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农村信用社的若干建议.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98672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村信用社的若干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23年农村信用社的若干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23年农村信用社的若干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23年农村信用社的若干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23年农村信用社的若干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2023年农村信用社的若干建议.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村信用社的假设干建议 合理、适度、有效、可持续的对农投资和金融扶持是促进农村经济开展、帮助农民增收的核心要素。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由于自身效劳“三农的动力缺乏、能力有限,加之,政府支持的政策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其效劳“三农作用的发挥,阻滞了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为了使农村信用社在效劳“三农方面能够有更加直接、明确、有力的措施,政策的调整、良好环境的营造,显得至关重要。 一、农村信用社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开展,“三农对金融的需求逐渐由传统的消费性需求向生产型、经营型转变,且需求量呈现加速度提高的趋势,近1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缺口每年都在5000亿元以上。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信用社

2、农业贷款8516亿元,占金融部门对农信贷总量的80%左右,大致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社支三农的局面。但农村信用社效劳“三农中又面临了许多困难,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1、经营手段和配套技术相对落后。由于缺乏跨地区的结算网络,至今农村信用社所办业务多为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不能签发银行承兑汇票,98%以上的信用社仍未开办外汇业务,现行商业银行盛行的“一卡通业务,农村信用社却不能参与流通。农村信用社的效劳能力明显偏低。 2、贷款风险过大。农村信用社的主要金融市场在农村,效劳的主要对象是农民。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健全,加之传统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的影响大,市场不稳,规模效益不明显,投资回报率

3、低,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太大。 3、制约开展的政策因素多。1997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固化了农村信用社地方性金融机构性质的定位,使农村信用社失去了与其他商业银行竞争的平等待遇。在农村信用社市场分割方面,统一以县为单位组建联社的呆板设置,还导致了或在贫困地区规模过小或在经济兴旺地区竞争不够充分的矛盾,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开展。在风险化解方面,政府又没有提供积极的如农业保险、存款保险等政策保障。另外,国家标准性和补偿性政策又长期缺位。 4、农村信用社经营方向选择难。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改革目标,必将促使农村信用社以市场经济主体的身份追求经济效益;效劳“三农的优良传统,又使农村信用社肩负着更多的政治

4、任务。何去何从,农村信用社左右为难。 二、农村信用社开展的政策建议 要使农村信用社走出困难,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开展的适应农村经济开展需要的金融组织,又要承当起效劳“三农、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与经济政策的金融载体,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全社会全力打造农村信用社。 1、开放市场、引进竞争,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制。一要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和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外资加盟,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效劳体系。二要营造透明而富有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尽快制定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有序。 为了调动

5、金融机构效劳“三农、全力支撑农村金融的积极性,应加强对所有效劳“三农的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扶持与补贴。一要建立对农贷款实时台帐,对支农贷款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与补贴。二要通过各级财政,建立正常的政策性财政补贴机制,合理分担农村金融机构对农贷款的利息补贴、风险补贴;通过税收手段,减免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经营的税收;通过货币政策,适当加大支农资金的再贷款份额。三是建立对农贷款科学的硬性指标体系。如规定每年农业贷款增加额的比例和农户贷款面应到达的比例。涉农金融机构由此而造成的经营损失,国家应给予全额贴补。 1 2、建立根本性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国家应尽快从法律上明确进入农村的金融机构适宜的存贷比,把完成一

6、定比例的支农贷款作为义务,确保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村资金有一定的比例反哺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吸纳的资金应通过人民银行用于增加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其他商业银行也应加大县域经济的投入力度,明确信贷准入条件和效劳重点,分层次满足农村金融市场要求。 3、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化解机制。一要推行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农业持续开展和农民稳定增收的同时,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投入提供风险补偿。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完善政策涉农保险,鼓励和扶持非政府中介组织参与农业保险,鼓励和支持个人经营农业保险。多主体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农业、农村保险体系。二要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用于解决农村信用社临时性支付风险和清偿性危机,并为改革

7、后资不抵债的信用社建立退出通道。三要鼓励有条件的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帮助农民做大优势,形成品牌,实现农业的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抗风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金融风险。 4、优化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为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效劳“三农和提高自身经营业绩解除后顾之忧。一要解决好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成立托管机构帮助农村信用社剥离不良资产。二是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采用信用环境地方政府负责制,将社会信用秩序的整治和信用环境的建设纳入地方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管理,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的行为,切实维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三要构建农村金

8、融信息效劳平台。合理安排农村信用社参与地方政府的重大经济活动,让农村信用社及时掌握有关信息,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建立由地方政府牵头,当地各金融机构参与,共建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和个人信用查询系统,切实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种障碍;四要构建科技与金融合力支农的舞台。农村信用社要主动与科技部门合作,帮助农村上工程、找市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5、顺应农村经济开展和农村金融改革的要求,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推向深入。一要引导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开展的金融纽带作用。二要引导农村信用社朝着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地位明确、产

9、权关系明晰、内部管理标准的方向开展,努力从金融制度上给予农村信用社合理的安排。三要切实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按照法人治理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真正做到“由谁出资由谁管理、出了问题由谁负责。四要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开展不平衡的特点,允许并鼓励农村信用社选择适合自身开展的经营模式;允许农村信用社跨区域经营;允许农村信用社对包括自身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兼并;允许并鼓励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业行会为单位,建立相对独立的农村信用社或机构网点。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考虑由国家提供适度补贴,帮助农村信用社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结算网络系统,不断增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能力。五要

10、创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与组织形式。经济兴旺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以在自愿的根底上实行股份制改造,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过渡。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开展条件较差地区应继续开展和完善信用合作制,在吸收新增民间资本的情况下,向标准化信用合作社或农村合作银行方面开展。贫困地区应将难以维持但仍有一定作用的农村信用社改为农业开展银行的基层网点,专门从事政策性扶贫、开发工作,以改变现有信用社无法维持、更难开展的困境,并帮助国家政策性银行解决因缺乏基层网点不能有效行使职能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再根据需要,由农民按照合作制原那么组建新的信用合作社。以多元的形式适应多元的金融需求,实现农村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六要

11、合理构筑省联社与各县市信用社的管理框架。省联社为基层信用社提供指导、协调和效劳。省联社对辖区各信用社因管理的需要适当收取的管理年费应考虑降低标准,以减轻各基层信用社的经营压力。七要建立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组织。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全国性 2纯管理机构,一方面接受国务院有关部门垂直领导,负责制定农村合作金融开展的有关政策,另一方面与各省级信用联社形成上下级关系,了解信用社开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反响国务院相关领导部门,发挥上传下达的联系和纽带作用,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协调开展。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对于这点判断,恐怕没有人会有异议。但是,农村信用社又是我国金融改革中最令决策当局

12、感到头痛的问题,其积弊之深、涉及面之广、问题之严重,都是其它领域所罕见的,对于这点判断,恐怕也没有人会反对。农村信用社体系的改革为什么如此之难。在我看来,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一些根本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也就缺乏逻辑清 晰的指导原那么和政策框架。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开展的八大政策建议 应该成认,2022年改革以来,农信社系统从整体上已经初步改变了以往资产质量低、金融风险大、经营效益低下的局面,进入一个良性开展的轨道,农村合作金融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未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趋势,应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根本原那么,按照各地区经济开展的不同阶段和经济结构,鼓励各地区农信社寻找符合本地区开展特点的产权模

13、式和组织形式,符合条件的,可以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多元化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应是未来农信社改革的根本原那么。 对农信社的未来改革,我想提出以下八点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第一是明确农信社的功能定位,不拘泥于合作制的整体目标模式,成认和引导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和股份化趋势。这就要求决策当局不再执著于“合作制的原教旨主义观念,而是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开展,寻找适合的改革目标模式。 第二是应该将农信社未来的改革目标定位于建立中国的商业性的社区银行。西方兴旺国家,银行数目很多,其中大局部是小的社区银行,在美国,这些社区银行的经营范围一般不跨州。我

14、国银行中,大银行很多,但是社区性的中小银行比较缺乏,导致我国的银行体系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中小客户的需要。如果将农信社建成将来中国的社区银行,那么可以很好地改善我国银行体系的竞争结构,较好满足中小企业和一般客户的融资需求。同时,农信社改造为社区银行,本钱也比较低,我国目前的30000家信用社,已经在实质上成为遍布城乡的社区银行。 第三,省联社制度必须有新的定位,应该强调其效劳功能,而不是强调其干预功能。这方面,日本和德国的合作金融体系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合作金融体系也根本商业化和股份化,高层的联社只承当效劳功能,进行教育、培训、结算、数据处理、信息沟通等功能,基层信用社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独

15、立的经营权和人事权。我国省联社的制度尽管有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弊端很大。其中最大的弊端是省联社对基层信用社的干预太多,甚至对具体的经营和人事安排都有干预,这不利于信用社的经营管理的有效性。省联社功能的转变,不仅可以调整省联社和基层信用社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加强基层信用社的人员培训、结算网络的构建以及基于充分信息的监管。 第四是农信社应进一步使产权结构多元化,增加投资股的比重。现在,农信社的投资股的比重越来越大,而资格股的比重降低,这说明农信社的股份化的倾向越来越清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既有利于增强农信社的资金实力,又有利于未来农信社改造为股份化的商业性的社区银行。同时,在农信社逐步股份化的同时,

16、其内部的治理结构也逐步变化。 第五是治理结构逐步由合作制的模式到商业性的股份化的社区银行模式。原有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治理结构是不现实的。可以说,在几乎所有地方,社员代表大会都是形同虚设,监事会也没有承当相应的职能,最高的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于执著于合作制,所以这套治理结构一直被保持下来,尽管没有一个人相信这套治理结构。随着股份化的倾向越来越清 3晰,大的股份持有者必然要求更大的话语权。建立股份制的社区银行之后,就可以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出资人对农信社的治理必然有更大的动力去监督。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的相应职责就会清晰起来,聘用总经理执行经营管理之责。总经理就不是任命制,而是采取董事会聘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