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大节水改造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某灌区是一座具有农田灌溉、防洪排涝、发电、航运和城市生产、生活、环境供水等综合效能的大型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0万亩,排涝70万亩,目前每年为市及其周边城镇提供工业、生活、环境用水达亿吨,年发电量2500多万度,工程运行四十余年来,累计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亿元,为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节水改造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灌区是一座具有农田灌溉、防洪排涝、发电、航运和城市生产、生活、环境供水等综合效能的大型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0万亩,排涝70万亩,目前每年为市及其周边城镇提供工业、生活、环境用水达亿吨,年发电量2500
2、多万度,工程运行四十余年来,累计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亿元,为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近几年,灌区坚持科学开展观,坚持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可持续开展水利的治水思路;坚持管理与建设并重,改革与改造并举;坚持立足农村求生存,面向城市求开展,在工程管理、建设、挖潜改造上下功夫,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水价的改革上下功夫,在开展灌区经济、壮大自身实力上下功夫,成效显著。 一、加快灌区建设改造,夯实灌区开展根底 长期以来,灌区工程先天配套不全,后天投入缺乏,工程老化失修,用水效率低,灌溉效益差等已严重制约了灌区的生存与开展。对此,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之大好
3、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从1997年起,连续8年实施该工程,使灌区工程硬件得到明显改善,工程效益衰减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几年来,我们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灌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在灌区整体改造规划的根底上,严格按照“优先整治病险工程,重点解决卡脖子工程,集中改造骨干工程,鼓励支持效益工程的工作思路和“确保工程运行平安,提高渠道输水能力以及有利于提高灌区造血功能的工作目标,严格按基建程序分层次、分年度组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为强化该工程的建设管理,我们先后制订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管理方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增效和
4、节水改造工程投资控制细那么等制度,积极实行工程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制等“四制改革,认真把好立项、审批、实施、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等“五个环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程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质监部门监督为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了灌区建设有方案,有步骤地实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效益。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总投资近亿元;共完成支渠以上渠道防渗护坡198公里,改造分水涵闸等建筑物1129座,整治加固险堤20余公里,建成灌区水情测报系统1套,水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启动。工程建设为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为灌区的可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根底,成效显著。 一
5、是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用水效率,扩大了灌溉面积,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通过防渗护砌、险段加固和建筑物改造,渠道水利用系数和供水保证率大为提高,灌溉能力大为增强,为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提供了有力保障。几年来,灌区净恢复灌溉面积3X46;7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X46;71万亩。工程受益区亩均粮食产量从实施前的614公斤/亩增加到82023公斤/亩,提高率达31X46;6。工程的实施促进了灌区内种植业结构调整,高产高附加值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据调查统计,在工程区内,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值平均由工程实施前的7X46;5:2X46;5变为6X46;5:3X46;5,有的已到达5:5。农业
6、综合生产能力由实施前的27539万元增加到37724万元,增加幅度为37%。此外,把大量的劳动力从自家的农田放水劳务中解脱出来,为农民进城打工或搞其他农副产品种植、加工赢得时间与可能。据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工程实施前的2301元增加到3552元,增加幅度为35%。 二是促进了水资源优化配置,节水效益相当明显。工程实施前,灌区分、支以上渠道塌陷渗漏严重,险情常有发生,干渠上分水口涵闸大局部损毁严重,长流水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注重灌区干渠的整险防渗、分水口改造等,大大增加了干渠输水能力,提高了灌溉效率。通过灌溉试验站测量数据分析,截至目前,灌区渠道水利用系数、
7、灌溉水利用系数、农业供水保证率分别比工程实施前提高了26%、25%、21%;工程区内农田亩均灌溉毛用水量由工程实施前的1948X46;4立方米降低到1343X46;37立方米,亩次灌溉毛用水量由工程实施前的81X46;18立方米降低到55X46;97立方米,下降率达31X46;05%。 灌区在提高灌溉保证率、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的同时,还紧紧抓住灌区内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开展的机遇,利用节余水量,大力开展非农业用水(包括工业、生活与生态供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灌区节水改造的综合效益。非农业用水的年净用水量由工程实施前4000万立方米提高到实施后的超亿立方米,大大提高了灌区的经济效益,增强
8、了自我维持能力。 三是灌区工程抗灾保安能力大为提高,减灾效益明显。工程实施以来,增加旱涝保收面积17X46;71万亩,农民受灾损失和抗灾负担大为减少。以2022年为例说明:6月下旬,灌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日降水量达399毫米,由于有较好的灌排体系,区内没有形成严重的内涝灾害,农业生产亦未受到多大影响。7月中旬以后,灌区又遭遇了历史特大旱情,但晚稻栽种率仍到达99X46;9%。这一年,灌区做到了大旱大涝之年无大灾,减灾净效益为1200万元。据测算,工程实施后,旱涝损失每年平均减少600多万元。 此外,工程实施后,干渠以上渠道的险工险段根本消除,减少了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类似溃堤的
9、突发事故,险工险段工程事故损失下降90%以上,据测算,每年可减少当地在干渠以上渠道的岁修费用(含抢险费)300余万元,减轻了农民负担。 四是提高了用水效率,标准了用水秩序,减少了水事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对灌区这样的大型灌区而言,即使是支斗以下渠道,其受益范围都可能跨越两个以上的行政村或村小组,以前由于分级管理不到位,群管组织几近松散,村与村、户与户之间常因用水受益不均,发生纠纷;修渠出力不均,互相扯皮。一到农业“双抢用水十分紧张的时候,上中游村民为方便用水,沿途用木板拦渠抬水,致使下游渠道断流,群众叫苦连天,群殴械斗时有发生,当地政府十分头痛。工程实施后,由于渠道输水能力增加,分水
10、、控水建筑物得到改造,加之农田灌溉供水管理进一步标准和加强,农民用水秩序伴随农田用水状况的改善而大为好转,尤其在推行了以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要形式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试点的地方,由于实行“一把锹管水,有效克服了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而造成的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用水受益不均、纠纷不断,用渠不维护、修渠不出力或出力不均、互相扯皮的现象,有效化解了农业用水矛盾和纠纷。农业用水秩序的好转又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促进了灌区农业生产和自然植被的生长。由于灌溉渠系(特别是填方渠道)相当局部是土渠或原衬砌已老化、破损,渗透严重超标
11、,加之相当局部的排水渠系也因年久失修排水功能被废弃,使灌区平均地下水位明显升高,激发了土壤潜育化或成次生潜育化,直接影响了沿渠农业生产和自然植被的生长。工程实施后,灌区平均地下水位逐渐降低,有效抑止了土壤潜育化或成次生潜育化。 改善了农村生活、生态环境。随着农村水系的改善和用水困难的解决,促进了农村改灶、改厨、改厕和改造环境。结束了开挖取水和到处找水的历史,减少了水土流失,促进了生态自然修复。 二、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搭建灌区开展平台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短缺、水价偏低、负担沉重、管理粗放是水管单位的通病。如何进一步加强灌区管理,深化灌区改革,稳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成果,我们采取“走出去
12、,请进来的方法,一方面学习借鉴兄弟灌区改革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总结吸取本灌区过去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早在2022年,我们就拟订了省灌区改革实施方案,同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该方案对灌区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资体制、供水水价和劳动人事与收益分配制度等方面改革提出了目标性、原那么性要求,这是灌区成立以来,专门就灌区改革和开展出台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为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2022年9月,在省人大的高度重视与关心下,省灌区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实施,开创了我省就单个水利工程立法的先河,也为标准灌区的建设管理、改革开展提供了法律支撑与保证。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灌区改革试点工作领
13、导小组,组建了以灌区改革为主要职能的经济改革办公室。几年来,我们按照省政府批准的省灌区改革实施方案和省人大公布的省灌区管理条例,因地制宜,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改革。 一是积极推进末级渠系的管理体制改革。多年来,灌区积极推行以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内容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2022年12月,灌区在县麻丘镇高胡村成立了省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四干新五斗渠农民用水户协会。2022年5月,县被省水利工程管理委员会列为改革试点县。全县9个受益乡(镇)均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联合会,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联合会下设了68个农民用水户协会。2022年8月,县镇镇16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宣告成立
14、,今年该县又在镇和乡全面组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 这些先行一步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已经履行了所辖渠系的管理、保养、维护、用水计量、收费等职能,已初步尝到了体制改革的甜头,他们不仅较好地完成了用水管理和水费收缴工作,而且还自筹资金维修田间灌溉设施,既扩大了效益,增加了收入,又节约了用水,降低了本钱。全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控制面积达21X46;3万亩。 二是稳妥推进水价改革。水费收入是维系灌区生存和开展的根本支柱,近几年来,我们一直紧抓水价改革不放松,成效明显。 2022年我们委托省价格认证中心对灌区工程的供水水价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依据该认证中心的论证成果,我们及时向省物价、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了水价改
15、革方案。同年11月,非农水价改革方案得以批准。这是灌区非农水价标准继1997年以后再次获得较大幅度调整,即工业水价由0X46;2023元/吨调整到0X46;15元/吨,生活水价由0X46;06元/吨调整到0X46;2023元/吨,发电水价由0X46;025元/度调整到0X46;043元/度。 2022年我们正式启动自1991年以来一直未调整的灌区农业供水水价改革工程。次年6月,省计委根据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暂行管理方法,批复灌区新的农业水价标准:“农业水价暂按亩计收,流灌25X46;43元/亩,提灌12X46;71元/亩(均为本钱价的60%)。但两个月后,为维护全省农村税费改革顺利推进之大局,省计委又下达了暂缓执行新标准的补充通知,因此,灌区农业水价再次陷入政策真空: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原来以粮计征农业水费的方法无法实行,而我省又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造成灌区多年来农业水费收缴工作非常被动和艰难。为此我局争取多方支持,至2022年7月,终于出台了农业供水价格执行标准,即为本钱价的40%,货币计收。 2022年1月1日,我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方法公布实施,我局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再次推进水价改革。省价格主管部门在实地调查、本钱测算、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的根底上,于年底出台了灌区新的非农供水水价:工业水价0X46;22元/吨,生活水价0X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