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 北京规划建设研究 RESEARCH 引言为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我国开始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简称怀柔科学中心)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同组成中国的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怀柔科学中心的建设基础是怀柔科学城1。怀柔科学中心以大科学装置为主要科技动力,其内部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相互协调配合,将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科学服务提供保障。怀柔科学中心的区域定位是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并将打造与国家战略相匹配的,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
2、新高地。怀柔科学中心将在物质科学、空间科学、大气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信息与智能科学、生命科学等多领域进行探索,并不断完善内部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充实创新主体间的联系,构建宜学、宜研、宜居、宜业的科学城。怀柔科学中心位于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55公里、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约30公里,地处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连线北端,与怀柔新城、密云新城共同发展。交通方面,该区域紧邻京密高速、京承高速,1小时车程可达北京城区。目前已开通由北京北站发出的市郊铁路怀密线和由通州西站发出的市郊铁路通密线,最快1.5小时到达北京北站,1小时到达通州西站。2021年初开通的京沈高铁怀柔南站使得怀柔科学
3、中心到城区的时间进一步缩短,最快22分钟即可到达北京城区。怀柔科学中心的快速出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怀柔科学中心规划面积100.9平方公里,分为科学城北区、中心区、南区、东区与科学田园(图1)。科学城北区主要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为科学中心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建设怀北矿山公园与雁栖湖国际会都,打造资源集中的科教小镇。中心区主要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区域,建设国家科学中心、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同时安排雁栖国际社区、雁栖湾等生活生态配套建设。南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邢玖阳 卢明华(通讯作者)段海宽 王金峰(承上
4、页)结语学院路地区的街道边界主要由各大学建设的围墙或栏杆构成,虽然突显了各大学的特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但也导致了街道空间高宽比模糊、围合感单薄13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学院路地区存在的现象,也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芦原义信在其著作中分析,西欧建筑学界认为,墙是城市或街道等公共的外部秩序的一部分;而与之相对的,中国建筑规划的传统思想则认为它是家庭私用的内部秩序14。这种不同的规划思想是中西城市风貌差异巨大的成因之一,使得人们对西方城市的印象往往是开放、外向的;中国城市则大多被认为是封闭、内敛的。2016年提出的开放小区的相关政策看到了西方规划理念将围墙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组件所带来的优点,却忽视
5、了我国传统家宅观念用围墙来确定权属和空间的重要性。至于解决围墙存在的诸多问题,还需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落实到设计、建造、管理等诸多方面。参考文献1 陈静.拆除围墙打开“心墙”:开放型社区互动空间建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1):127-131.2 杨保军,顾宗培.“推广街区制”的规划思辨J.城市观察,2017(02):63-72.3 袁业飞.街区制的考验拿什么来替代拆掉的围墙?J.中华建设,2016(04):6-9.4 程婧媛,李丽.关于拆除住宅小区围墙的利与弊探析J.建筑与文化,2018(01):90-91.5 赵胜年.教学资源共享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重
6、要途径关于学院路地区高校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若干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02):69-71.6 程堂仁.北京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合作办学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24-27.7 祝艳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住宅小区封闭管理的法律问题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20(02):33-38.8 周建芳.新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的理性流动管控J.人口与社会,2020,36(02):18-27.9 邹勇文.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土地观念探析立足于历代家训的考察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06):93-100.10 占瑶.江西古书院园林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
7、14.11 李晓娟.中国传统书院文化及其当代教育价值研究D.长安大学,2013.12 申静.中国高校与社区的关系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与高校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3(01):129-132.13 潘亦佳,孔阳.北京学院路街区空间人性化尺度失当初探J.广东园林,2013,35(05):51-54.14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含续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22-66.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责任编辑:刘逍然 北京规划建设 137 RESEARCH 研究图1 怀柔科学城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片来源:怀柔区人民政府网站-北京怀柔综合性国
8、家科学中心简介(http:/ 北京规划建设研究 RESEARCH 确指出,要争取将国家的高端人才、科学家等一流专业技术人才、参与研究多交叉学科和重大科技建设人才吸引到创新型企业,在怀柔科学城组建实验室与研发中心,以提高怀柔科学城的核心竞争力。北京市协同怀柔区,针对科学中心内部特点,印发了怀柔科学城促进产业聚集专项政策(试行)等政策文件,针对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租金补贴、企业间技术交易、人才引进等多方面提供优惠支持15。怀柔科学中心内部的公共服务部门有怀柔区政务服务中心、怀柔科学中心管委会。政务服务中心为园区创新生态系统各主体提供多样化的一站式服务,高效推进事项的审批,优化办理业务
9、流程。政务服务中心设有外国人来华审批业务,为怀柔科学中心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提供政策帮扶,有效地提高了怀柔科学中心的国际竞争力。怀柔科学中心管委会目前挂牌怀柔科学城管委会进行管理,为协调园区的运营、政策落地帮助、企业入驻招商等提供一定的支持。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保障科技设施平台怀柔科学中心在建有四个大型的科学装置,分别是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和子午工程二期。同时,十一个科教基础设施和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正在加紧推进。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室装置已于2020年10月底进入试运行阶段。随着先进的科技设施的建成与应用,怀柔科学中心将以其特有的科技
10、基础设施优势,吸引国内外一批批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并在物质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生命科学、智能科学等领域上实现新的突破,不断增强科学中心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和活力。公共基础设施怀柔科学中心建设有公共卫生间、绿色步道、公共绿地,园区内部的交通网络、公共服务网络都在进一步规划和建设中。政府通过对怀柔科学中心进行整体规划与科学研究,实施资源配置最优化管理,让园区内部的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了便于信息交流,怀柔科学中心已经测试5G信号,稳定后可立即进行实际运作。作为与北京市区、怀柔城区沟通的桥梁,怀柔科学中心设立了公交首末站、火车怀柔北站、火车雁栖湖站,满足了市民早晚高峰时期1小时
11、进出北京,30分钟进出怀柔的需要。高铁怀柔南站连接了北京中心城区和东北部地区,极大地方便了怀怀柔科学中心工作人员的交通需求。此外,怀柔科学中心建设有北京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怀柔分校等优质学校,北京怀柔医院等综合性医院和人才公寓等,为怀柔科学中心工作人员的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生态环境怀柔科学中心的建设与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建城的创新性。怀柔科学中心坐落于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地形上起伏多样,绿化面积在现有的科学城中名列前茅。怀柔科学中心没有为了便于建设和发展选止在平坦的怀柔城区南部,而是选择了山水林田相互交融,环境优美宜人的雁栖湖畔。雁栖湖作为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
12、的举办地,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选择在此地的怀柔科学中心不仅仅是一座拥有大科学装置的科学高地,更是自然与科学、创新相互融合的绿色科学城。怀柔科学中心也是一座环保的科学城。科学城的用电部分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并通过新技术与新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力消耗。怀柔科学中心内尽量减少玻璃幕墙等易造成光污染的大块玻璃的使用。这不但可以保障怀柔科学中心与怀柔的山水相互融合,还可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园区。创新生态系统主体的互动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动态演进缺少不了各主体的充分参与和基础保障(图2)。生态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为怀柔科学中心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满足
13、人民需要的生活保障。在此基础之上,怀柔科学中心管委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进行领导管理,指方向、定规划、立目标,党政部门有效地保障创新生态系统中其他各主体紧密团结,相互配合为怀柔科学中心建设、科技事业发展服务。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提供知识输出,企业为科技成果提供生产应用的平台,专门服务机构则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和专业化的服务,四大主体协同促进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从而为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提供不竭动力。创新生态系统的繁荣发展也进一步为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发展、企业的繁荣成长、专门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强大的系统保障。由此促进了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复杂系统的不断发展。筑波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经验借鉴
14、筑波科学城是日本的科学研究中心,坐落在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山麓,1968年动工,耗资50亿美元,到1982年已拥有10个省、厅的43个国家研究所、两家私人研究所和筑波大学等两所大学。20世纪末期,日本国内对于筑波科学城的研究基础性、成果转化率提出了质疑。为此,科学城开始了转型升级的探索,逐步建立起高精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筑波科学城从建立初期就带有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在筑波科学城内,建立以筑波大学、土木研究所、日本汽车研究所等为主体的研究机构。同图2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生态系统示意图 北京规划建设 139 RESEARCH 研究时,筑波科学城成立机器人相关的生产研发企业、宣传推广
15、企业等,以帮助科学城内部创新研究与转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建设和21世纪以来的转型升级,筑波科学城不仅是一座在科学技术、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等方面令人们称赞的小城,更树立了一个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典范。筑波科学城制定了详细的高精尖发展目标和线路,注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成果精准转化,加强与周边企业的联系,并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面的协同发展体系,以创新平台作为创新载体助力创新项目。筑波科学城建立起了以国家、地方政府为公共服务载体,大学和大院大所为前瞻性主体,民间科技服务企业为市场性主体,社会组织为系统性载体的多要素互动生态系统,在系统内部实现技术、资本、人力等多方面的循环
16、融合发展。同时,地区将高精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创业服务生态系统互动融合,前者偏向于提供高新科技服务以促进地区产业的技术革新,而后者更偏向于提供优质的创业服务以优化地区的发展环境,科学城发展初期,创新服务体系先发展起来,为风险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服务,大大推动了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其后随着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团组织等更多主体参与到创新创业服务生态系统构建,形成两大系统互为支撑和推动的良好格局16。从筑波科学城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来看,它为世界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以下思路。第一,引进高精尖产业,不断优化科研结构,坚持基础性研究和创新实用性研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筑波科学城布局了风险企业主导的高端服务机器人产业、域内资源整合型的医药健康产业、跨区域资源整合型的纳米技术产业等,为其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升级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持。第二,获得各级政府和各单位的支持配合,日本在国家层面制定了战略规划并设立了专项支持项目,为筑波科学城提供资金方面赞助,而地方政府则采用了扶持政策体系助力筑波科学城发展,科研院所与高校则为科学城的成果转化提供了人才方面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