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色文化带动旅游成效材料五篇 【篇一】 xx年以来,xx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倾心打造“两当兵变策源地、“工合运动纪念地、“航天三线精神发祥地和“宝成铁路文化体验地四大红色旅游板块,先后建成一大批精品红色旅游工程,通过工程带动、活动聚焦、业态丰富、品牌塑造,推动以红色旅游为亮点的全域旅游开展。截至目前,xx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已累计接待各界游客20余万人次,红色旅游正逐步成为引领全域旅游科学开展的强大动力。 红色旅游工程助力开展。中国工合纪念馆、灵官峡宝成铁路文化主题景区、安沟三线文化主题街区等多个红色旅游精品工程建设进度持续加快,有效带动了凤凰湖景区改造提升、消灾寺少林文化产业园、紫柏山
2、景区综合开发等旅游重点工程建设,红色旅游重点工程龙头带动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红色旅游文化更具活力。借助xx红色历史文化,先后举办了xx宁十六市媒体人暨中省文化名人“走进秦岭花谷,发现红色xx、“书写红色记忆“传承中华美德全国书画巡回展、宝鸡日报小记者走进红色xx、新中英三国青年重走艾黎、何克工合路等主题活动;出版了世界的工合xx的双石铺纪念画册、中国工合运动在xx专辑画册、我看见了一个新中国等文学作品,社会影响力巨大,收到了良好成效。 红色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在开展过程中,xx把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地方手工艺、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打造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产品,在景区推出“红色夏令营、红色户外拓
3、展等主题旅游产品,实现红色旅游与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地方民风民俗的有机统一,成为红色旅游的热点和亮点。为有效发挥xx丰富的三线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与xx人从众企业文化传播签订xx全域文化产业工程合作协议,通过全域文化产业工程建设、影视文化产业开展,延伸产业开展链条,带动红色旅游全域开展。 红色旅游品牌持续擦亮。加强与xx等市县的区域联合,推出精品红色旅游线路。xx革命纪念馆先后荣获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XX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市干部培训党校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xx电视台、xx日报、宝鸡日报等省市主要新闻媒体先后对xx红色旅游开展进行了报道评论,“红色传奇、星火凤州红色旅游品牌影响
4、力持续扩大。 【篇二】 82年前,饱经挫折的中国工农红军抵达通道,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通道会议。通道会议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关键性的前提条件。 通道,也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通道,这一历史转折的地理坐标,积淀了丰厚的红色文化。80多年后,这一文化又让“转兵之城焕发出后发赶超的精气神。 奋起直追,奋楫者先。革命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近年来,通道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让历史血脉相传,坚决不移地推动绿色开展,奋力走出了一条经济转型开展之路。 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罗蒙山下,县溪古镇,一座书院静静地躺着。四周青砖护墙,墙外两株桂树正吐溢芬芳,门楼飞檐翘首雄伟壮观,布满青苔的石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拾阶而
5、上,即可进入恭城书院。 红军长征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会议就发生在这里。1934年12月,中央红军攻占通道老县城后,在此召开了中共中央临时紧急会议,实现了西进贵州的伟大战略转兵。党运、国运由此拉开整个转折的序幕。 1934年中央红军经过通道,虽然不过7天7夜的时间,但却在全县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红色印记。 恭城书院、红军街、红军桥、小水战役遗址、梨子界战役烈士墓通道的红色革命遗迹举不胜举。 重投入深挖掘,边保护边开发。近年来,通道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通过打造系列红色文化品牌,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红色文化,在交流互动中弘扬革命精神,保护红色文化,珍存红色记忆,让历史血脉代代相传。 县溪镇红色
6、旅游风味渐浓。第一期工程所有房屋、路桥、水电等根底民生设施的修缮改建工程全面完成,恭城书院、通道转兵纪念馆、红军街、红军堤等革命旧址的复原布展及升级改造完工。 与此同时,通道转兵纪念馆、小水战斗遗址、梨子界战役烈士墓一处处红色景点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的课堂。 通道还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一方面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理论研究,提升通道的历史地位;另一方面整理编写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教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红色资源理论展示成果。 一个个革命旧址焕然一新,一段段尘封的记忆被重新唤起。通道,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红色文化,在交流互动中弘扬革命精神,唱响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7、的主旋律。 旅游经济成开展新引擎 神奇侗乡,令人心驰神往。 风雨桥上,不少老人在摆卖芦笙、侗锦、腊肉、山货在通道,在侗乡,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文化旅游等绿色经济,已渐入佳境。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今天,继承了长征精神的通道人,正在立足生态文化优势,紧紧围绕“全省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重点县建设和“国家全域旅游示XX县区创立,以旅游二次创业、三年行动方案为开展推手,全力打造生态之城、山水之城、民俗之城、养老之城、好运之城,推动“全域旅游破冰前行、扬帆出海。 茫茫群山之中的通道,风光旖旎,既有雄伟险峻的层山叠岭,也有静谧清澈的蜿蜒川流;既有风
8、情万种的侗歌侗戏风雨桥,也有庄严肃穆的革命旧址、星罗棋布的红色遗迹近年来,随着交通突围、政策趋利、侗寨申遗推进、全省文化旅游重点县成功申报,通道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开展机遇,进一步完善了“农业为旅游兴、工业为旅游活、商贸为旅游旺、效劳为旅游强的开展思路,正式提出了旅游的“二次创业,立足“全域旅游开展理念,致力打造“中国侗族文化体验第一城。 旅游景点提质提档,全域景区逐步成型。通道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实施了旅游重大工程30余个,加快了万佛山、龙底漂流、百里侗文化长廊、恭城书院等景区标准化建设。 不断完善根底配套,全面升级旅游效劳。一方面,包茂高速怀通段建成通车,武靖高速开工建设,6条县道升级为
9、省道。通道全县目前已有2条高速、1条铁路、6条国省道、159条农村公路参与旅游交通效劳,旅游可入性得到极大增强。另一方面,围绕旅游要素,通道集中力量推进星级酒店、旅游运输、购物娱乐等配套效劳,目前8座星级宾馆已有4座投入运营,旅游大巴车队已筹建好,皇都侗族文化演艺、县城旅游购物街、萨岁广场文化休闲开发、城市森林公园、县城夜景灯光亮化、社会公共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工程投入使用,县城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 开展旅游,通道竭力丰富自己的产品体系和经营业态。不仅圆满完成与中惠旅的托管经营机制尝试,新引进了中信集团投资经营全县旅游产业,签订了2023亿元的合作开发协议;而且对接休闲养生旅游的消费新需求,开
10、发了通道转兵纪念地红色旅游、侗寨民俗风情体验、科技园农耕体验、万佛山自驾营地、龙底生态休闲及科考探险等深度互开工程。 期盼化作现实,耕耘获得丰收。数据显示,通道旅游势头开展强劲,xx年全县接待游客20231万人次,xx年167万人次,xx年268万人次,年均增速超30%。 脱贫攻坚之路越走越宽 “万佛山景区开发让我家门口就是景区,每年靠农家乐店增收有二三十万元。未到饭点,临口镇太平岩村“老粟农家土菜馆已是宾客满座,老板老粟喜不自胜。通道最大的县情是贫困,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终的出路在开展文化旅游。通道是国家贫困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开展与脱贫攻坚重点县,“精准脱贫一直都是全县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
11、程。 如何脱贫。通道将精准脱贫与旅游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围绕“脱贫攻坚重点县建设和旅游“二次创业,以旅游环线和业态布局为串联,强力整合资金和工程,加快景区根底提质、业态丰富,推动实现了景区提质与根底改善、业态提升与群众增收,走一条以景区、园区、合作社、休闲农业、龙头企业“五带动为主的旅游扶贫开展之路。 万佛山、锦绣独岩、龙底河漂流、百里侗文化长廊这些原本不为人知的地方,现已成为通道著名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旅游目的地。成倍数增长的游客涌进,翻开了当地贫困农民的致富路。 xx侗族文化村位于通道西南部,由xx四村组成,距县城约11公里。境内群山起伏,溪涧纵横,坪坦河贯穿东部,双江至坪坦公路穿
12、越南北,共有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73人,耕地面积1722亩,林地面积17684亩,是一个纯侗族聚居的村寨,也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本村群众的同心协力下,皇都侗文化村依托文化生态优势,致力打造侗族风情世界旅游目的地,将脱贫攻坚与旅游开发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围绕“建一处景点、引一批企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思路,坚持旅游引领、工程带动,迈出了旅游与扶贫融合开展、创业富民与就业富民共生共赢的产业扶贫新路子。xx年,全村共有672名村民通过旅游实现脱贫,人均收入到达8870元,较上年增加1825元。 “在这里,我们正在规划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经过皇都侗族
13、文化村寨门时,县扶贫办负责人指着一片空地说,“通道,九山半水半分田,一个山顶上,可能就住着那么几户人家,别说脱贫致富,仅仅是帮他们修条路上去都要几百万。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为了解决山民脱贫难题,xx年初,围绕旅游景区、申遗侗寨新村、特色小城镇建设,通道正式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主动融入旅游开发,在创新创业中实现脱贫致富,确保贫困群众“出得来、住得下、能致富。 据介绍,目前通道已经争取到了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贷款2023.72亿元,围绕生态移民、库区移民,推进分散插花式安置和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景区集中安置等易地搬迁模式,解决了141户贫困户、35户扶贫搬迁户
14、、20236户危改户的住房问题,“今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进展非常顺利。 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侗族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改变。 “以前都是我们主动帮助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找问题想方法,现在反过来了,他们已经开始主动思脱贫、谋开展了。XX县区扶贫办负责人说。 踏着先辈的足迹,扛起火红的旗帜,通道这片红色之土,处处涌动着绿色开展的炽热激情,谱写着齐心促跨越、合力奔小康的时代序曲。 通道,正在红色传承与绿色开展的交响曲中阔步前进。 【篇三】 近年来,该市按照“红色旅游+模式,通过创新形式、引进产业、文旅融合带动红色旅游开展,在推动乡村振兴、带着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红色旅游与“
15、绿色经济的共赢。 创新形式,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xx镇充分挖掘当地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推出红色文化体验游,让前来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参观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革命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廉政党课,追忆红色历史,真正让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新、多元化、有色彩。该镇党委推进民歌传承和红色教育结合,先后创作廉政民歌2023余首,逐步形成外乡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教育。据悉,去年该镇累计接待200余家单位6000余人在此接受红色教育。 引进产业,增强红色旅游辐射力。习家店镇利用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引进北斗星生态农博园,引导农户抱团开展,大力开展生态观光农业,成为XX县区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的典范。xx年,该园被授牌为XX市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基地流转周边3个村3000亩土地,实现荒山变花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旅馆,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旅游观光、接受红色教育。当地通过开展餐饮、旅游效劳、林果种植销售等年创收达亿元以上。 文旅融合,增强红色旅游影响力。均县镇党委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红色旅游+多彩民俗融合开展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