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家园共育,促进幼儿道德发展.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03594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家园共育,促进幼儿道德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家园共育,促进幼儿道德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家园共育,促进幼儿道德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家园共育家园共育,促进幼儿道德发展促进幼儿道德发展 【关键词】家园共育 幼儿 德育【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46-02 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学识,但一定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品德是社会评价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纵观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在家庭中他们是“小皇帝”,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家长无论什么事情都依着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爷爷奶奶,明知是自己的孩子不对,不但不批评教育,反而转移目标去说别人的不是。比如孩子摔了一跤,家长一般不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而是对孩子说:“这个地板真坏,让我宝宝摔跤了,我踩你踩你!好了,宝宝不哭了,奶奶打它了。”类似现象举

2、不胜举。这些行为往往是无意的,但无形中使孩子养成了自私霸道、无礼、任性的性格,表现为在幼儿园中争抢玩具,不懂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谁也不给玩,别人玩着的玩具去抢来自己玩;有时动手打架,做错事不承认、不道歉等。国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道德水平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的基础,我们应该把德育观念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发展特点与儿童发展特点,不断地认识学前儿童德育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地探寻学前儿童德育的新方法。笔者认为家园共育是一种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好方法。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

3、,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可以说,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要和睦相处,不能隔三差五就争吵,家庭成员之间如有不同意见都要避开孩子进行商量,绝对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家中如有老人,身为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孝敬老人,关爱老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在幼儿园里,常常遇到这样的家长,在孩子入园之前就对孩子说:“宝宝不要怕,要是在幼儿园里有哪个小朋友打你了,你就还手打他!”家长们之所以有这种思想,就是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斤斤计较的家长只会养出斤斤计较的孩子,所以,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

4、的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法。在园里,教师要引导孩子分辨是非,友好相处。告诉孩子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有好看的书本大家一起看,有开心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才会更开心。二、家园互动,让孩子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当孩子入园后,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家园互动非常必要。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家长版报等途径,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讲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如,我们每个月都在家长专栏里更新内容,开学时出版“如何正确对待新生入园时的焦虑心情”“家长如何配合老师做好幼儿入园的思想工作”等专题;三

5、八节时会张贴“我的好老师”“红花送给好妈妈”等关于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的文章;五一劳动节会换上“劳动最光荣”“我是妈妈的好帮手”等内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组织家教专题讲座,每次家长参会率都高达 90%以上。同时教师利用每天孩子入园和离园这段时间和家长进行交流,相互之间了解孩子的情况。总之,幼儿园的做法是尽量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使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协调同步,共同分享彼此之间教育孩子的经验,从而形成合力。三、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德育 生活常规中渗透德育。入园、离园时的礼貌用语是渗透的首要内容,即幼儿来园会主动地和老师同伴打招呼相互问好,离园时主动和老师同伴说“再见”。孩子刚入园还没有

6、养成这个良好的礼貌习惯时,家长要和幼儿园同步教育,正确引导孩子,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单纯地严厉训斥。常常看到有些家长大声呵斥孩子:“你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向老师问好,真没用!明天不送你来幼儿园了!”遇到这种情况,家园的共识显得特别重要,这时教师有必要和家长好好地沟通,让家长明白,要想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不是靠骂出来的,需要榜样的力量以及家长和老师耐心的教育。其次,在生活细节中教育孩子相互礼让。比如盥洗时,先来先洗,后来的要学会等待;上下楼梯不能推挤,遵守规则右边上左边下,一个跟一个。在游戏时,教育孩子互相谦让,大哥哥大姐姐要关心爱护小班幼儿,这样可以促进幼儿新的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对大班的孩子来

7、说,能扩大交往的技能,形成责任心;对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来说,能从大哥哥大姐姐那里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无形之中,两者均得到了德育发展的互补。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面对孩子出现无理取闹、粗暴打人的现象时,教师应适时适度介入指导,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而采用一些游戏活动、音乐活动、语言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最为恰当的方法,因为这些活动内容丰富,新颖活泼,寓教于乐,如“网小鱼”“老狼老狼几点了”“开火车”等游戏就很受孩子欢迎。在游戏中,幼儿间增进了情感。还有一些接力游戏,比如“拍球比赛”,需要同伴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在共同的游戏中,孩子感受到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明白不是什么事情都是由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8、除了玩游戏,还可结合寓言故事和音乐教学,渗透德育。如三只蝴蝶的故事,渗透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教育;三只羊使孩子懂得了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狼来了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好朋友明白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大馒头告诉孩子们要爱惜粮食,尊敬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让孩子懂得了妈妈养育自己不容易。这些生动有趣及寓意深刻的故事及歌曲往往能打动幼儿的心,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活动中渗透德育。园里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图书一起看,游戏一起做,那自己家里的玩具是否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分享呢?为了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我们把每周五定为分享日。这天,小朋友们可以将家里的玩具带到园里和同伴一起玩。这个创意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每每到周四晚上,孩子们就会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图书装进书包里,第二天带到幼儿园来。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体验了分享的快乐。除了分享日以外的时间,只要发现孩子有分享行为时,教师应及时投去信任的目光,给予更多的赞许和肯定,刺激和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孩子会感到愉快、自尊、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身的意识。总之,我们要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幼儿的德育,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主动渗透,在课外活动时能加以延伸补充强化,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责编 黄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