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法局中普法教育经验材料 区司法局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效劳,充分营造法律宣传、法律效劳、法律保障等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区司法局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法律宣传工作,为全区农村的和谐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做好普法治理工作,提高人民群众法律素质 搞好法制宣传教育,是农村法治化建设的先导性、根底性工作。只有深化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坚持把法律交给人民,掌握在人民手中,国家的各项法律、政策才能变成生动的法治实践。XX县区积极转变法制宣传理念,突出重点、突出实效、创新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法制教育资源,完善普法网络,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普法,形成全民学法
2、用法的大好局面。 (一)、以人为本,贴近实际,切实增强普法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普法内容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表达人文和民本精神,坚持需要才是根本的原那么,做到紧贴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公众对法律的兴趣,对法律知识、法律文化、法律思维的探索愿望,赢得广阔民众的主动参与,使普法有机融入公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局部,而不再是为了普法而普法。如针对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要求,深入开展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围绕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3、宣传普及了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产品质量法、婚姻法、人口与方案生育法等法律、法规。 (二)、创新形式、搭建载体,普法形式呈现多样化 不断坚持法制宣传形式的探索创新,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路子。一是抓活动、造声势,扩大法制宣传的影响。利用不同主题的各种法制纪念日、宣传周、宣传月,实行全区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开展了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活动。同时,购置了各类法律书籍2万多册,组织公证、律师、法律援助等人员送法下乡、进社区、进企业和进学校39次,使每年全区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高潮迭起。二是抓载体、搭平台,夯实法制宣传的根底。为了加强指导、交流经验、推广典型,
4、我们先后搭建起三个工作平台。即:开通了薛城普法网;建立了普法联络员队伍;创办了普法简报。三是抓联动、求协同,形成法制宣传的合力。区司法局、普法办先后与计生局、国土资源局、老龄委等2023多个专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人口与方案生育法、土地管理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系列活动。四是抓媒体、建阵地,营造法制宣传的环境。我们充分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传播迅速、覆盖面广、贴近群众的优势,与媒体联合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种法制专题宣传教育活动,较好地发挥了现代传媒在普法中形象化、立体化覆盖的作用。 (三)、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促进重点对象法律素质的提高 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以机关领导干部、
5、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和守法为抓手,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促进了重点对象法律素质的提高。特别在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的学法、用法上,按照学用结合原那么,依托区委党校建立了教育培训基地,对村(居)新任两委成员和社区基层干部开展了法律知识教育培训。11月,根据省、市普法办的统一部署,我们分别对村(居)、镇(街)、企业干部及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和执法人员进行了普法考试,这也是我区首次将村(居)两委干部和镇(街)一般干部及执法人员纳入参考范围。全区应考人员2600人,实际参考人数为2560人,参考率达98%。对于推进全区各级干
6、部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在青少年的学法上,积极向农村倾斜,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法制小编络,对全区各类中小学校普法骨干进行了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小手牵大手让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以及创立农村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编印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逐步构筑以主课堂为主,课外为辅,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体系,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四)、精心组织,以点带面,抓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立工作 根据国家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要求,制定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单位)创立工作方案,围绕创立目标,着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立工作,精心组
7、织,加强指导,确立了创立思路和基调,帮助建立创立组织网络,营造创立工作气氛。在树立陶庄镇许村典型根底上,又确定张范镇大甘霖村、陶庄镇尚马村等2023个村为民主法治典型示范村。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区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深化两个一工程向纵深开展,截止目前,全区202个行政村共培养法律大专生219人,法律明白人7.7万人,农民依法自律、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二、发挥法律效劳职能,拓宽法律效劳领域,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效劳 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效劳是司法行政系统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效劳窗口。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效劳工作贴
8、近基层、贴近群众的职能优势,积极引导各类法律效劳组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劳,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效劳农村经济和科技开展。积极组织和引导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效劳工作者,围绕着当前农村经济建设和科技开展中出现的大量法律效劳需求,特别是建立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招商引资,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等重点领域的需求,提供全过程、多层次和有针对性的法律效劳。 二是效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法律参谋、法律咨询、代理诉讼、公证等形式,为普及科学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思想建设活动做好了法律效劳,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创立活动做好了法律效劳。 三是效劳农村弱势群体。
9、在每个镇街都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法律援助志愿者20余名,区法律援助中心优先受理农民工维权案件,为农民维权提供了绿色通道。在的时候,共指派、办理和确认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8起,解答咨询300余人次,化解和防止上访4起,减免收费近20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是效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开展法律效劳活动,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遵法守法的自觉性。积极为镇(街)党委、政府、村民委员会、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当好法律参谋助手的作用,预防和防止纠纷的发生。积极依法公正、公平、合理地及时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三、深化矛盾排查调处工作,为维护城乡和谐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有
10、力保障 在农村,因涉及农民切身利益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依法及时化解这些矛盾纠纷,特别是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显得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们努力找准人民调解工作效劳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着力点,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为维护城乡和谐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调解机构的网络化建设。区里成立了以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公、检、法、司、信访等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各镇(街)、村(居)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建立健全了区、镇街、村居三级工作网络。 二是加强调解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实行镇街矛盾调解中心与镇街调
11、委会合署办公。镇街调委会均到达组织机构正常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业务工作标准化、效劳管理制度化和根底设施标准化的五化要求。建立健全了受理、排查、报送、移交、调处、督办、回访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标准了矛盾调解工作流程,使人民调解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标准化、法治化轨道。区镇两级财政把排查调处工作经费按人均0.30元标准(区财政0.1元、镇0.2元)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落实了镇街司法所对村级调解主任的三权管理(人事任免建议权、考核奖惩权、工资发放权)。实行了首席调解员和调解员资格考试考核、持证上岗制度。立足于调解员的应知应会和调解技能的提高,每年都举办全区村级
12、调委会主任集中培训班。通过纳入村级法律大专生培训方案、观摩法庭调解、交流经验、以会代训等形式,多渠道地对调解员进行培训。各镇街也按照分层培训的要求对调解骨干进行培训,提高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 (二)、立足长效,标准运作,健全效劳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实行三级调解网络报告制度和纠纷调解信息反响制度,规定必须在两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信息。实行了纠纷调解接待日制度,镇(街)矛盾调解中心每天都有专人值班接待,并与12348专线值班接轨。在各行政村和各厂企聘任信息联络员356名,做到有纠纷早知道,有矛盾早预防。 二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实行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
13、,形成了村周查、镇半月查、区月查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努力做到对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抓早、抓小,防止激化,使排查调处工作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建立了工作台账,对重大纠纷及时进行汇报。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要时段,都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集中排查,力争做到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镇。 三是健全纠纷调处责任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属地管理的原那么建立严格的矛盾纠纷管辖责任制。进一步标准了区、镇街、村居调解中心和调委会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实行矛盾纠纷分级调处和矛盾纠纷首问负责制,进一步增强了各级调解员的责任意识和效能意识。 (三)、强化措施,创新形式,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
14、一是现场调解。调解员在工作中力争第一时间赶到纠纷事发现场,讲解法律知识,控制双方情绪,以免酿成大的事端,按照调解权限予以处置分流 二是分流调处。对难以处理的矛盾纠纷,按照调处时限和要求,及时进行分流处理,尽最大努力将矛盾化解。村(居)调委会负责涉及村(居)民人身权利、婚姻家庭、财产权益、生产经营等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镇(街)调解中心主要调处辖区内有较大影响的矛盾纠纷、所属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村(居)调委会调解未果的矛盾纠纷以及跨村居、镇(街)领导和上级指定调处的矛盾纠纷。对在全区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矛盾纠纷,区属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镇(街)调委会调解未果的矛盾
15、纠纷,跨镇(街)的矛盾纠纷,驻薛单位与本地有关部门之间产生的矛盾纠纷,区领导和上级指定调处的矛盾纠纷,那么由XX县区调解中心调处。 三是上门调解。推广流动调解,进村(居)入厂(企)调解纠纷,实现了由群众上访变干部下访。各镇街以镇司法所为中心,由综治办、工农关系办、信访办、民政所等部门组成流动调解庭,适时开展调处纠纷进村庄、入厂企活动,及时深入基层,就地调处纠纷,现场提供效劳。四是联合调解。积极整合调解资源和社会力量,把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四种原来各自为政的调处方式有机结合,构筑起四位一体的联动联调工作格局。坚持能调那么调原那么,由法庭法官兼任人民调解指导员,在当事人诉讼时,法庭首先向其发放调解纠纷劝导书,引导案件由诉讼转为运用调解方式进行,并尽力促成双方和解。实现了12023与12348信息共享,司法所与派出所出警联动,两所联合调处相关案件,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