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两山论”的实现路径与福州实践_周蓉.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05360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山论”的实现路径与福州实践_周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山论”的实现路径与福州实践_周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山论”的实现路径与福州实践_周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两山论”的实现路径与福州实践_周蓉.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两山论”的实现路径与福州实践_周蓉.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两山论”的实现路径与福州实践_周蓉.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 6福州党校学报 2022年第6期“两山论”的实现路径与福州实践周 蓉1 杨雪星2(1.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14;2.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 福州 350001)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两山论”的转化路径。“两山论”的两大关键问题是“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和“区域发展的绿色转型”,这两方面是探索“两山论”转化的重要实现路径。福州市“两山论”的典型实践主要体现在实施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结构转型升级、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这些都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

2、借鉴和启示。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论”;福州中图分类号:X22;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72(2022)06-066-06随着时代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论”)已经成为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两山论”不能简单理解为字面层次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它是习近平总书记通俗易懂且富有哲理地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观的高度凝练,强调两者的辩证关系,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一、“两山论”的关键问题与实现路径(一)关键问题“两山论”的关键问题是要构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核心要义是绿色发展,让良好环境成为人民生活品质的增长

3、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良好国家形象的发力点。1“两山论”的提出是基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阻碍经济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变得稀缺的现实背景,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转型。因此,“两山论”的实现要聚焦两大问题。一是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价值转化。要提供更多的良好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解决“绿水青山”稀缺性问题,并通过价值化、市场化等路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稳定性和生产效率。二是区域发展的绿色收稿日期:2022-10-13基金项目: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1年年度项目“两山论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模式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生态文

4、明建设的探源”(项目编号:FJ2021XZB031)阶段性成果;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21年度立项项目“两山论在福州的孕育和先行探索”(项目编号:2021C13)项目成果。作者简介:周蓉(1988-),女,湖北襄阳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杨雪星(1990-),女,福建莆田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绿色经济。6 7福州党校学报 2022年第6期转型。将生产外部性的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中,“两山论”不仅要保护“绿水青山”,更重要的是要解决造成绿水青山破坏的经济发展问题,通过高质量经济发展将绿水青山变成生

5、态和生产要素。(二)实现路径1.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总体思路是推进生态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财富。生态资源一直存在,但是长期以来被当做“免费物品”自由取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就导致良好的生态资源变得稀缺。根据经典经济学理论,当生态资源具有稀缺性并明确产权后,生态资源就可从公共物品转化为具有商品属性的可交易的生态资产。资产用于增值创造收入时即成为资本,生态资产通过市场化投资运营进行盘活成为能增值的资产后,才能成为生态资本,经过资本运营实现其价值,这一过程就是自然资源资产的资本化。2生态资源资产的资本化过程需要历经价值核算这一基本环节,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实现是以交换

6、价值核算为基础的。再通过建立可交易的生态产品体系、培育供给主体和构建交易市场,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最后通过经济反哺生态资源保护,将部分生态收益再投入生态建设中,不断增加生态资本存量,从而达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良性循环(见图1)。图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逻辑2.区域绿色发展。构建“空间经济主体”三维分析框架来分析区域绿色发展,探索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的价值实现机制3(见图2)。空间层面是通过规划守住生态底线,优化空间结构,加强空间治理,从而实现生态资产的积累。4通过改善空间布局来推进生态建设、美化环境来夯实生态本底发挥生态效益,改变城市聚焦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旧有的增长模型,

7、进而带动产业动力价值、城市宜居价值、创新人才集聚等价值实现。经济层面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生态化。一方面对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进行技术改造,逐渐形成绿色低碳可循环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绿色高精尖产业来实现生态资产的增值,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主体层面是指政府、企业、公众,他们既是良好生态环境受益的主体,也是建设的责任主体。通过制度建设、压力传导、意识提升等来形成不断完善的生态文化体系,公众改变消费方式逐渐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企业主动投入生态技术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政府改变传统增长观念形成绿色发展观,最终形成“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的

8、社会氛围。5图2 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在逻辑二、“两山论”的福州实践(一)实施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和生态系统生产生态资源生态资本生态资产生态投入经济反哺价值评估市场运营经济稀缺产权界定界定区域绿色发展空间经济主体积累促进激励6 8福州党校学报 2022年第6期总值(GEP)是在经济系统生产总值的基础上,考虑人类在经济生产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和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福祉,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统一到一个核算框架体系下。福州是福建省首个探索建立具有“山海城”特色的GEP和GEEP核算的城市。率先搭建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平台,构建涵盖森林、湿地、草地、农田、城市、海洋六大生态系

9、统的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指标体系,形成动态化和可量化的“绿水青山”服务价值。将分散在各部门各领域的各类生态数据归集整合,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实物量的全方位调查,摸清生态家底。并将生态资源基础数据转化为直观的生态系统“价值图”,明确生态价值。既因地制宜形成“福州样板”,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平台的建设不仅核算全域生态价值,也为局部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福州在连江县海域建成全国首创的自然资源资产“一张图”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定点、定量核算,为相应海域养殖区核算海域价值,基于核算价值获得金融贷款支持,解决因无固定资产抵押资金获取难的问题。通过金融贷款

10、增加资金投入并用于提高养殖技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通过对资源核算不断探索资源价值评估标准化,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性循环。(二)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1.生态产权交易。福州在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方面不断完善。一方面,福州市深度挖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福州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完成全省首笔碳排放配额交易,并创新实现碳排放配额抵押登记的抵押贷款,带动全省碳金融创新,实现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近年来,福州还举行大型会展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实现会议碳中和。另一方面,福州对所有工业排污单位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让排污指标成为企业的有价产权,推动企业从“要我减排”

11、向“我要减排”转变,相应的排污权交易规模和市场活跃程度居全省首位。同时积极推进资源市场化、生态资本化进程,进一步推广水权转让、排放权交易、矿业权招标拍卖、海域资源有偿使用等办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生态补偿。福州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受益程度、保护责任、经济发展等因素,将水质、森林生态保护和用水总量指标作为补偿资金分配的控制因素,在资金筹措和分配上向流域上游地区、欠发达地区倾斜。福州对于重点流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生态补偿,在全省与闽江上游地市采取补偿资金对赌机制,并推进区域内河湖治理上下游“双向补偿”制度。健全天然林补偿机制,全面推进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促进重点生态区生态

12、公益林集中连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增强和林农收入稳步增长。3.生态溢价。一是福州市持续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充分利用福州优越而独特的山水自然条件实施生态修复,传承传统山水格局,以城为中心、江为纽带、山为背景、海为窗口,建设全域绿道网络,打造宜居典范山水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生态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力地吸引各类人才安家就业,带动大量优势企业集聚。二是强化乡村生态振兴。截至2021年福州已建成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绿盈乡村”1846个,数量处于全省首位。通过生态保护和修复,立足不同地区的生态资源特点,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按照“生态”模式,将生态产品、物质性产品和文化产品“

13、捆绑式”经营,实现生态安全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生态康养、特色休闲农业等一批典型样板。(三)优化国土空间布局1.城市自然相融的空间布局。福州城区面积6 9福州党校学报 2022年第6期小,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造成的环境压力不断加剧,城市的山水不断被侵蚀。上世纪90年代,福州实施“旧城改造”工程和“东进南下”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旧城改造优化城市内部格局,将所有市区内的工厂予以搬迁,区隔工业用地和生活居住用地,降低城市建筑密度改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通过“东进南下,沿江向海”规划城市发展框架,打破福州城市发展局限与鼓台老城的局面。通过空间优化布局,疏解城市环境压力,修复城市侵占的山水,让城市充分融入自

14、然山光水色中。福州延续沿江向海的发展势头,建设滨海新城,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同时强调以山海廊道联通筑强福州生态功能底色,形成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城市布局。2.明确开发边界,统筹保护与发展。福州在城市开发中着重处理好工业开发边界和生态空间关系,构建“一屏四湾五带六廊多楔”的生态保护格局,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区规划。福州中心城区划定为优化开发区域,沿海区县长乐区和福清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东南和西部县区重点明确划定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明确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不同主体功能区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东部生态新城建设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环境功能与经济发

15、展功能的协调统一;中部宜居环境维护区强化建设用地与人口规模控制,实施生态红线的严格保护,维护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西北部生态屏障区以生态功能保育为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维护良好的山水环境。(四)推进结构转型升级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福州构建核能、风能、抽水蓄能和垃圾焚烧发电等新型能源供给体系,新能源发展推动工业生产的“低碳转型”。2021年福州规上工业新能源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高达49.4,比2012年增加约46个百分点。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实现区域“零碳供汽、零碳供冷、零碳供热、零碳供水、零碳供电”。立足地理资源优势,适度超前部署风电产业,完善装备制造、研发和服务的风

16、电产业链。新建抽水蓄能项目,有效促进我省风、光、核等新能源发电的消纳,为错峰用电提供有力保障。福州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并建成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消纳和资源转化问题。2.推进产业结构转型。福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深化实施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以纺织化工、钢铁、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实施“数字,绿色”技改项目智能化、清洁化改造,技改投资增速不断提升。推动城区产业“退二进三”“退城入园”,引导高耗能、高排放产能有序退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氢能源、信息技术、光电、生物医药等4个产业集群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首位。积极培育高科技产业,动能转化速度加快,福州十三五期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444家增至2052家,RD投入强度从1.76提高到2.2,其中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400亿元,占GDP比重达48。(五)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2016年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正式公布,生态责任成为政绩考核的必考题。福州积极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考核制度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度,以“绿色发展指标”为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