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部交流制度问题思考 大力推进干部交流工作,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培养锻炼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地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近年来XX县区实施领导干部干部交流工作的实践,针对目前干部交流工作中存在的“三难、“三不愿问题,着重分析了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薄弱环节,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干部交流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江总书记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做好领导干部的交流工作,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不但不利于他们进步和提高,而且弊端甚多,一些不正之风也往
2、往由此产生。因此,必须有方案地实行领导干部的定期交流制度。越是有开展潜力的干部,越要舍得交流,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有些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干部,也要定期组织交流。近年来,XX县区认真贯彻中央和XX市关于干部交流的规定,加大了领导干部交流力度,全面实施乡镇和市级部门领导干部跨区域、跨行业的全方位交流。1998年以来,先后从市级机关交流了48名干部到乡镇,从乡镇交流了39名干部到市级部门,乡镇之间交流227人次,部门之间交流86人次。去年机构改革中,实行镇街和市级部门所有内设机构负责人跨区域、跨部门竞争上岗,127名干部跨镇街、跨部门参与了竞争上岗,56名干部通过竞争实现了跨镇街、跨
3、部门交流。实践证明,干部交流对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在培养锻炼和选拔年轻干部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干部交流工作的实践来看,仍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一、干部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干部交流按照其目的来划分,一般分为培养性交流、回避性交流、任职期满交流、调整性交流四种类型。事实证明,不管是哪一种交流都必然会带来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相应地会给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直接的或潜在的影响。综合分析来看,在当前干部交流工作中,主要存在“三难问题: (一)逆向交流难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不愿: 1、上级机关不愿平级交流到下
4、级机关。从我国现行的政权管理体制来看,呈倒树枝状,越在上层的机构,在管理的权威性、职能的相对独立性、业务工作的宏观指导性也就越强;而越在下层的机构,对上负责的部门也就越多,受制约的因素也越多,而且接触的情况也更复杂,特别是基层乡镇一级,更是表达了“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的状况。就我市来看,市级部门工作内容相比照拟单一,任务相对轻松,环境条件相对较好。而基层乡镇情况就不同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开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呈扩大趋势;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开展的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多,责任重,工作难度大,目标考核压力较大,往往担忧一票否决,而使乡镇干部
5、如履薄冰,担忧一事不成,全盘受损。因而,从部门交流干部到镇街,除提拔交流外,平级交流到镇街的难度很大。1998年以来,我市除提拔交流41名干部到乡镇任职外,只有2名团市委书记平级交流到乡镇担任党委书记。相反,从乡镇交流到市级部门,即使降职安排,多数同志都表示愿意接受。1998年以来,从乡镇交流到市级部门任职的39名领导干部中,平级安排的仅有21名,而降职安排的达18名,其中由乡镇党政正职安排到部门任副职14名,党政副职安排到部门作一般干部4名。从乡镇交流到部门,无论是平级交流或是降职交流的,被交流者都较乐意,认为是从“糠箩筐跳到了“米箩筐,是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2、条件好的地方不愿交流到
6、条件差的地方。这是干部异地交流中遇到最为普遍的情况。比方,镇乡之间的干部交流中,有些干部不愿到条件差的地方去,认为这些地方:一是经济根底差,想干事干不成,想干好干不好,甚至有可能费力不讨好,不容易干出政绩来;二是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商贸不旺,工作和生活都比较艰苦;三是福利待遇差,由于工作难做,按上级规定应得的奖金相对较少,加之本身经济条件差,直接影响到干部的实际收入。因而,不少干部都想到条件好的地方而不愿到条件差的地方去。 3、职权大的部门不愿交流到职权小的部门。主要表达在县市级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工作中。根据执政和开展的需要,在国家事务管理上要求设立不同的管理和效劳机构,代表国家对
7、不同的效劳对象,行使不同的效劳职能,这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但是,在很多干部思想中,却把部门职能大小、行使职权的实效,作为领导岗位“权力大小的标准,如管钱管事管物和执法部门等,如果交流到这些部门任职,顿感前途光明,皆大欢喜,认为是组织的重用;假设是交流到人少事杂、无职无权的部门如群团等,那么往往自感无面,工作无心。如我市去年市级部门机构改革干部调整中,平级交流了2名长期在“重要部门任职的正职领导干部到“一般部门任职,结果两人均提出了提前退休申请,造成两个部门的正职人选出现了短期空缺,对该部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机构改革中,市级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人跨部门竞争上岗报名情况也可以看出,多数是从“冷门部
8、门(如信访办、档案局等),到“热门部门(如建委、财政、国土房管等),报名参与的竞争,逆向报名参与竞争上岗的几乎没有。 (二)重要部门交流难 按照中央和XX市关于领导干部交流的有关规定,区县纪检监察、审判、检察机关和组织、人事、公安、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正职,一般不得由本地籍或者本地出生、生长的干部担任,已在其原籍、出生地、生长地所在区县任职满一届的必须易地或者在部门之间交流。但事实上,由于目前各地外地籍干部普遍偏少,这些职位的领导干部根本上都只能从本地人才中选拔,而且在本地干部中,也确实存在有些干部工作能力比较强,专业比较对口,非常适合在这些领导岗位上工作。如果这些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都从外地调入
9、,一是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和特长,他们也不了解本地的情况,不利于工作;二是严重浪费本地人才资源,打击本地人才的积极性;三是没有统一调剂这类人才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因此,目前重要部门领导干部异地交流工作,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根本上只能通过部门之间交流的方式进行。就XX县区而言,目前这“八长中,只有三位同志不是本地人,其余五位同志都是合川人。 (三)专业性强的部门领导干部交流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深化,民主法制法规建设的不断完善,经济的加速开展对信息、科技运用进一步增强,这些都对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公、检、法、司等执法部门领导干部,都要求具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或
10、者执法资格,又如审计、建设、财政等部门领导干部都应当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组织在选择这些部门的领导干部时难度增大,而这些部门现职的领导干部假设向外交流又容易造成人才浪费,这也给干部交流带来新的困难。 二、干部交流难的原因 干部交流中存在的“三难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一)干部主观上的原因 1、宗旨观念不强,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干部交流中所出现“三不愿现象的思想根源。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位和权力当作一种责任,而是视为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表现在对领导岗位上讲权力大小,在条件上片面追求环境舒适。在干部交流中,特别是乡
11、镇干部中有三种情况比较明显,一是进行顺向交流任职的干部,即使在生活、居住上,短期内会有较大的经济压力,但还是比较乐意;二是有些领导干部,经常找组织、找领导“诉难处倒苦水,认为长期在条件差的地方工作,没有功绩也有苦劳,要求顺向交流到条件好的地方,甚至提出即使不安排任职也愿意;三是有些领导干部,在条件好的地方买了住房,这本无可非议,但是,有的干部便以此为由,要求组织“照顾交流到家庭所在地工作。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领导干部意志不坚强,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是造成干部交流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看重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这是影响交流工作的直接原因。作为领导干部,人民的公仆,应该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利益摆在首
12、位,为人民服好务、谋好利。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分配方式的多元化,有些干部的思想产生了波动,在个人利益上看得过重,不愿意到条件差、职能弱、收入低的地方和部门去,他们不是比为群众办了多少事,谋了多少利,而是比谁的收入多、职权大、条件好,表现在安排其交流任职时,以各种理由与组织上进行讨价还价,明显缺乏“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 3、知识结构单一,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一些干部由于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工作,受工作环境因素影响,偏重对本行业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培养,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情况了解不多,有的甚至满足于干好本职工作现状,因而在知识结构上显得比较单一,也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表现较明显
13、的又是一些文化知识底子相对较弱、年龄稍微偏大的干部,一旦提出交流,在适应新环境、新工作上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乡镇与县市级部门之间、专业性较强部门与综合性部门之间进行交流,较难适应,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二)客观原因 4、工作条件差异,导致干部心理上的不平衡。一是乡镇之间的地区条件差异。由于自然资源环境、地理区域优势因素,当然也有长期以来的政策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必然造成地区之间开展的不平衡和根底条件的差异。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开展,除了主观因素外,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力财力优势等方面的根底条件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经济开展,也影响着干部工作积极性。从我市情况看,条件好的地方,领导干
14、部可以全心放在抓大事求开展上;而条件差的地方,干部主要精力都花在了保持地方稳定,扶贫济困,解决农民负担,保证财政供养人口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上,甚至有些负债大的地方,只能发放根本工资。二是表现为部门之间职能职权的差异。由此导致部门之间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那些不具备行政职权、执法和收费的部门,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差。在“公务员工资水平增长过慢和部门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调查中,共118人填写问卷,有93人认为后者更难接受,占78.8%。这些都导致了一些干部心理上不平衡,给干部交流工作形成一定的障碍。 5、交流给干部本及家庭带来的不便 从现职领导干部年龄上看,普遍都有比较固定的家庭,上有父母需
15、要瞻仰,下有子女需要照顾,有些干部家庭经济负担还比较重,往往一个人要供养多人。但是,从目前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看,特别是西部地区还普遍比较低,一旦被确定为交流对象,就涉及到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问题,其中最突出地又表现在异地交流任职的干部中。 对干部本人来说。一是住房问题。就目前我市乡镇情况看,财力普遍紧张,办公和住宿条件都比较差,特别是乡镇建制调整和撤并后,原来分散在几个镇的干部全部集中到一个地方,导致家在异地干部增多,给办公和住房安排上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市39个镇街中,除市区范围的3个街道办事处能够较好地解决干部住房外,其余36个镇机关没有一个能够全部解决干部的住房,而且大
16、多数干部只能自己掏钱租房或几人共同合租。二是生活问题。由于随着机关事务向社会化效劳方向开展,多数机关食堂对内实行承包,向外开放营业,从而给异地交流的单身干部,带来个人生活不便,费用的开支增加。 对干部家庭来说。社会经济成分多元化和就业方式、住房分配制度的改变,使交流干部的家庭随迁难度加大。家属务农、经商的,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不能随迁或不愿随迁;家属有固定工作的,由于不能很好地解决工作调动问题而不能随迁,特别是从部门向乡镇交流的干部,家属往往不愿随迁。从而使得干部交流后不能照顾家庭,给家属工作和照顾老小的压力增大。 (三)历史原因 6、原有干部管理制度带来的观念障碍。一是长期以来的封建思想和方案经济模式下的干部人事政策,在人们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