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加快我区劳务输出的思考 关于加快我区劳务输出的思考 我区是一个农业县,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区农业人口总数是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人。其中,农村充裕劳动力人数为人。到目前为止,我区农村劳动力向市内输出人,向市外输出人。多年以来,我们从零散的自发组织人员外出务工,逐步转向有组织的输出,向有序流动的方向开展。通过我们组织人员到局部村庄了解到,我区岁左右的青年人员在家闲置较少,大多数人员都有事可做,特别是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开展较快,我区的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增多,同时,外出务工人员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劳务输出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充裕劳动力就业,以及推
2、动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滞后。我区的劳动力市场虽已建成,但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信息平台才是我们信息化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大量的劳务信息必须在乡镇一级接收、反响和处理。这一块我们刚起步,功能还很不完善,需大量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将阻碍我区劳务输出产业的进一步开展。 二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每年有组织输出只是左右,其他根本上是靠亲友互助或自行外出。流动无序、盲目性大,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就业稳定性差。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直接组织外出,风险大、任务重,而且现在主要集中在区劳动保障部门,受编制、人员、经费限制,直接组织输出,很难
3、有大的突破,乡镇一级的作用又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三素质偏低,技能单一。由于缺乏有组织输出,在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下,又没有及时开展输出前培训,综合素质很难提高。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一技之长,仅靠干苦力维持生计,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单一技能和低素质体力劳动者就业门路将会越来越窄。 四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还没有出台劳务输出的具体扶持措施和鼓励政策,把政府引导扶持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还需进一步引导。 五效劳体系不健全。还没有健全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缺乏整体推动力。劳务输出管理还不够系统、标准,功能不强、手段落后。民工的合法权益
4、得不到有效保护。与劳务输出蓬勃开展的态势相比,与广阔务工人员的迫切需求相比,管理效劳工作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都影响到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多措并举,广开渠道,大力促进劳务输出工作 一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就业机制。 加强劳动力市场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改变劳动力市场根底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们建成了劳动力市场效劳大厅,改善了办公条件,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设立了电子大屏幕。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有序流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
5、转移,统筹城乡就业;完善综合效劳,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供求信息,进行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及劳务代理等一条龙效劳。对特殊群体,大厅内还专门设有其他窗口,并形成了以公共职介机构为主,其他类型的职介机构共同开展的格局,这些都将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市场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形成城乡统一的就业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待遇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加强信息统计工作。加强和完善区、乡、村三级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
6、全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收集、发布、通报和统计工作制度,确保供求信息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为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根底,为广阔农村劳动力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 二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农村劳务输出目标责任体系。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对照区委、区政府下发的关于区直有关部门、镇(街)促进就业目标责任绩考核方法(台办发号)签订的目标责任状,把农村劳务输出年度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政府经济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把目标分解到乡镇、任务落实到人头,确保各项工作的如期推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 三加大宣传发动,营造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舆论气氛。
7、把宣传发动作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鼓励广阔农民大胆走出家园闯天下、广开门路谋开展。 四强化务工人员培训。 开展引导性教育培训。一是思想观念教育,积极宣传当前就业形势、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二是加强法制和平安生产教育,组织学习劳动法、平安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治安管理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三是加强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引导进城务工农民树立保护城市、保护环境、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和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 加强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根据农村劳动力就业意向,针对不
8、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进行根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当前,培训的重点是家政、餐饮、建筑、加工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和特色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同时,鼓励广阔农村劳动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提高技能水平和就业也竞争力。 加强培训管理工作。整合教育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引导性教育培训主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效劳、印发资料以及利用播送电视、干部下乡包村等多种途径灵活开展。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主要利用职教中心、劳动技校、就业训练(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中心、农广校及社会培训机构等教学资源,通过定向培训、集中培训、专门培训等多种
9、形式广泛开展。在培训过程中,本着自愿的原那么,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 五完善劳务输出的效劳与管理 加强对输出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跟踪效劳,定期派人到用工单位走访,广泛征求用工单位和外出务工人员的意见建议,及时帮助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处理务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今后,为做好我区的劳务输出工作,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下几个重点: 抓好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建设。使劳务输出工作从市、县(区)、乡镇(办事处)、村组(社区)都要有组织管理机构或专人负责,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四级管理、五级效劳的工作网络体系。健全东南沿海兴旺地区劳务输出基地,设立办事机构,收集和传送信息交流情况,同时重点扶持一批
10、民办机构开展劳务输出。 抓好信息效劳。及时传递外来用工信息,收集自愿外出人员的根本情况和输出意向,形成互动的信息网络,尽快与其他市区、重点劳务协作区和局部重点乡镇(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联网。通过年的扎实工作,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技能和素质,形成我市技能型、高素质劳务输出的品牌。建立健全农村职业培训统筹规划、协调运作的培训工作机制。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创新培训模式,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通过标准、引导,发挥民办培训机构的作用,逐步形成以区就业训练中心为中心、乡镇所(站)为骨干、民办机构为补充的农村职业培训体系;建立培训与输出的互动机制,依照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以培养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为重点,把劳动技能、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平安防范等培训内容结合起来,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以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市场竞争能力,就业稳定性和平安防范意识。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