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落实农村政策问题 关于落实农村政策问题 一、关于现行农村政策落实情况 相隔18年后,中央一号文件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省、市也出台了配套政策,对调动农民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关键在落实。通过对局部区县、乡镇和村的实地调查,有些政策落实得较好,有些政策落实得还不够到位。落实较好的政策有四类:一是为农民直接增收的政策。主要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税费改革政策。全市落实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为农民增收2023683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116万元,两项合计为农民节支增收1.28亿元,人均增收50元。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2、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主要是土地延包和农民减负政策,全市已有97的村完成土地延包任务,土地承包关系趋于稳定;对农民负担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控制农村“两工,标准“一事一议,杜绝面向农民的“三乱,农民直接负担明显减轻。去年,全市农民人均负担67.32元,比上年人均减负6.7元。三是内容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中央和省委要求新增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并要求从2023年开始,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20以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高标准根本农田建设,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我市也出台了统筹城乡开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确定了20多项支持农业开展的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每年
3、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奖励、贷款贴息和落实财源扶持政策,比上年增加67。四是执行部门明确的政策。今年中央和省委对粮食生产和低收入地区的农民增收问题高度重视。在粮食生产上,针对我市人均耕地少的现状,确立了“不求粮食自我平衡,但求总产稳定增长,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种粮水平高,高产技术成熟的优势,一招不失地抓好粮食生产,预计小麦单产、总产有较大幅度增长。扶贫政策落实也较好。据对我市6个贫困乡镇的调查,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20.55和1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含金量最高的是城乡统
4、筹开展政策,这也预示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终将被彻底打破。在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政策落实得还不够好,主要有:一是原那么性的政策。有些引导性政策,既没有规定哪个部门落实,也没有明确怎样去落实,往往导致落实主体缺位。如“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这样的政策,就较难把握和落实。二是落实部门不明确或涉及落实部门较多的政策。突出表现在农业部门的设置与农业产业开展不配套。如农产品流通政策,既涉及到农业部门,又涉及到外经外贸等环节,农业部门难以落实,其他部门往往顾不上落实。再如统筹城乡开展的有些政策,涉及落实部门多,农业部门
5、没有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有力手段,影响政策落实的进度。三是制定明确、在执行中遇到深层次矛盾或财力制约的政策。如土地延包政策,涉及到土地产权、农村保障等深层次问题,有些村为解决人地矛盾,虽然延包手续已按规定办好,但在思想上还准备采用“五年一大调、三年一小调的方法。再如农业投入政策,费税改革后,局部乡村经济困难,负债多,集体收入少,没有能力偿债,更没能力投入农业、农村建设。农村政策落实不到位,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主要是体制、财力、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迫切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把落实农村政策摆到突出位置 党的农村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手段不能替代的。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
6、践看,每一次农村政策的重大调整,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1982年到1986年的五个一号文件,撤除了阻碍农村生产力开展的公社体制和高度方案、垄断的经济制度,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使农民从离社不离土、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向农民开放开展空间和改善开展环境,解决了粮食短缺、商品短缺、城市开展资源缺乏等难题。农村政策对促进生产力开展、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决农产品短缺需要政策推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统筹城乡开展,更需要政策推动。从当前面临的环境和形势看,农村政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综合性。统筹城乡开展就要立足“三农,又要跳出农业
7、和农村寻求破解的途径,农业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有适应和探索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创新和突破,才能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三农,使这一“重中之重由口号变为实际行动。 二是导向性。政策既表达了党委、政府的意图,也包含着农民的希望和要求。政策落实的过程,也是科学开展观落实的过程,使工作政绩和农业的可持续开展、城乡的协调开展统一起来。 三是实效性。政策给农民带来关于落实农村政策问题第2页 的实惠最快,增收效果最好,涉及的面最广。今年的费税改革、粮食直补、减负等政策,充分表达了这一点。 四是突破性。现行阻碍农民开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政策构成的。如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城乡不统一的劳动用工制度等
8、,只有抓好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才能逐步改变原来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重工业、轻农业的现象。基于农村政策的重要作用,应当把政策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作为农业部门的突出重点,开展工作的主要手段,下大力气抓好落实。 三、明确农村政策落实的重点 从淄博的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抓好四类政策的落实。 1、统筹城乡开展的政策。一是统筹城乡开展规划。把农业的产业布局与城市规划相配套,把村庄改造、市场建设、非农产业开展与城市规划相衔接,防止散、乱、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支持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事业开展。三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逐步
9、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劳动保障制度,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完善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政策,尽快使农民享受完全的国民待遇。四是统筹区域经济开展。继续搞好对口帮扶,发动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加快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农民增收。五是统筹城乡社会资源配置。妥善处置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落实各项支农政策,改善农村金融效劳,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 2、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一是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优势产业带建设。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20支持农业开展、实施沃土工程、良种工程等政策,加快建设20230万亩生态农业基地、20230万亩优质专用粮基地、8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和20万亩特色农业
10、基地,推动畜牧、蔬菜、林果三大支柱产业快速膨胀。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住龙头企业列入财源建设扶持范围的机遇,重点扶持22家国家级和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扩大规模,促进乳品、肉兔、肉鸡、肉鸭、生猪、蛋粉、果品、蔬菜、木材9条龙型产业快速膨胀。三是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产业开展要求,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进行市场准入制度试点,组织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方案,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基地和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四是抓好粮食生产。落实好粮食支持政策,抓好202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50万亩专用玉米和30万亩杂粮基地建设,实施好50万亩优质小麦节本增效开发工程,增加种粮农民
11、收入。 3、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政策。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品建设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公共产品的差距。今年,我市安排乡村公路改造工程工程358个,总投资3.98亿元,为保证三年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奠定了良好根底;投资960万元,对400个农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在3区5镇进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受益人数达8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3;安排1228万元用于农村教育投入。从今年起,五区和XX县区、高XX县区建立了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标准执行每年700元,高青、沂源两县暂执行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力争2023年转为农村低保制度。今后,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公共财政的优惠。
12、4、加强农村稳定的政策。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和标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保。在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搞好涉农收费专项整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探索费税改革后,增加集体收入的新措施,保证农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同时,抓好农业法制建设,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搞好农资市场整治,维护好农资市场秩序。 四、建立农村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农村政策监督检查机制,是确保政策落实的有效手段。 1、建立政策落实考核机制。我市确定,把“三农工作列为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
13、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作为农业部门,将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及时掌握政策落实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通过政绩考核,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提高“三农工作的成效。 2、建立政策落实的协调机制。农村政策的落实不只是农业部门的事,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牵头,建立农村政策落实协调机制,把政策落实的任务分解到部门,明确责任人,统筹解决农村政策落实中出现的矛盾,促进农村政策的全面落实。 3、建立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各项农村政策做到有部署、有检查。制定检查标准和奖惩措施,通过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开展和正确的政绩观,确保实现农业开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版权所有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