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选修1 专题1 微生物的利用一、选择题1. 在酿酒生产上,常向发酵罐中加少量尿素,其目的是() A.作为碳源,为酵母菌提供能源物质B.作为碳源,用于酵母菌合成代谢产物C.作为氮源,用于酵母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D.作为氮源,用于酵母菌合成代谢产物解析:在酿酒生产上,向发酵罐中参加少量尿素是为酵母菌提供氮源,用于酵母菌繁殖过程中合成蛋白质和核酸。酿酒生产上所得到的酵母菌的代谢产物是酒精,酒精的产生不需要氮。答案:C2. 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理解是()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解析:消毒是使用
2、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外表或内部一局部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那么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答案:B,3.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对照遵循的原那么是单一变量,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答案:C4.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别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别离()A.甲培养基适于别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
3、于别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B.甲培养基适于别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别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C.甲培养基适于别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别离真菌D.甲培养基适于别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别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解析:固氮菌中能独立生存的是自生固氮菌, 甲培养基中含有的葡萄糖和淀粉是有机物,由此推出该培养基适于别离异养型的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所以可用来别离培养自养型的自生固氮菌。答案:B5. 别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
4、上;富集培养可省略;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设置对照能证明经富集培养确实得到了欲别离的微生物。答案:A6. 在参加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解尿素的细菌 B硝化细菌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乳酸菌解析: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将纤维素分解,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答案:C二、非选择题7.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请答复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和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根本成分是_和_。(2)对培养基
5、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解析:考查微生物培养的有关知识。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需要氮源、碳源、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有些微生物还需要特殊营养物质;培养基的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该过程一般在高压蒸汽灭菌锅
6、中进行;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主要是营养和温度,因此培养微生物时除提供适宜的营养外,还要提供适宜的温度;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该实验要设立空白对照,可以用无菌水代替样品来进行对照;在培养基中参加食盐可以选择耐盐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种培养基叫做选择培养基。,答案:(1)氮源(碳源不作要求)碳源无机盐水,(2)高压蒸汽灭菌(3)恒温培养箱无菌水(4)多高(5)盐(或NaCl)选择培养基8.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1)别离该抗菌蛋白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大小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_不同而实现别离。(2)可用金
7、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体外抗菌特性。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_和_。(3)分别在参加和未参加该抗菌蛋白的培养基中接种等量菌液。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的_,确定该蛋白质的抗菌效果。(4)细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和_。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_处理。解析:此题考查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根底知识,知识点覆盖面大,答案容易组织。有关物质的别离与提取方法,涉及别离蛋白质的电泳法电泳利用了待别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别离。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种类与作用,涉及
8、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与蛋白胨分别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有关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方法,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进行接种。为防止细菌的污染,实验结束后要对用过的培养基作灭菌处理。答案:(1)电荷(带电情况)迁移速度(2)碳源氮源(3)数量(4)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灭菌9. 某学校打算开辟一块食用菌栽培基地,以丰富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内容。首先对食用菌实验室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准备食用菌栽培所需的各种原料和用具,然后从菌种站购来各种食用菌菌种。请答复以下问题:(1)对买回来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首先制备试管培养基,写出制备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9、:_、_、_、_、_。其中提供氮源的是_;提供碳源的主要物质是_。(2)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成分所需量不同,配制培养基时各成分要有适宜的_。在烧杯中参加琼脂后要不停地_,防止_。 (3)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加棉塞后假设干个试管一捆,包上牛皮纸并用皮筋勒紧放入_中灭菌,压力_kPa,温度_,时间_。灭菌完毕拔掉电源,待锅内压力自然降到0时,将试管取出。如果棉塞上沾有培养基,此试管应_。 (4)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注意,先向锅内倒入_。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并将其中原有冷空气彻底排出后将锅密闭。(5)从一支试管向另一支试管接种时注意,接种环要在酒精灯_(“内或“外)焰灭菌,并且待接种环_后
10、蘸取菌种,试管口不能离开酒精灯火焰附近,将接种的试管在适温下培养,长成菌落后放入_冰箱中保藏。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食用菌菌种扩大培养并保存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培养基配制、灭菌及菌种转移和保藏的一些根底知识。(1)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方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蒸馏水5.0 g10.0 g5.0 g20.0 g定容至1 000 mL由配方可知所需的原料;凡能提供所需氮元素的物质为氮源,牛肉膏、蛋白胨均含氮元素。(2)在配制培养基时营养要协调,按所培养微生物对各种成分的需求确定;在参加琼脂后,要不断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3)玻璃器皿的灭菌应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
11、为121 条件下,灭菌1530 min。假设棉塞上沾有培养基,易被杂菌污染,应作废。(4)不加水,无从谈起高压蒸汽,还有可能损坏设备。(5)酒精灯外焰温度高,灭菌效果好。灼烧后待冷却再蘸取菌种,否那么会烫死菌种造成实验失败。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水无机盐琼脂蛋白胨、牛肉膏牛肉膏(2)比例搅拌琼脂糊底引起烧杯破裂(3)高压蒸汽灭菌锅1001211530 min废弃(4)适量水(5)外冷却410.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别离到所需的
12、特定微生物。富集条件可根据所需别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许多方面。以下列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别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碳源为_(2)实验原理是_。(3)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4)的菌落中大局部是降解_的微生物。(5)为_组,为_组,设置的目的是_。(6) 采用_法,接种到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_。解析:富集培养的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可用于具有某种代谢特点的微生物,此题就是为了选择出能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该实验的培养基的碳源为对
13、羟基苯甲酸;全过程包括筛选扩大培养纯化鉴定。答案:(1)选择培养基对羟基苯甲酸(2)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经富集培养,选择出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3)增大分解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比例(4)对羟基苯甲酸(5)对照实验,说明通过富集培养确实得到了欲别离的目标微生物(6)单细胞挑取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烧红的接种环在空气中冷却,同时翻开皿盖挑取菌种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杀灭残留物11. (2023广东广州六中月考)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1)如图是利用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分散到培养基的外表。(2)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假设此培养基用于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那么应除去上述_成分,并参加_物质,以补充_源。如果要鉴别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至少要参加_和_。(3)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