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思想政治专业.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00773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思想政治专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思想政治专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思想政治专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思想政治专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思想政治专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思想政治专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题 目: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elf-efficacy,attribution, family function and learning burnout目 录摘要I关键词IAbstractIIKey wordsII一、前言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11、理论意义12、实践意义1(三)研究内容1(四)研究假设1二、文献综述2(一)学习倦怠的定义及相关研究21、学习倦怠的界定22、学习倦怠的测量23、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2(二)自我效能感的

2、定义及相关研究3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32、自我效能感的测量43、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4(三)归因方式的定义及相关研究41、归因方式的界定42、归因方式的测量43、归因方式的研究现状4(四)家庭功能的定义及相关研究51、家庭功能的界定52、家庭功能的测量53、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5三、研究方法6(一)研究对象6(二)研究工具6(三)施测过程7(四)数据处理7四、数据结果与分析8(一)人口统计学分析81、性别差异82、年级差异83、学科差异9(二)相关分析91、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家庭功能的相关分析92、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10(三)回归分析111、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

3、怠的回归分析112、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123、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12五、分析与讨论13(一)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131、不同性别、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差异显著13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家庭功能上差异显著13(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13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预测作用13六、结语14参考文献15致谢17摘要为保证研究的全面客观,笔者通过分析大量的前任学者学术文献来了解到,目前现有的文献当中大多围绕着中小学时期的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期问题的探讨,虽然也有部分学者以大学生为例展开了研究,然而其视角还是以影响因素方面为重点的,较多的探讨

4、了因素与学习倦怠表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怀化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综合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的剖析了该学院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期的因素。通过全新的视角来进行探究,本次研究以实际调查为主,共发放问卷五百份,收回有效问卷三百余份,通过软件系统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综合的整理,并完成分析工作。进一步探讨了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和家庭功能四个变量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大学生AbstractBecause most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le

5、arning burnout is based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lthough some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learning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most of the research is directly to stud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and less to affect th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

6、actors of learning burnout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study its relationship with learning burnout. This study takes Huaihua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arries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heir study condi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study burnout condition, and carries on the

7、thorough analysis to them to produce the reason of learning burnou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situation from the new angle. This study issued a total of 500 questionnaires, the recovery of 367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mainly the use of SPSS21.0 software for empirica

8、l analysis of effective data.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four variables of learning burnout, self-efficacy, attribution and family function are further discussed, which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ers.Key wordslearning burnout; sense of self-efficacy; attributio

9、n mode; family function; College students II一、前言(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样的问题在高校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研究热点。为了帮助广大大学生缓解学习倦怠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到导致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然而纵观前人对学习倦怠的研究发现,导致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往往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为此,本研究旨在从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和家庭功能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重点探讨了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尽可能的预防大学生的学习怠问题的产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次研究是具

10、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根据前文可知,目前现有的文献资料,大多围绕着中小学的学生倦怠问题进行探讨,而以大学生为对象展开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重点围绕了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和家庭功能三个方面来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了这方面的学术空白,也使得关于学习倦怠的理论体系得到了完善和充盈,为后人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借鉴价值。2、实践意义本研究将对怀化学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和学习倦怠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围绕了这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希望寻找出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的一个全新思路。通过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

11、解决策略,希望能够降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三)研究内容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和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在性别、年级、学科性质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两两之间的关系。3、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方向。(四)研究假设基于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和学习倦怠等四方面因素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假设:假设 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学科性质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假设 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四者之间两两相关;假设 3:自我效能感、家庭

12、功能均可以负向预测学习倦怠,归因方式可以正向预测学习倦怠。二、文献综述(一)学习倦怠的定义及相关研究1、学习倦怠的界定学习倦怠的概念来自于职业倦怠的研究。Maslach通过测验问卷的形式,最终提出并建立了职业倦怠模型,认为其中情绪耗竭、去个性和低成就感都会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1。在上世纪80年代,两名著名的学者就提出了学习倦怠的概念,他们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相对来说会产生较高的倦怠程度,而这个程度是比职业人员在工作期间所产生的更高因此,这一概念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参加学习时所产生的倦怠问题2。Meier认为,如果从原因上进行探究的话,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可以归究为高

13、强度的学习压力和过度的精力损耗,伴随着这些问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会逐渐被消磨,而又加之自我预期的未达成以及同他人对比所产生的差异感,就会持续加重这一负面情绪3。Schaufeli则认为,如果进行过度学习,那么就非常容易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造成疏离反应2。在国内外的相关学术文献当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关于学习倦怠的概念界定问题,通过对这部分文献进行梳理,可以了解到更具权威性的理论基础。台湾较早于大陆开展了学习倦怠研究,许多学者都将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产生,归因于心理方面、学习压力方面的原因4。本研究借鉴了大陆的连榕等人的相关学术文献,对学习倦怠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鉴定界定,认为学习倦怠指的是当个体不

14、愿意进行学习,但是迫于某种客观因素又不得不进行学习时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情感,导致个体极容易产生厌倦学习和逃避学习的问题5。这一理论在目前国内学术界也是具有先进性和权威性的。2、学习倦怠的测量不仅是国外学者在研究此项课题的时候采取了建模的方式我国的著名学者连蓉同样在研究本课题的时候采取了三因素模型的研究方式通过对三个因子进进行确定,来构建出因子构面。这一研究方式自产生以来,就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学术界也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应用,现阶段逐渐成为了研究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重要手段3。所以在本次论文的撰写和研究当中,同样借鉴了这一模型。3、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前人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献进行综合整理与分

15、类,可知,目前大部分学者在对影响学习倦怠问题的因素进行探究的时候,主要是从个体和环境两大方面着手,笔者将进行逐一阐述:一是个体方面:首先,在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时候,能够发现无论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职业还是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所处地域和收入水平,都会对个体产生影响。这一影响因素的分析,也是符合目前我国关于人口统计学理论的。根据相关学术文献可知,大量的专家学者都针对人口学变量进行了探讨,认为性别、年龄、婚姻和教育水平这些变量是尤为重要的,甚至可以代表着不同的倦怠水平。根据这一成熟理论,同样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这些因素当中能够起到较大影响作用的就是性别、年级、学习状况和家庭因素6。其次,人体内在因素包括人格特质、自我因素和应对方式三个方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外的学术界已经给出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通过研究这些成熟文献和理论体系,可知这三者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关联性的。根据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笔者展开了本次的研究,重点探讨了自我因素与学习倦怠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