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国土资源局改革开放30周年工作总结 县土地管理局成立于1987年5月,1993年4月合并改称xx县城乡建设土地管理局,1996年2023月按省、州有关文件设置xx县土地管理局,2023年体制改革增设矿产资源管理职能,2023年5月xx县土地管理局更名为xx县国土资源局。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xx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广阔职工的辛勤耕耘,xx县国土资源事业长足开展,队伍机构不断壮大,为全县经济开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奉献。 一、工作回忆 (一)工作机构逐步健全、队伍不断开展壮大 我县土地系统建立之初,工作机构仅4个股室(秘书股、政策法规股、地籍管理股、建设用地管理股),经
2、过开展,工作机构扩展为5个股室、3个国土所、2个直属事业单位,在职人员44人,大专以上学历占73%;在职党员16人,占总数的36%;老、中、青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平均年龄为38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领导班子团结干事谋开展,统筹兼顾谋协调,齐心协力促和谐,突出重点抓工作,扎扎实实打根底,讲团结、干实事,齐心协力抓好国土资源工作,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全面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管理工作逐步标准,管理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屡次被省、州、县评为“先进集体,系统内多人次受到省、州、县级表彰,为我县国土资源事业谱写了一页辉煌的篇章。 (二)、根底工作得到加强 县
3、土地局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开展了全县土地详查、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更新、城镇地籍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根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修编工作,为全县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方案以及全县国土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2023年我们出版发行的xx县国土资源志。近年来,我局进一步加大了软硬件的投入,完成了地籍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局办公楼落成后,设置了办证大厅,开展了窗口办文,加强了土地登记自动化业务,有力保证了经登记的土地权属准确、合法。1993年开始核发土地使用证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18016本,发放集体土地使用证776本。 (三)保护资
4、源卓有成效 土地是民生之本、开展之基、财富之母,我们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国土资源各项方针政策,建立了保护耕地、征地补偿、土地用途管制、依法申报审批、集体会审、招拍挂出让、执法监察等一系列制度,在保护中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严格执行用地方案,坚持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认真贯彻落实根本农田保护条例,严格执行根本农田保护“五个不准,严禁违法占用根本农田,确保我县根本农田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通过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系,加大土地整理和补充耕地力度,2023年从省国土厅争取水毁农田开发整理资金200万元,对勐仑片区河道进行修复和
5、曼腊水毁耕地进行复垦,完成土地复垦3999亩;2023年2023月上马实施了省级投资勐伴镇土地整理工程,建设规模6911.85亩,完成后可增加耕地面积357.15亩,工程总投资914.1万元;今年4月又开工了州级投资补充耕地工程:易武乡曼腊村张家湾补充耕地工程、勐伴镇象朵牙补充耕地工程、瑶区乡南赛河补充耕地工程,以上工程总建设规模14193.45亩,完成后可新增耕地7860.7亩,预算总投资1648.5万元,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23年9月21日,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耕地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矿产资源管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资源为根底,以规划为龙头
6、,以产业为纽带,以矿业权管理为手段,严格矿业权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强事前监管,进一步健全探矿权、采矿权年度报告和年度检查制度,进一步标准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坚持依法审批,积极稳妥地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矿产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标准。 (四)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我局始终把用地保障摆在突出位置县国土资源局改革开放30周年工作总结第2页 ,围绕全县经济开展大局,抓住用地报批和征地补偿两大关键,着力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完成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新大桥工程用地征收、报批、供地工作,面积119.7645亩,支付各项补偿费764.8879万元,安置农户27户,完成了县地
7、税局申请建盖办公楼用地40.9695亩农用地转用报批及供地工作;完成了新城行政办公区299.4345亩农用地转用报批,目前已供地38.34亩;金都花园已完成报批供地,面积为52.2亩;新城海诚酒店区供地方案已上报州国土资源局;海诚茶马街用地70.0294亩已进入挂牌;象都河畔之梦住宿小区用地27.795亩已挂牌,收取土地出让金598.1187万元;新城经济适用房用地材料已上报州国土资源局。小磨公路征用各类土地6617.8995亩,完成正线、功能区、联络线、取土场、人性化工程、新增用地、各类管网线路征地拆迁补偿1.2亿元。 (五)积极推进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国土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出让制度以来,我
8、局按资源有偿使用要求,稳步推进,不断总结经验,稳固和完善各项有偿使用制度,严格建设用地备案制度,加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最大限度发挥国土资源资产价值,国土资源有偿使用依法有续进行。强化宣传,加大对土地出让金和有关规费的征收工作力度,2023年收取土地出让金758.2595万元,2023年上半年收取土地出让金2304.8619万元;2023年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953.2326万元,2023年上半年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771.336万元,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明显,国土资源对财政的奉献明显增强。 (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雨季是我县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我们加大贯彻执
9、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增强防灾工作的预见性,把握防灾抗灾的主动权,在雨季来临前提早预防,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我们每年都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排查,确定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监测点,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群测群防体系,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做到宣传教育到位、防灾预案到位、根底工作到位、工作责任到位。雨季来临前早安排、早落实;在雨季定期、不定期进行巡查,落实好各项防灾责任制,明确了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联系领导及监测人员,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的落实,采取开会、座谈、发宣传卡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搬迁村寨
10、4个,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由于措施得当,多年来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七)土地储藏交易工作成效明显 土地储藏交易中心自2023年2023月成立后,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土地市场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主动服从和效劳于经济建设,积极探索适应我县在土地市场健全完善方面的新路子、新方法,制定了xx县土地储藏交易管理方法和xx县土地储藏交易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与各部门沟通,深入基层,强化宣传,为征地工作打根底,同时密切关注全县土地市场的开展状况,积极做好土地储藏交易工作。共拍卖和挂牌出让土地81.19亩,收取土地出让金2603.78万元,目前已收储土地面积1801.0476亩。 (八)加大了
11、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根据国家整顿和标准矿业秩序和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专项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执法监察机制,全面落实土地、矿产违法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使执法监察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有方法、有制度,配备了执法专用车。在土地执法中,我们从严查处“以租代征转用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和“未批先用行为,对县XX县区和十个乡镇、城乡结合点、公路沿线进行重点清查,2023年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4宗,2023年查处土地违法案件7宗。在矿产资源执法中,对清查出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到位,对无证勘查开采当场予以取缔,2023年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8起,炸
12、封私挖盗采小煤窑矿洞12个,2023年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15起,炸封非法开采小煤窑矿洞5个。 二、取得的经验 回忆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国土资源广阔干部职工锐意创新、团结奋进、攻坚破难、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深深感到: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始终把握正确方向,紧紧围绕又快又好开展的主题,严格依法行政,不断加强和提高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根本要求;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坚持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是做好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
13、资源的根底作用,依法行政、依规办事、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关系,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着力点;突出中心抓重点,千方百计破难点,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关键;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班子团结,队伍和谐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州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服从效劳于当地社会经济开展的中心工作,集中精力、落实责任、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国土资源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根底工作薄弱,编制和专业技术人员少,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相对滞后,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二)保护和建设的矛盾难以破解,各项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还有差距,机制、体制运转不畅。 (三)随着土地、矿产资源价值的不断显现和增长,各方面矛盾凸显,加之近几年农村经济开展较快,农民收入增加及大通道开通,有远见的商人纷纷涌入,对土地的需求剧增,影响经济、社会开展秩序。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量大而复杂,专业性强,防治经费缺乏,特别是无治理经费;局部群众对地质灾害认识缺乏,存在麻痹思想,给防治措施的落实带来一定难度。 (五)行政执法难,无强制手段。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