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深度学习促进深度学习 刘文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双边活动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之间的比例。下面具体谈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一、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式的加减”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同类项”时,教师先提出问题:“明明去买快餐,爸爸要 2 只鸡腿,1 份薯条,1 碗面;妈妈要 1 只鸡腿,2 份薯条,1 碗面;明明要 1 只鸡腿,1 份薯条,1 碗面。明明应该怎么对服务员说自己的需求?
2、”学生甲认为,明明这样回答比较妥当:“我要 4 只鸡腿,4 份薯条,3 碗面。”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得出结论:现实生活中,为了表述理解的方便,往往要对事物进行分类,而分类的标准是抓住事物的共同特征。再如,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在阳光下,如何利用自己的身高测出学校旗杆的高度?由于旗杆无法直接测量,这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不少学生自告奋勇去操场上亲自进行实验。学生甲的身高为1.7 米,在阳光下影子长 0.8 米,而旗杆影长 2 米,那么,用比例式即可求出旗杆的实际高度,即 1.7:0.8=旗杆的高度:2,得出旗杆高度为 4.25 米。该情境创设的内容真实、目的明确,利用
3、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在太阳光照射下,物高和影长成比例解决了问题。二、有效地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可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比如,教师可利用函数图象分析下列问题(如下图)。(1)对于一次函数y=2x+3,当自变量x的值增大时,y的值有什么变化?对于一次函数y=-2x+3呢?(2)观察图中各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如下教学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因此,画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时,只要画出图象上的两个点,就可以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了,请以小组合作的方
4、式完成下面两个问题:分别画出函数y=2x+3,y=-2x+3,y=12x,y=-34x+3的图象;观察各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你能发现哪些规律。第 1 个问题层次相对较浅,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其变化规律;第 2 个问题却是个发散性极大的问题,根据图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结果,如可以从图象的增减性考虑,可以从图象经过的坐标象限考虑,可以从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位置考虑,也可以从图象的轴对称性考虑。针对这个问题的合作学习,可以起到思维互补的作用。三、适时加强数学文化的熏陶 教学中,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等,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
5、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引入数学史料,拓宽学生思维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了解数学史料,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刘徽在九章算术中提出“割圆术”作为计算圆的周长、面积的基础,也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去逐步逼近圆。他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也就是说,随着圆内接正多形边数增加,其周长与圆周长差越小,边数无限多时,多边形的周长就是圆周长了。此时,多边形的面积也就是圆的面积了。不难看出
6、,这里已经包含有极限的思想。教师适当地讲解这些知识,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2.渗透数学文化,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渗透数学文化,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勾股定理时,学生形成猜想之后,教师设计拼图活动,并借助视频动画播放古代数学家赵爽的拼图证明方法如下。由以上过程可知,拼图前后图形的面积相等,右图正方形面积为 c2,它是由 4个边长为 a、b 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组成。小正方形边长为b-a,由此可知 c2=412ab+(b-a)2=2ab+b2-2ab+a2,即 a2
7、+b2=c2。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又熟悉了一種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还渗透了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3.渗透美学教育,感受数学之美 在实际生活中,数学不仅仅是概念、公式、定理和习题的集合,其本身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如内容美、形式美、对称美等。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这样一道习题:如下左图,图中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已知正方形 A,B,C,D 的面积分别是 5,3,3,1,求最大正方形 E 的面积。在学生完成该题之后,教师顺势引出:如果将这道题目中的图形不断地衍变下去,就会形成一颗美丽的勾股树,然后用动画演示勾股树的形成过程(如上第二、三幅图)。在计算机动画的强大视觉冲击下,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之美。(作者单位:黄冈市黄州区思源实验学校)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