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产业开展的调查与思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xx地处湘鄂边陲,xx脉东北端,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xx片区特困县。振兴乡村就必须探索依靠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农民稳定增收。近期,县委政研室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开展课题,先后到局部乡镇、县直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对xx县农业产业的开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xx应该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努力培植壮大农业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以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开展。 一、现代农业产业开展现状 近年来,xx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着力强根底、调结构、转方式、上标准,
2、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开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农业转型升级开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形成柑橘、茶叶、高山蔬菜、烤烟、生猪、家禽六大支柱产业,农林牧渔总产值从2023年的53.1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68.3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3年的7259元增加到2023年的2023561元,呈现出“传统产业稳增长、特色产业促增收的良好势头,为顺利摘掉贫困“帽子、加快建设xx片区经济强县作出了突出奉献。 1.标准化生产日益标准。按照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深层次推进柑橘、茶叶、烤烟、高山蔬菜等支柱产业提质升级,采取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实地指导、印发资料等形式,大力推
3、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按照办点示范、循序渐进的原那么,实施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工程,建立起绿色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县创立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3万亩,年改造低产园1.5万亩以上,改良优质品种约0.6万亩。全县有机茶认证面积9000多亩,有机茶转换或正在转换认证面积3.4万亩,新确立20个标准化茶园建设,先后获得“全国柑橘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平安示范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XX省放心菜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渐成规模。全县拥有湘佳牧业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壶瓶山茶叶、德尔耀、金湘源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4、,2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到达56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1家。登记注册及认定的家庭农场到达22023家,覆盖到全县27个乡镇区、街道和农林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生产骨干力量。 3.农产品加工业更加火红。引进了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金湘源、德尔耀、杨氏鲜果、福慧达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要农产品加工率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2023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达944家,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52.9亿元,出口创汇达6000万美元。注册出口柑橘加工厂29家,其中湖南德尔耀食品科技成为XX省最大的柑橘深加工出口基地。茶企、茶叶合作社2
5、06家,年加工“红、绿、白、黑四大茶类2.1万吨,出口5000多吨,综合产值12亿元。 4.品牌营销日臻完善。组织参加农博会、展销会,凸显展会经济,与“阿里巴巴成功合作,构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外部市场。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每年成功举办柑橘节和茶文化活动,在央视、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播放宣传片,提升xx柑橘、茶叶品牌影响力。“xx柑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并荣获中国地理证明商标、XX省著名商标和“XX省2023年度十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品牌评估价值达18.04亿元;“xx银峰“白云银毫“东山秀峰等茶叶品牌屡次获得国家质量金奖、国际文化名茶金奖,xx被评为全国茶业品牌百强县。同时,全县
6、还培育了“湘佳中国著名商标,“xx马头山羊“xx土鸡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xx土鸡品牌价值达45.94亿元。 二、现代农业产业开展的瓶颈制约 xx农业产业开展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总体规模较小、本钱较高、效益较低的传统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1.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少数镇办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对“三农工作重视不够,总是把农业农村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喊在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认为抓“三农工作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远不如上几个工业大工程立竿见影,抓“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劲头缺乏;认为现在的农业农村工作难搞,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
7、用,硬方法不敢用,软方法不顶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特别是镇办干部队伍严重缺乏、青黄不接现象较为严重,甚至还有很多镇办干部兼职太多,既要抓农业工作,也还要分心抓民政、平安生产等其他工作,主责主业不够突出、不够专业。 2.上级政策不接地气,本级政策实际操作难。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存在少数不够合理、不接地气,得不到很好落实或落实力度不大。关于特色养殖准入门槛。生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占全县面积的32.73%,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260万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47个,限制开发地区到达250平方公里,多集中在适合特色养殖的西北乡镇,土地供给问题突出。关于小额金融贷款。如,从新铺镇岳家
8、棚村情况看,该村小额信贷贫困户28户、贷款140万元,少数贫困户在三年期满后还不上本息,贷款由谁来还,基层干部很担忧。又如,壶瓶山镇桐木山村贫困户申请的小额金融贷款(3年期、5万元),实际都集中参股在三圣乡山水湾专业合作社,每年享受分红,三年到期后能否继续享受,心中没有底。关于产业扶持奖励基金。个别后盾单位由于资金有限,所承担的5万元补助资金迟迟无法到位;基金分配有待合理,村大村小都是20万元,“等米下锅和“充裕闲置并存;奖励基金补助差异较大,向贫困户倾斜较多,非贫困户产业受益没有贫困户明显;大多数乡镇政府出于短期见效增收的考虑,基金根本用于养殖奖励,没有集中投入到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中,产业不能
9、得到根本开展。 3.农村土地流转缓慢,组织化程度不高。流转机制还不健全,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小规模状态,没有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全县土地流转面积仅30.51万亩,耕地流转率45.8%,低于全市49.4%的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难以接轨,如,全县44万亩柑橘,由9.83万农户分散种植,每户平均4.47亩,规模相对较小,亩产缺乏202300公斤低产橘园在40%以上,果实品质较差,比较效益不高。一家一户的高山蔬菜生产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上连市场下连生产基地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对接市场能力较弱,造成产销脱节
10、。 4.根底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就xx而言,南北投入差异较大。为了通过上级验收,大多数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选择在南部地区,反而需要急迫的西北山区工程不够,配套设施未跟上,从而导致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缺乏,损失较大。如,橘园多为上世纪xx十年代建立开展而来,标准低,灌溉、排水、机耕道等设施装备根本未配套建设,现代果园所需的水肥一体化设施、轨道型采运系统应用率较低,施肥、施药、采摘等工序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同时,传统农业产业大多以原始人畜生产为主,不少地区“重建轻管现象较为突出,加上大局部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不能胜任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管护责任。 5.农产品深加工不够,品牌效应不明显。多以
11、提供原材料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以中小民营企业居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如,xx柑橘与县域果品企业、合作社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产品以鲜果销售为主。垚泰峰、金湘源、壶瓶山等茶企还处于起步阶段,实力不强。xx茶叶品种较多,但少有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龙头企业,企业自有品牌不够响亮,且各自为政,产品名称杂乱,附加值低,没有形成统一、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如东山峰、南北镇、壶瓶山等传统产区的夏秋茶,由于缺乏精深加工和产品营销渠道,成为安化黑茶的原料产地。xx银峰与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等认知度大的品牌相比,竞争力明显处于弱势。 6.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业科技人员总量缺
12、乏,且55岁以上技术人员占比较大,专业知识老化,“三多三少(初级人才多、中高级人才少,传统技能型人才多、特色农业型人才少,指导型人才多、操作型人才少)现象普遍,科技支撑不适应现代农业转型开展的需要。如柑橘、茶叶是xx县重要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是山区群众重要的增收来源,而全县柑橘、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不到260名,平均每村不到1名。而且,农业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很少愿意扎根基层。缺乏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在完善农村市场效劳体系、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难以实现对代养户的技术效劳全程跟踪指导,产品合格率难以有效保持。加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的
13、年轻人很少愿意回到农村,完全务农者越来越少,“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的问题已经显现。 三、现代农业产业开展的几点对策 产业兴那么农村兴,产业强那么根底牢。xx县农业产业开展有根底、有条件、有机遇,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应该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着力构建“七大体系,促进农业产业更好更快更优开展。 1.着力构建政府支持引导体系。政府职能部门要成为现代农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为农业产业开展提供优质效劳。要下大力建强农业工作部门,增加预算经费和人员力量,特别是基层站办所要明确专人专职,充分发挥好综合效劳和调研指导作用。要强化资金扶持,抢抓xx片区县等政策机遇,积极争资争项
14、,力争每年争取上级农业工程资金6亿元以上,设立现代农业引导扶持基金,鼓励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更多地进入现代农业领域,放大财政资金效能。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工程整合利用,提高工程综合收益,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2.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要重点从提质增效上做文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农业支柱产业根底。补齐产业短板。解决好中部地区产业开展的短板问题,大力开展脐橙、冰糖橙、茶叶等种植业,有序扩大香猪、岩蛙等特色养殖业,培育市场前景好、效益稳定的产业。推进品质提升。全面落实柑橘标准化生产技术,改树形、密改稀、改土壤、改面积,每年改造低产园3万亩;推行茶叶全域绿色有机化生产,推广新工艺、
15、新设备,加快有机认证转换,每年改造老园5000亩;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和等级结构,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切实提高品质。完善根底设施。努力朝设施农业、订单农业迈进,重点支持柑橘基地建设果园生产道、水利灌溉设施,支持企业和合作社新建水肥药一体智能化管理、轨道化采收,建设果品收藏与加工设施;稳步提高茶叶机械化水平,每年推广先进茶机50台、茶园机械20230台、频振灯200台以上,加快建设白云山、太青山茶叶产业园,规划创立红茶产业园;打造壶瓶山镇高山蔬菜生产基地,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着力构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不断健全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力争每个产业都建立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
16、示范企业。加大技改升级力度。制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杨氏鲜果、德尔耀、福慧达等深加工企业,加快开发橘瓣罐头和橙汁饮料等新产品。重点抓好20230家标准初加工厂、50家精品加工企业、2023家深加工企业建设,推动壶瓶山、东山峰、安溪、楚韵等老茶业公司技改升级,实现产销一体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特色产业,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实行精准招商,加大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的引进力度,千方百计引资入股,实现产业集群开展和招商引资互促双赢。引进一批对柑橘、茶叶、养殖等乡村主导产业带动性强的大工程、好工程,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员愿意投资兴业的,帮助协调贷款支持,提供优质效劳。 4.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组织化体系。坚持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道路,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