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05119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3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XX县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通州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步入新的阶段。过去的五年,是通州经济社会开展又快又好的时期。在此期间,我们紧紧抓住加快开展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考验,奋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步伐明显加快,老百姓经济、增长点经济、特色化经济、劳动力经济、桥头堡经济的开展优势不断放大,诚信通州、法治通州、崇学通州、绿色通州、数字通州的城市名片得到彰显。

2、提前实现了“十五方案确定的各项开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利用外资连年倍增,民营经济迸发增长,财政收入持续增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开展、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步入了跨越开展、科学开展、和谐开展的新阶段。 “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开展的根本经验。“十五成就得来不易,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开展、跨越开展这一主题,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开展的主动权;始终坚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和有效集聚各类生产要素,致力激发全社会的开展活力;始终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勇于突破思想、制度束缚,善于以创新谋开展;始终坚持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

3、建设,促进经济运行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整体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开展战略,持之以恒,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符合通州实际的创新开展之路。 “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开展环境。未来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持续跨越开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开展阶段看,年,我市人均超过美元,正处于跨越开展的黄金期。从开展机遇看,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加速转移,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了更大的提升空间;省和XX市江海联动战略的推进,为我市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开展平台;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带来的区位优势,也将为我市融入苏南、跨江争雄奠定更为坚实的开展根底。从开展任务看,我们正处在结构

4、转型的重要考验期,特别是在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的过程中,各种开展矛盾和累积性社会矛盾将不断显现,带来更大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振奋精神,抢抓机遇,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加快开展的体制机制,突破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促进区域共同开展,提升经济社会开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两个率先进程。 “十一五开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未来五年中,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及XX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开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继续深入实施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开

5、展战略,大力弘扬“自信、包容、求实、创造的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转变开展观念,创新开展模式,提高开展质量,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协调开展,把通州建设成为富有特色与竞争力的现代工业城市和宜居创业城市,走在全省科学开展、和谐开展的前列。“十一五期间开展的总体目标是:开展速度保持领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以上,到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以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二、三产业比重到达以上,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有效降低,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开展,科技、教育、人才的支撑作用明显增

6、强;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镇化率到达左右;社会保障和公共效劳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万元;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更加和谐。年在全省江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十一五期末进入全国县域经济根本竞争力强。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 大力引导产业集聚。结合我市产业根底和开展走势,研究制订空间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增强产业政策对生产要素集聚的导向作用,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产业内部企业关联度,促进优质资源向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集聚,大力开展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企业,推动板块经济向产业

7、集群转变。倾力打造家用纺织品和纺织服装业两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电子电器、船舶修造及钢结构、食品加工三大新兴产业集聚地。加快构筑研发创新、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产品展示、信息共享、根底设施、公共效劳等产业集聚支撑体系,拉长产业链条,降低开展本钱,增强产业集聚力。 促进经济集约开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注重集约利用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建立产业准入制度,加强能耗监控,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能耗产出效益。推动产业优化和技术升级,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开展的奉献率。

8、探索循环经济开展模式,重点开展先进技术型、节约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生态建设型产业,推动企业清洁生产,以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经济开展集约度。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速度、结构、质量和环境的统一,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倡导文明节约的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节约意识。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开展理念,实行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大力开展环保产业,限制淘汰污染企业,从源头上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加强环境治理监管,积极推进城镇污水集中

9、处理,不断提升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绿色通州、生态通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互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 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两轮驱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抢抓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承接产业链高端环节转移,重点开展和引进电子元器件、船舶修造及钢结构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开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开展汽车配件、新材料、包装工程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家用纺织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加工业。注重新品开发,提高制造业终端产品比重,提高传统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争创名牌产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10、,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带动力强、技术支撑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优先开展现代效劳业。以现代效劳业为重点,提升效劳业开展能级,促进效劳业和制造业良性互动。以制造业两端延伸和中间别离为突破,重点开展工业设计、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等生产性效劳业。充分利用我市区位优势,以港口、道口、大桥为载体,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构建承接上海苏南、辐射苏北内陆的物流网络,加快开展现代物流业。鼓励开展信息传播、技术效劳、筹划咨询等新兴效劳业。引进和开展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地方资本市场建设,完善金融效劳功能。运用现代效劳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效劳业,稳定开展房地产业,鼓励

11、开展社区效劳业。 做优做强建筑业。发挥“通州铁军品牌优势,增强建筑业富民强市作用。提高建筑产业科技含量、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开拓大市场、承接大工程,提升建筑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建筑企业做大规模,提升资质,加快开展工程总承包大型建设企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开展,形成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等多层次的协作体系。提高建筑市场占有率,拓展经营领域,增强建筑业自主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实现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跨越。 加快实施信息化战略。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推动信息技术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中的应用,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技术装备、生产流程

12、、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运用,打造信息效劳平台,优化电子商务环境,拓展网络效劳功能,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展信息产业,使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推进社会公共效劳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开展信息化水平。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鼓励农民投资创业,通过自主创业、合伙经营、土地作价入股等多种途径,提高经营收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劳务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稳定农业收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优质农业工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集中流转,按股分红,提高资产性收入。落实农村政

13、策,建立失地农民根本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民政策性收入,形成多元化的增收来源。 加快开展现代农业。主动适应大中城市农产品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快开展城郊型农业。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推进农业工程建设,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开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档次,大力开展品牌农业。加大农业生产性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开展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强化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健

14、全农业开展综合配套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持久竞争力。 全面加快农村社会建设。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开展,生产与生活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深入实施小康村建设“十村示范,百村先行工程,通过群众支持、政府扶持、企业赞助等多种途径构建多元投入机制。结合城镇化战略,科学规划村镇建设,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加强水利、通讯、电力、绿化等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区效劳体系,逐步推进农村区域供水、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和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生产

15、生活条件。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五、促进区域协调开展 加快城镇化步伐。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完善城乡开展体系。抓紧修编城乡总体规划,通盘考虑产业空间布局、土地利用、根底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各类详规,合理布局城乡体系和城市功能区域,促进城镇和乡村联动开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区“西扩、南进、东拓、北延,拉开城市开展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做强市区经济,到“十一五期末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继续推进“五城同创,稳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创立成果,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市和国际健康城市,加强城市长效管理,提升城市总体

16、形象,使通州成为长三角北翼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地方。加快平潮、石港、三余、二甲等中心城镇和一批新型小城镇建设,逐步形成以XX县区为核心、小城镇为纽带、农村集中居住区为根底的城乡格局。创新城乡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组建城建投资开发公司,吸引外资、民资投资根底设施,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建立健全与城乡一体化开展相适应的财税、用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效劳等制度,引导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促进区域共同开展。加快欠兴旺地区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开展。加大对东部、北部欠兴旺地区根底设施的投入,加快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改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夯实开展根底。加强政策扶持,加快科技、教育、人才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开展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