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伴随着两个奥运的圆满成功和神七凯旋,在人们信赖和祈盼的目光中,10月9日到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30年以来的第七个三中全会,此次全会的主题是研究农村改革开展问题,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30周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必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下面重点从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和工作建议谈三点体会。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纵观党
2、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开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党的每届中央全会都很重要,但从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来看,一中、二中全会的作用是稳定,主要是人事工作部署安排。而历届三中全会,议题那么大多锁定开展与改革,往往带有每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烙印。可以说,要看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明之处,可通过观察三中全会的“出手,来表达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细数历届三中全会主题不难发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
3、标志掀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在此后的六年间,即从1978年12月到1984年10月,中国的改革进入了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为发端,在整个农村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农村体制改革的浪潮,也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改革的同时,城市里的工商企业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试点,即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在这一阶段整个体制还是以方案经济体制为主导,而市场调节的局部刚刚开始萌生,这一阶段的改革特点在于正逐步摆脱传统方案经济体制的束缚,探索一种全新的体制模式。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
4、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是方案经济,而是以公有制为根底的有方案的商品经济。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会议原那么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这次会议是在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当时,中国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的转换时期,并因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秩序混乱、物价上涨过快,并由此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了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得以深入下去,这次会议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5、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今后一段时期的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扫清了道路。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框架。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1992年xxx同志的“南巡讲话带来了一次大的思想解放,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根底上的市场经济,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并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那么将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根本原那么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对于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来进行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这一决定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这次会议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