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科技日报》在气候传播中的...—以报道第二次青藏科考为例_杨雪.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19733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日报》在气候传播中的...—以报道第二次青藏科考为例_杨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技日报》在气候传播中的...—以报道第二次青藏科考为例_杨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技日报》在气候传播中的...—以报道第二次青藏科考为例_杨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1(下)科技传播68理论探索作者简介:杨雪,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近年来,高温、干旱、暴雨、冰雹等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气候变化成为公众参与度颇高的全球性议题。气候变化作为一个专业领域话题,在其大众化和主流化的过程中,气候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而推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媒体在气候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我国大众媒体设置了“双碳”、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多个方面相关议题,从政治立场、目标、政策、应对措施和行动等多角度开展报道。其中,科技日报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科技类主流媒体,聚焦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领域,从科学视角切入展开叙事,以科研工作体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决心。科技日报

2、的报道策略,或可成为我国气候传播实践的一种思路。1 科学话语对我国气候传播至关重要1.1 我国气候传播研究起步较晚气候变化原本是一个科学概念。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气候变化这一概念逐渐走进公共领域,发展成为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多领域的全球性、综合性的公共议题。由于与工业化进程息息相关,气候变化问题率先被西方国家关注,并开始研究气候传播。美国的气候传播相关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在 21 世纪初也开始通过气候传播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1。我国的气候传播研究起步较晚,学界普遍认为,在 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西方强势的舆论进攻使

3、我国在气候谈判中的处境非常不利,激发了中国学界对气候传播的探索和研究。气候传播概念出现时间不长,国际学界对其定义还没达成共识。美国学者普莱斯特认为,气候传播是根据研究对象,即气候变化,进行划分而成的传播类别,是大众传播的一种类型2。我国学者郑保卫认为,气候传播是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3。1.2 媒体立场:用科学说话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我国官方和学者开始反思我们的媒体应如何进行气候传播。共识是:我国媒体要对气候变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做出基于国家立场的判断,主动引导舆论,而不是被动

4、地被西方媒体牵着鼻子走,用已经形成的态度来做报道。2009 年至今,不过 10 多年时间,中国从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众矢之的”转变成气候变化领域的引领者。其间,我国媒体在气候传播实践中扮演的角色不能说不重要。一方面,作为政治议题,气候变化正在产生恶劣影响,各国都必须采取行动应对。报道我国的应对行动,可以称之为气候传播的一大落脚点。对此,业界主张多摆事实,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也不科技日报在气候传播中的叙事策略以报道第二次青藏科考为例杨 雪摘 要 通过分析研究科技日报2017 年以来对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相关报道,梳理其传播气候科学知识、还原科研现场和解读气候议题内核的技巧,总结出作为一

5、个科技类主流媒体在气候传播中用科学话语表达国家立场的叙事策略。关键词 气候传播;叙事策略;青藏科考;科技日报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3)323-0068-03DOI:10.16607/ki.1674-6708.2023.02.012科技传播692022 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必过多驳斥别人的观点,用实际行动来改变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作为科学议题,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气候变化在科学上存在一定争议。客观呈现国内外科学家观点,报道科学界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应是我们做气候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向。郑保卫认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

6、题,关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4。梳理科技日报近5 年来对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报道发现,其正是以“引领者”的政治站位,从发展的视角重点突出我国青藏科学研究与气候变化研究的融合,通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行动体现大国担当。2 科技日报对第二次青藏科考报道的叙事特点本文分析了 2017 年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正式启动以来,科技日报对科考报道的气候传播叙事策略,考虑到消息的叙事功能较弱,这里重点分析通讯,包括人物通讯。2.1 深入浅出,解释气候科学基础概念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全球变暖对冰川的影响是气候传播的重要议题之一。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作为仅次于南极北极的冰雪储地,它的冰

7、川受到什么影响?发生什么变化?又将怎样影响周边环境?这些科学层面的知识需要普及给公众和社会,报道用大量生动的比喻来解释一些基础概念。例如,我们看到的冰崩可能只是“冰山一角”(2017 年 7 月 17 日 1 版),对科研人员分析西藏阿里地区 2016 年发生的罕见冰崩进行了生动的讲述。阿里地区冰川因区域气候寒冷干旱、降水稀少而较稳定,所以冰崩原理不同于冰川跃动发生冰崩。在解释这一原理时,报道将水比喻为“润滑剂”:气温升高,导致冰川和底部岩分离;气候变暖降水增多,冰川积累区变大变厚;冰川融水进入冰川底部起到了润滑作用,冰川滑动、崩塌。再如,冰芯研究作为科学家认识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科技日报

8、 在报道中反复普及。其中,徐柏青:冰芯,读你千遍不厌倦(2018 年 10 月8 日 5 版),在刻画人物的同时对冰芯研究作了较为详细的科普。报道将冰芯比喻为树的年轮:在冰川顶部的积累区,年复一年,越往下冰层形成的年代越久远,地球环境变化信息也随之一层层被封存起来。科研人员钻取冰芯样品,通过研究甲烷、黑炭、粉尘、微生物、水汽同位素等各种指标,就可以读取地球过去千年甚至万年来的环境演化记录。2.2 注重细节,还原气候变化科研现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 000 米以上,有着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青藏科考异常艰苦,但也伴随着险趣。报道试图通过鲜活的细节描写,立体呈现科考苦与乐的两面性,增加可读性。例如

9、,朱立平:倾听高原湖泊“芯”里话(2021年 7 月 16 日 5 版),抓住人物因科研需要经常开船上湖钻取岩芯的特点,着大量笔墨描写开船娴熟的细节和遇险、脱险的过程:船是呈 45角“切”着浪走的,船头的人要拿着盆不停往外舀水,全程三个半小时船上无一人说话;此时开船最怕发动机熄火,给油要恰到好处,油加太多会“憋死”,油不够又会熄火。再如,邬光剑:用“芯”解读亚洲水塔的前世今生(2022 年 10 月 10 日 5 版)人物与冰川打交道 20 多年,在 30 多次钻取冰芯的野外任务中积累了丰富的登山经验。报道抓取人物在古里雅冰川为钻取冰芯做前期工作时的惊险瞬间:为团队开辟一条安全的路,需要标记出

10、冰裂隙;几个队友腰间绑上安全绳,连在一起的情况下,如果谁踩空一脚就能立刻被拽住而不至于掉进冰川裂缝;遇上较宽的冰裂隙,就得在两边打上冰镐,拉上绳子,队友在绳子上再栓一道安全绳,攀过去。2.3 纵深背景,凸显科考中的气候议题内核第二次青藏科考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展开,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将科考本身的科学意义、从国家层面启动二次科考的战略意义、国际合作意义等作为背景穿插在报道中,有助于受众更好理解第二次青藏科考、理解气候变化。例如,海拔 8 000 米上的“巅峰使命”(2022年 7 月 14 日 8 版)对这次填补珠峰地区多项科学空白的科考进行了细致讲述,建立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首次采集

11、珠峰不同海拔高度的冰雪样品等,这些来之不易的突破有助于科研人员回答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发生了什么变化,预测将来的演变趋势。他们,正在破译“青藏密码”(2021 年 12月 21 日 5 版)对第二次青藏科考 5 年来的进展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大篇幅讲述了科考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启动,并且要解决气候变化导致的青藏高原地区灾害风险、资源环境等问题,提炼出国家对第二次青藏科考“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的要求。再如,保护“亚洲水塔”利在千秋(2021年 7 月 29 日 1 版)系统性描述了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亚洲水塔的重要性。作为亚洲十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的水一旦发生变化,影响太大,涉及周边区域 2

12、0 多亿人口的生存发展。这也是国家为何如此重视第二次青藏科考,并作为国家战略来部署安排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注意到,国际合作方面的内容在多篇报道中都有提及,包括中外联合科考和国际学术会议20231(下)科技传播70理论探索等。最典型的报道是从“高极”走向“三极”:我国科学家倡议国际极地科学研究协同作战(2018年 6 月 22 日 3 版)从科学层面解释三极是一个整体,气候变化是全球科学家的共同课题,分析各国研究力量的优势,强调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 意义。3 科技日报气候传播实践中的叙事思路 3.1 提升小众议题的大众参与度梳理报道发现,无论是普及气候变化相关知识、讲述温情的科考现场故事,还是

13、以科考为背景凸显气候议题内核,都旨在用吸引人、打动人的方式,从大家可能关心的角度切入,让公众更多走进青藏科考这一小众议题,从而更多参与气候变化议题的讨论。一些重要的科学事实被认为是叙事的关键信息,在报道中反复出现。例如,青藏高原与南极北极同理,响应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其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速率的 1.5 倍;全球变暖导致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变绿;全球变暖导致亚洲水塔失衡,冰川融水增多,短期内水患加剧,长期看则面临缺水;青藏高原气候环境的改变对周边地区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等等。这些内容作为科学背景,将帮助公众了解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我们面临什么问题,从科学层面可以怎样应对,我国采取了哪些行

14、动等。当这些小众议题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即“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也就完成气候传播基础、关键的一步。3.2 以科研发展体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能力报道对我国青藏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也着墨颇多。一方面通过背景介绍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些科学考察,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组织的第一次青藏科考,再到现在的国家战略层面的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整个发展历程。另一方面,用当前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的研究论文数量和引用率稳居世界第一,由中国科学家发起、联合多国科学家共同研究“第三极环境”的国际计划等事实,体现我国青藏科研水平的国际话语权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

15、中,特别提到第二次青藏科考面向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研究以定量、定性相结合,聚焦“变化”,即气候变化导致的青藏高原种种变化,分析动态、过程和机制。我国青藏高原研究从过去的区域研究转向与全球环境变化相联系。学科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重视和投入。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科学行动是关键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球极地科学研究前沿,作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研究力量异军突起,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科学话语权的提升,直接反映了中国多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付出和效果。成为气候变化领域的“引领者”,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成。用科学说话,是我国气候传播实践的底气。3.3 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大国责任第二次青

16、藏科考的启动背景是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诚如郑保卫的观点,气候变化,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关乎国家、社会及人类的发展。我国把青藏科考提升到战略高度,实际上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种 呼应4。报道紧扣这一背景,无论对科考内容的释义,还是对科考队员的描写,都把“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的意思埋在字里行间。所刻画的科考队群像,一方面表现的是对科学研究的追求和朴素的职业精神:一是科考队常年行走在青藏高原,克服极寒、高山反应和种种危险的细节;二是尽管科技进步了,一系列装备可为科考助力,但青藏高原复杂的地理条件下,人力依然无可替代,许多野外工作就得靠人来完成。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我国科研人员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以及对科学支撑人类发展的理解,通过凸显守护青藏高原这方净土的难度,通过总结提炼科考队员身上相通的“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协力攻坚,勇攀高峰”青藏科学精神,报道巧妙地将我国科学界应对气候变化与响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合在一起。报道从未直言或列举国家对青藏科考的投入几何,而是将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行动融进叙事的细节中。用代表着客观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