“左亦不佯佯,右亦不翼翼。仙人在郎傍,玉女在郎侧。酒无沙糖味,为他通颜色”。前例已得到了充分DOI:10.14014/11-2597/g2.2023.01.037讨论与争鸣102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的讨论。后例则围绕“郎”展开:第一句描绘“郎”的行为举止洒脱自然;第二句用“仙人”“玉女”衬托自己眼中“郎”的高雅;由此,第三句的“他”代指“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一方面由于乐府诗歌为民间传唱,且该诗集由宋人编成;另一方面,同诗集中的“他”也常作“别人”解,如 乐府诗集
6、读曲歌:“坐起叹汝好,愿他甘丛香,倾筐入怀抱。”因此,我认为这一时期的“他”还处于过渡阶段,并未完成从“无定”到“有定”的转换。此外,还有部分例子存在争议。向熹(1998)列举了十诵律:“妇见打比丘,故语夫言:何以打他?”百喻经一鸽喻:“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这两个例子中的“他”分别顺承前文中的“比丘”和“雌鸽”,理解为第三人称代词可以读通,理解为“别人”亦可,无论哪一种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没有十足的证据。至于“彼实不食,我妄杀他”,这句话中“彼”和“他”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彼”并非一般的人称代词(王力,1980),它指示性很重,又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在这句话中与“我”字
7、对举,充当句子的主语。为什么前句用“彼”而后句用“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二)“他”演变为第三人称代词的过程前面我们提到“他”字经历了由“指示代词”演变为“第三人称代词”的过程,这其中伴随着“他”由“泛指众人”到“定指一人”、由“无定”到“有定”的转变(吕叔湘著,江蓝生补,1985)。郭锡良(1980)从各个阶段的语料统计入手,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考察。邓军(2008)在此基础上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等文献进行的统计调查与量化分析。由于此前学者们所做的工作,我们对“他”字演变过程的理解也变得相对容易。由此,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作“其他”讲,充当名词或放在名词前面。(1)王顾左
8、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2)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小雅小旻)(3)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孟子尽心下)(4)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郑风褰裳)这一阶段单字“他”作“他人”的用例较少,多泛指“其他”或“其他的”。2.魏晋以后,作“他人”解的用例增多,常与“自”“己”“我”对举使用。(5)善哉善哉,大迦叶,乐在闲居,劝他闲居,以十二事,常自修身,亦劝他人。(生经 卷二)(6)德信贤善,体性调顺,自利利他,慈愍众生。(撰集百缘经卷一)(7)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返欲打扑之。(百喻经说人喜瞋喻)(8)有事不烦意,欺他必自危。王梵志诗这里,单字“他”作
9、“他人”讲,一方面“无定性”大大减弱;另一方面,“他”仅与“自”“己”“我”相对,而没有明确的“先行词”,因此仍属于“指示代词”的范畴。3.代指前文或者语境中已经出现的对象,专指一个或某几个人,“任何义”消失。(9)傍人言:“如是愚人,云何还债,名他为兄,及负债时,复言非兄?”(百喻经认人为兄喻)这一种情况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心中都明白“他”所指的对象,但在语言层面“他”的有定性有待进一步明确,“他”还不是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但已经很接近了。4.到了唐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10)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渔父歌高适)(11)谢公最小偏
10、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遣悲怀其一元稹)至此,“他”完成了从“指示代词”到“第三人称代词”的转变,并且随着佛语录的传播,使用功能愈发完善,逐渐成为了“人称代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从“第三人称代词”到“语气助词”代词的虚指用法自近代汉语以来便屡见不讨论与争鸣 103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鲜,人称代词、疑问代词都有相当多的虚指用法,如寒山诗:“秋到任他林叶落,春来从你树开花”;以及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成对使用表示虚指:谁先到,谁先得;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你应该明白。关于人称代词的“虚指用法”,最早可见于唐代的诗集与
11、变文中,吕叔湘(1985)将“他”的虚指分为三类:“给他个闷睡”“画他几枝”“凭他甚么为难的事”并指出了三者的细微差异。邓军(2008)指出人称代词的虚指是一种活用现象。陈翠珠(2020)对“你”和“他”的语法化过程展开了详尽的描述,但在具体细节的处理上难免有疏漏之处:“人称代词的虚化实质上是一个语法化的动态过程。你他(它)的虚化大致从元明时期开始。人称代词你和他(它)由于语境的影响,由它们的本用泛化出游动代称、任指等用法时,它们的称代意义也有所虚化,但其词性仍没改变。”(陈翠珠,2020:256)从语料来看,元明时期存在大量的“他”字虚化现象,但将其归纳至“元明时期”开始虚化,未免太晚了些。
12、例如:(12)但是我恁地说他个无形无状,去何处证验?只去切己理会,此等事久自会得。(五灯会元)(13)兼是后来群小用事,又费力似他,故觉得他个好。(五灯会元)宋代以后,“他”字的应用范围便更加普遍了(王力,1980)。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小说”“勾栏瓦舍”等俗文化也一并繁荣,由此更为“他”字的虚化增添了一层社会文化因素。(14)王公只得把休书和汗巾、簪子都付与王婆,教他慢慢的偎着女儿,问他个明白。(大唐三藏取经诗话)(15)“我们是出家人,休打诳语,莫吃昧心食,果然吃了他的,陪他个礼罢,何苦这般抵赖?”(西游记)(16)“大哥但请宽心,如王守仁这厮前来,我等当合全力,杀他个片甲不回,
13、都要使他知我等的厉害。”(三侠剑)(17)“他既合你有师生之谊,又把这等的机密大事告诉了你,你岂有不问他个详细原由的理?”(儿女英雄传)吕叔湘(1985)认为“他”的虚化产生于凑足音节的需要,并且列举了许多“单音节动词+他”的例子。这是有道理的。尽管“他”的隐现与否并不影响句义的表达,但无论如何虚化后的“他”“他个”也仅仅与单音节动词搭配使用。例如:问他个详细*询问他个详细赏他个四两头*奖赏他个四两头打他个落花流水*暴打他个落花流水杀他个满场红*残杀他个满场红笔者认为,除了关乎音节,可能还与汉语双音节词的构词方式有关。汉语的双音节动词多由述宾、述补或状中关系构成,而正是这些被补充的宾语、补语或
14、状语成分,可能会对原有结构的稳定性会造成一定干扰,这也是该表达结构下仅能用单音节动词的原因之一。四、从“语气助词”到“话语标记”当“他”进一步虚化,常与指示代词“这个”“那个”联用构成话语标记。“他这个”单独使用时往往在句子中做插入语,起缓冲作用;常见于口语对话中,用来减缓语速或是为说话人增加思考时间。此时“他”与其连用的“这个”结合得更加紧密,而且“他这个”单独作插入成分相较于“他这个+名词”虚化程度更高一些。例如:(18)内中又有一个差人说道:“他这个道理,你们皆不清楚,只有我晓得。”(续济公传)(19)虽然,他这个将领里就有很多回族人。(1982 年北京话调查资料)(20)张元素这个人呢
15、,其实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这个,他是后来创立了这叫易水医派,创立了一个学派。(梁冬对话罗大伦)至此,“他”字完成了由“无定”到“有定”、由“实”到“虚”、由“虚”到“更虚”的漫漫长征中的最后一步,由语法层面转移到了语用层面:一方面“他”作为话语标记,在语用过程中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他”字已经完全虚化,其存在与否不影响语义表达。而这也构成讨论与争鸣104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了我们现今使用“他”的基本格局。语言的发展不会停止,实词虚化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因此,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语言变化,对语言变化的过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也是我们必备的能力。当然,关于“语法化”,还存在很多尚未
16、明确的问题:为什么“实词虚化”的例子数不胜数而“虚词实化”却鲜有耳闻?为什么有的实词很容易虚化而有的实词从不虚化?“语法化”背后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沈家煊(1994)列举了不同学者的不同看法,其中涉及到了语用、心理以及语言接触三个层面,但其具体的产生与发展机制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参考文献陈翠珠 2020 汉语人称代词流变,中国书籍出版社。邓 军 2008 魏晋南北朝代词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郭锡良 1980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学论丛第六辑,商务印书馆。高名凯 1986 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蒋绍愚 2005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吕叔湘著,江蓝生补 1985 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梅祖麟 1986 关于近代汉语指代词读吕著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国语文第 6 期。沈家煊 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4 期。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 1987 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王 力 1980 汉语史稿,中华书局。吴福祥 1996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向 熹 1998 简明汉语史(下),高等教育出 版社。杨树达 1984 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