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ianzi yuanqijian yu xinxijishu 电 子 元 器 件 与 信 息 技 术132|博弈进化及大数据驱动高校 产教融合生态的育人机制蒋安波1,张福生2(通信作者),徐宁2,丁建新3,王克胜41.常熟理工学院信息化办公室,江苏常熟215500;2.江苏省高校电梯智能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常熟215500;3.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4.挪威科技大学,215500摘要:针对产教融合育人在政府、高校、企业间的人才供需失衡、产教融合弱、资源适配性低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难题,本文以大数据科学和博弈论思维驱动,提出校企位势轮动的产教融合育人生态进化研究体系,
2、认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校企协同博弈进化不仅是其市场竞争的现实选择,也是育人科学需突破的瓶颈和痛点,需突破现有育人技术战术层面短期趋利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并以行业学院的办学得失,探索产教融合育人科学的多源动态均衡和迭代进化再平衡的生态式发展模式。关键词:博弈进化;大数据;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中图分类号:TL822+.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772/ki.2096-4455.2022.11.030 0引言思维、技术、理论、思想是人类认知发展的不同高度和阶段,现行产教融合育人的技术实践经历了从初期粗放的人数和专业约定的校企协议式合作,趋向于强势资源方倾斜、位势轮动的校企协作。从办学技术
3、的有效性、实践的丰富性、资源配置的多样性以及合作模式的特色性是产教融合育人机制迭代进化的显著成果。虽然有限的博弈发展过程表明产教融合机制所产生的商业价值是显著的,但不能因此而混淆产教育人技术与育人科学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进程,更不能以技术或模式的有效性替代科学的普遍性,从育人技术向育人科学的转化和进化将是产教融合育人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此背景下政策导向、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区域逐利性随动,导致了兼具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传统协议式产教育人的技术实践遭遇挑战,并形成人才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的结构性失衡,特别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等工程院校,对其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并需
4、要梳理和反思导致校企产教融合育人供需失衡、岗位适配弱等问题的要素及成因,探索解决上述产教深度融合育人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突破口,精准把握基于信息大数据和博弈进化的政产学多元位势轮动的生态机制,建构产教融合育人科学理论和体系方法。1高校产教生态融合育人机制研究的发展状况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诸多可喜成果。国外,通常以实用化和开放性的“职业教育”为典型代表。国内,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多源传感数据融合的电梯安全态势云感知系统研究(编号:20KJA46001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青蓝工程智能电梯优秀教学团队项目(编号:CZ202119-SZ20210
5、08);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进化博弈及大数据驱动高校产教生态融合的育人机制研究以电梯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XK2021028)作者简介:蒋安波,女,黑龙江汤原,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及信息系统集成;张福生,男,黑龙江嫩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物联网与大数据、特种机器人研究;徐宁,男,吉林长春,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光学传感器研究。电 子 元 器 件 与 信 息 技 术|133大数据与云计算通常以职业学院的操作性和定制化的“技能教育”为典型代表。受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和行政垂直管理范式影响,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多以校企合作建设的行业学院或职业学院为主要形式
6、,培育模式具有较强的行政性和技能实用性特色1。随着国家鼓励建设产业学院的政策导向,基于趋利性随动,许多已建或在建的行业学院直接更名为产业学院。但以产业学院形式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其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结构性矛盾突出,产教融合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等相关育人机制体制的闭环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实践探索。从调研文献可见,个案研究、经验性总结较多,基于信息大数据和博弈进化驱动产教融合育人的系统性、理论性及可推广性研究较少,而缺乏理论基础的产教融合育人技术仅沦为技术工具,在其育人模式演变趋向复杂博弈的态势下,理论滞后于技术不仅是产教融合育人现状的客观存在,也由此成为不可忽视的博弈缺陷,相关深度
7、研究更是罕见。2高校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普遍遭遇的问题近年来,国家“产教融合”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创新高校产教生态融合育人体系是助力新时期特色应用型高等工程院校建设发展的必然,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模式是高校办学根本特色所在,也取得了丰硕战果,但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也遭遇了一些普遍性问题。2.1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在育人大数据泛化态势下,企业和高校产教两界大数据是政府、企业、高校及利益相关者在数据生成方面展开社会竞争博弈的信息化工具与载体,具有多维、客观的数据存在与形态。这些竞争差距倒逼企业需要生产工具的升级和人才知识结构的随动提升,致使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对适配
8、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而以技术和人才输出为核心的高校,大多还深陷传统育人模式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还是基于计划经济模式的育人范式,学生所学与毕业所用大相径庭,造成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不匹配、不适应结果,呈现为高校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性失衡的“两张皮”问题。善用、活用、敢用需求侧数据,研判需求趋向的人才战略,探索高校从育人供给侧改革的产教深度融合是破解上述问题的技术途径,建构信息化指引是产教融合育人科学发展的保障2。2.2高校产教融合实施存在“形式化和同质化”的融合度弱问题中国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大量产业学院最初与合作企业的产教合作大多还
9、仅停留在一纸“产教融合”类的形式协议上,粗放地约定专业属性、人才数量、到岗时间等内容,企业未能深入课程设置、实训实践等环节;跟风“热门专业”,其办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培育过程等与地方产业链结合不紧密,培养出的定制化人才仅适应部分企业,因定制而受限通识技术的普适性培养,造成毕业的学生就业行业领域受限,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博弈的高层次发展。而且,早期的合作常忽视校企合作的参与度及培养过程的位势轮动,导致产教融合沦为形式化和同质化3。2.3高校产教融合建设缺乏资源共享的生态化联动发展机制高校产教融合建设需要建构以产业、学校、资金、环境等多种资源充分共享为前提,并在现有产教融合育人实践中,因产业与高
10、校各自资源、需求、管理等数据信息的弱关联、欠沟通和不对称性,导致现有产教融合模式缺乏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缺乏新型化信息、人才、技术等共享机制,且随着育人进程的发展,抢占上述资源的博弈必然趋向于掌握对应资源方,进而形成基于优势资源弱化的位势轮动模式,难以为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可复制、dianzi yuanqijian yu xinxijishu 电 子 元 器 件 与 信 息 技 术134|可推广的泛化新生态模式。3创新产教融合发展研究内容的建议深化产教融合建设的不同创新模式意味着服务于“育人”特色的层次化程度。复杂国际形势和后疫情时代的多重压力,均倒逼中国各产业的升级和人才结构
11、调整,急需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建构育人生态,以适配国际新常态下产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基于数据驱动探索的产教融合育人研究建议如下。3.1“政产学研转用”博弈进化的产教生态融合理论研究深挖高校人才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的结构性失衡因素,在产业与教育主体位势博弈间催生进化式合作,创建和优化产教深度融合实践中,校企协同育人的主体位势轮动机制和权责协同体系,探索产业需求导向、政府调控、企业协同、高校服务的多元主体驱动的产教融合育人理论研究4。3.2 高校产教融合育人的专业结构调整实践研究基于供求均衡和协同育人原则,结合长三角区域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战略为样本数据,完善“育人为本、产业为要”的育人理念
12、模型及思想。结合数据化行业学院的产教融合育人实践得失,以适配并超前的专业结构调整为切入,改善并克服产教融合“两层皮”问题,提升企业的参与度,在博弈中进一步深化合作。3.3高校产教融合育人专业设置的随动PDCA质量循环优化研究面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目标,基于产教生态化发展战略,重构校企共建师资、课程及产教数据等资源的要素配置,随动优化以高校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协同育人生态体系。例如以制造产业为工程应用场景,构建学院机械工程-机械电子-智能制造学科专业核心课程的产品级零部件结构设计-电控技术-集成制造的生态体系,并联合产业企业共建的策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进化机制,在
13、博弈的位势轮动中求发展5。4新常态下产教融合育人科学的研究探索及意义后疫情时代和国际争端的不确定性,坚实国际格局和人类曲折发展的新常态,基于云端和大数据驱动,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研究,营造校企协同的博弈进化式产教融合育人生态体系,谋求适配于校企合作的深度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及实践技术途径,形成产教融合育人相关生态的迭代发展方法和博弈进化科学方法,洞悉产教融合育人研究在不同视域和发展趋势方面的认知信息,以规避实践过程中可能潜藏的认知风险6。4.1不同视域下的产教融合思想(1)研究视角方面。运用博弈理论,首次从“博弈进化”视角,分析造成高校产教双方融合育人失衡的位势博弈要素及成因;从“生态进化科学”
14、视角,审视和分析可能提升高校产教融合育人能力的校企内外“双循环”多维因素;从产教大数据“动态均衡”视角,构建校企信息共享大数据驱动产教融合育人的生态化迭代建设机制7。(2)研究内容方面。提出产教融合育人建设是一项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多元博弈进化的“生态工程”,即基于均衡性建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的多元共荣、跨学科、多维耦合的动态复杂性生态工程理念;提出基于生态进化科学思想,深度挖掘影响产教融合育人能力提升的多维因素和成因;基于产教大数据共享作为驱动高校产教育人体系建设的信息枢纽,构建生态化迭代博弈发展模式,以探索服务于高校育人的创新产教生态融合理论及方法8。4.2产教融合育人的发展趋势(1)高校
15、产教融合将向产教生态化纵深融合的趋向发展。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加之复杂的国际形势及后疫情时代等多种重 电 子 元 器 件 与 信 息 技 术|135大数据与云计算压,倒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结构调整,促使原始的产教融合趋向深度、数字化和生态式融合方向发展。(2)高校产教融合育人的人才供给侧变革将成为新常态。受国际环境及国内产业发展不均衡影响,为提升企业生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驱使以中国企业和高校为主体的产教双方将以博弈进化的模式合作共进,高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侧变革将常态化。(3)高校产教融合育人生态将趋于多源动态均衡和协同进化方向发展。随着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
16、息技术赋能与产业升级,传统高等工程教育与中国产业间在产教融合的博弈中,将在生态学、社会学、工程学及经济学等学科交叉中趋于共享共荣的动态均衡,并实现产教育人体系的生态式协同进化发展9。4.3实践意义新历史时期,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高校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解决传统产教融合的形式化、弱融合、参与度低以及效果差等问题,践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侧改革,对精准分析和定位影响高校产教育人能力提升的多维因素及耦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2)通过对产教融合政策、模式等阶段性梳理,可增强利益相关方对高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的理解深度,避免“同质化”,发挥产教生态育人理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导性作用,为其实践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3)基于产教生态的信息数据可持续驱动各行业产与教有效融合。有助于理清政府、企业和高校制定产教融合政策的思路,为制定新一轮生态式产教融合政策提供博弈进化依据,合理匹配社会资源,解决人才供需失衡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提升,为相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10。5结语基于新时代的产教变革趋势,为优化和深化高校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