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经验王彤华摘 要 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EAM在秦山、福清和海南核电全面应用并稳定运行,EAM的开展进入良性循环,在标准化、标准化、平安性方面取得很大成果。在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多珍贵经验。文章通过回忆EAM系统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梳理、分析信息化工作的内容,总结软件咨询和实施的规律,为将来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较強的借鉴意义。关键词 核电生产管理;信息化;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码:A核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经过了近十年的实施推广建设,其中引进、消化、吸收两年,再创新两年,完善和优化三年,标准化复制推广三年。
2、目前,已有三个核电厂17台机组成功上线使用,使用效果良好。文章旨在通过对十年来EAM相关工作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今后的信息化工作提供借鉴意义,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做好EAM工作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一EAM是动态开展的随着核电企业管理的不断提升、核电生产业务的持续改良、IT技术的创新开展,EAM也不断开展变化,并会一直持续下去。核电运营管理者、最终用户、IT人员逐渐适应并正确对待EAM的开展和变化。这种开展和变化并不是朝令夕改,也不是信息化倒退,而是一种进步和常态。因此,信息化工作是长期工作,是持久战,随着管理、业务和技术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在变化中不断优化业务和技术。二全球范围内的核
3、电EAM既有标准性又有多样性按照信息化的视角,可以把核电EAM大致分为三类:EAM软件产品、国外核电同行的EAM、中国特色的EAM即N1-EAM。世界各国很多核电同行的EAM都是在EAM根本理论、SNPM标准、EAM软件产品的根底上结合自身管理要求和使用习惯不断完善得来的,最终适应了自身的管理要求和业务需要。基于EAM根本理论、SNPM标准和EAM软件产品,决定了各核电同行的EAM是标准和标准的,而各核电同行的适应性改造决定了在标准性的根底上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各核电同行的EAM系统是同时兼顾标准性和多样性的。三EAM的易用性改造是很有价值的国外使用信息系统较早,在当时IT手段有限的技术条件下
4、,信息系统只能保证系统流程的完整性,而系统的易用性较差,也没有易用性好的系统可以比拟。因此,国外用户在特殊的情况下适应并接受了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中国的信息化开展较晚,造成国内的信息技术较新,国内IT公司开发的系统在用户体验方面较好,让互联网“惯坏的用户很难适应易用性较差的国外信息系统。因此,国外信息系统的长处是业务标准性,而国内信息系统的长处是易用性,各有所长。如果使用现代标准评定信息系统,满足业务的完整性仅仅是及格,只有同时具备简化快捷的操作方式才是优秀的系统。而我们对国外EAM软件的改造和增强就是在保存原有EAM软件标准化流程和数据的根底上做的易用性调整,并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因此,这种改
5、造方向并不是简单的改头换面,而是真正的再创新。它符合EAM软件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原那么,符合人机交互的开展方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四中国特色的EAM包括引进的EAM和增强改造的EAM核电EAM在实施和改造过程中,我们发现EAM软件产品与用户实际的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差异项,有些差异项在系统的能力范围内难以实现增强或弥补。我们逐渐意识到简单的引进和复制并不能完全满足自身需要,希望原封不动使用基线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思路是不现实的,还会给系统上线带来风险,甚至可能会给信息化开展带来挫折。因此,在原有的系统上进行业务创新和适应性改造是必然的。正是有了上述认识上的转变,一些关键用户率先提出了改造需求。在
6、IT人员的支持进行系统增强,有效地将现有管理和EAM软件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弥补并且还增加了新的功能。这种功能弥补和增强很快得到了好的效果,用户很快地接受了改造后的EAM系统。用户由一个单纯的用户变成一个信息化业务人员,由一个被动的使用者变成主动的推进者。我们在建设EAM的过程中,经过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原有EAM软件产品的根底上,结合了中国核电用户的管理思路和使用习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EAM。因此,中国核电的EAM系统在概念和范围上是由引进的EAM软件和增强改造的EAM两局部融合而成,是广义上的核电EAM系统。二、标准化工作是工程推进中必须遵循的原那么一业务标准化在EAM建设的早期,各
7、核电用户为了能够形成标准业务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由于各核电之间在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差异,出现了各方在使用EAM软件时,流程和数据上略有差异,外围改造也有区别。这个阶段,更多的信息化工作是满足了用户的个性需求,因此用户的满意度较高,标准化工作做出了让步,给后续EAM系统的实施、运维带来了一些困扰。在EAM建设的后期,EAM的实施目标不完全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把标准化工作作为实施的目标之一,在实施过程中统筹考虑各家用户的个性需求和共性需求。目前,标准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一方面让用户接受标准化业务和系统,一方面标准化业务和系统也在不断演进。二技术标准化在EAM改造的早期,工作的重心在于满足用
8、户提出的各类业务功能,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相应的标准,如技术标准、代码标准、接口标准、SQL标准、界面样式标准、版本管理标准等,给系统的性能、架构埋下了一些困扰。随着用户量、访问量的增加,原有增强改造的代码和架构逐渐暴露出一些性能问题,经过分析、审查发现代码的标准性不高,效率不高。因此,针对出现的问题,出台了假设干技术标准,分别进行了各类技术问题的查找、分析和整改,在性能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在今后的优化过程中,不但需要分析业务必要性和可行性,也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和技术标准性的评估。实现业务已经不再是IT人员的唯一目标,而要统筹考虑功能和性能等多重因素,甚至功能还会给性能让步。三、完善的工程组织机构
9、是工程成功的重要保障一业务标准化队伍、IT保障队伍是信息化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信息化工程不仅仅是IT技术工作,还需要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对资源进行培养并形成队伍。需要形成业务队伍,包括:标准业务队伍、关键用户队伍。需要形成IT保障队伍,包括:实施队伍、开发队伍、运维队伍。业务队伍和IT保障队伍的能力水平和效劳质量决定了信息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成败。二EAM等统建系统的信息化队伍终究要依靠自身力量信息化工作在引进、消化时期,一般需要高端的咨询商和实施商的支持,在借鉴业务经验、实施经验和系统平台后,信息系统根本处于可用状态,但想要到达完全融合和标准化推广的目标,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企业自身的信息化
10、力量有能力和条件能够防止上述问题,有责任和义务完成上述工作,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艰难的时期仍然可以与用户共同克服困难,共度时艰。因此,要想建立起适应中国核电用户自身的信息化系統,只有依靠自身的管理和信息化队伍。四、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营造文化文化层面的提炼总结对信息化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能够作为一剂良药帮助工程组渡过难关。一信息化本身就意味着改变信息化过程必然有管理、业务和技术的变化,反过来说,如果不求变是没有必要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当一个企业和组织适应了变化之后,效率是必然提升的。不愿意变革、不配合变革、甚至阻碍信息化工作的观念和做法都将会被时代淘汰。二直面问题对于适应了原有业务场景的业
11、务人员来说,改变是痛苦的,心里是排斥的。多重困难之下,业务人员和IT人员开展工作是很艰难的。大家需要正确理解信息化工作的本质,正视信息化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清楚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发生和经历的。只有直面每一个具体的问题并逐个去解决,就能够把信息化工作做好。三只要坚持就能做好信息化工作是长期而持久的,短期内难以见效,工程推进中的大多数时间会在困难和纠结中度过,随着工程的进展和时间的推移,刚开始高歌猛进的劲头逐渐被消磨,心中坚决的战略方向逐渐在动摇,甚至会疑心工作方式、咨询商能力、平台健壮性等,这是非常普遍的。在这种情况下,领导需要大力支持,整个信息化团队需要坚决平台选择,坚决工程方案,排除一切干扰,就能最终走过信息化的困难期。五、结语综上所述,信息化工作有着自身的开展规律,在进行信息化工作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才能让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才能保证在长周期的信息化建设中保持正确的方向、坚决的信心、清醒的头脑,才能在遇到困难和阻力的情况下渡过难关,迎来一个又一个工程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