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卓越计划”背景下实验班课...政建设的必然性、困境与进路_王秋月.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0570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越计划”背景下实验班课...政建设的必然性、困境与进路_王秋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卓越计划”背景下实验班课...政建设的必然性、困境与进路_王秋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卓越计划”背景下实验班课...政建设的必然性、困境与进路_王秋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2(21)24“卓越计划”背景下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困境与进路王秋月孙巍【内容摘要】“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师人才,在此背景下,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具备一定的必然性,同时也面临着资源难以整合、角色认知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和体制保障不够完备的困境,对此,需要通过强化专业资源与思政元素双向融合,着力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断创新实验班课程思政开展路径以及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工作体制来加以解决。【关键词】卓越计划;实验班;课程思政【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高等

2、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JGA199)、广西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基于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JGY2020097)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王秋月(1997),女,河南南阳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孙巍(1983),女,黑龙江虎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课程思政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了培养一大批具有

3、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重大改革项目。十几年来,卓越工程实验班着力培养了一批批优质人才,为我国人才强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高校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除了重视专业素养之外,还要使未来的工程师具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团结协作、敢于担当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当前卓越工程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并积极寻求实践进路。一、“卓越计划”背景下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一)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

4、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培养具有道德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多元社会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渗透和冲击不断加强,青年学生很容易出现价值错乱和信仰错位的现象,这就要求高校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切实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卓越工程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立德树人大环境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务必重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工科课程思政应以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为价值旨归,立足于人的思想道德养成的系统性特征,赋予课程以整体育人的功能,使专业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

5、面发展。”1“理工类大学课程思政建设要立足当代中国实际,要深入把握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形成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思维。”2 因此,强化卓越工程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增强实验班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为奋斗目标,成为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二)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是遵循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也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当前,教育部已公布了两批“三全育人”试点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也在有序展开,“工科院系抓住课程这个主阵地,实现将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6、是试点考查的重要目标。”3 工科人才要具备浓厚的家国情怀,深刻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具备奉献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积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卓越工程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遵循了“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落实了各个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企业导师、任职教师以及其他教职工都自觉承担起育人职责,挖掘科研、实验、实践等过程中的德育因素,着力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软平台”和专业教学实践“硬平台”衔接不紧密问题,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其它部门等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协同育人,同时,确保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展开,推动“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三)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是提升人才培

7、养质量的保障。如今,国际环境复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渐激烈,各国在核心技术上并驱争先,人才资源也构成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性因素。然而,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抓住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好奇心强的特点,试图用思想、物质等手段对我国青少年进行侵蚀、引诱,以此来阻止我国的发展进步。因此,高校作为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基地,一定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卓越计4712022年第21卷第24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划”实施的背景下,工程院校要切实推动实验班的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实验班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使其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

8、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4 因此,落实卓越工程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保障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我国发展不断输送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工程人才。二、“卓越计划”背景下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一)课程思政资源与实验班教学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工科的课程体系较为复杂,其专业课程既包括基础科学,又涵盖了应用技术,课程设置包括专业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等课程。其中,专业通识课包含人文、艺术、伦理、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等息息相关,因此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上难度较低。然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注重数

9、理逻辑和科学技术原理的应用,专业性较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难度较大,极易出现强行植入现象,有些时候既达不到德育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由于实验班旨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能力以及专业技术,以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因此,要在实验班教学资源中融入思政元素,存在着一定的时机问题,课程内容上一些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要穿插进思政元素难度较高,如果时机不成熟就强行开展德育,容易造成德育客体的不满和反感,德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德育主体和客体的状态也会影响德育的成效,主客体的状态有时并不能满足德育的条件,那么思政因素也很难有效融合进去。因此,当前在推动“卓越计划”实施的

10、环境下,如何有效整合课程思政资源和实验班教学资源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二)专业课教师对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角色认知不足。“三全育人”的提出表明育人不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要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实现协同育人。“教师是课程思政 的实施和实践主体,是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主导者和承担者,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 主力军。”5 然而,相较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理工科更强调“工具理性”,追求的是知识和技术的实际运用,理工科教师也往往将“才”和“器”作为考虑重点,有时会忽略自身的德育功能和职责,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在面对实验班学生时,为将其培养为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难免会出

11、现厚此薄彼的现象。同时,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协同育人意识,仅仅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科学原理和专业技能的讲授上,对于实验班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不做必要的教育和要求,将育人的重担全部放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身上。还有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参与了育人工作,但多是出于应对考核、测评等要求,并未达到思想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这种动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会影响其成效,而且不利于“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落实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亟须解决各专业课教师对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角色认知不足的问题,增强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意识,使其自觉主动担当育人职责。(三)实验班教育客体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不高。虽然我国在教育方针上一直提

12、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文理分科的历史由来已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因此,对于理工科实验班的学生来说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首先,部分实验班学生存在一种思想误区,认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没有太大必要,文科生接受的是“价值理性”的教育,而理科生则突出“工具理性”的教育,对于理科生来说,思想教育是价值层面的东西,不如创新技术的实用性强,而且作为未来工程技术人才后备军的实验班,他们更是花费大量时间在实验室做科研,并不愿将时间耗费在对思想品德方面的学习。其次,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为关于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过于枯燥、乏味,讲的都是“大道理”,缺乏积极

13、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既达不到课程思政的效果,也使课程思政建设难以有效展开。除此之外,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价值不断影响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在考虑到未来就业时,实验班学生难免会侧重于市场价值,而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创新课程思政的模式,讲述与专业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仅仅用说教、灌输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四)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系统完整的体制保障。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体制的保障和支撑,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来保障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序进行。在学校的管理保障上,许多高校并未设立专门的课程思政建设管

14、理机构,往往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学院的联合教学,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依靠的是二级学院与二级学院的交叉协同,缺乏专门的课程思政建设管理机构来统筹协调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例如制定计划和监督考核等。在对实验班教师的考核及对其教学质量的考核上,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有待提高,部分学校或学院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课程思政考核标准,然而在具体实施上存在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行为。设置具体严格的考核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验班专业课老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但同时也要考虑考核方案的评价尺度及具体抓手等问题,确保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学生的考核标准上,针对课程思政的考核不够明显、占比较轻,对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实验

15、班学生来说很难引起重视,而且很多高校对于非思政专业的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考核标准较低,“人人都及格、人人都高分”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给实验班学生一种暗示:思政课程学不学都可以及格,致使学生不管是对思政课程还是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都不够,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在落实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上需要有系统完整、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保障,形成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三、“卓越计划”背景下实验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进路(一)强化专业资源与思政元素双向融合。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因此,需要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有效融合专业资源与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16、首先,融入实验班学生培养方案。在实验班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一定要突出德育的重要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分比重及考核标准,突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等同价值,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还可以适当增设与专业相关的德育课程。其次,融入57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2(21)24实验班教学实践平台。“专业+思政”的融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实验班专业性较强的情况下,课内和课外育人平台均要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合率,实现融合的双向互通,课内育人平台需要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思想教育,而课外育人平台则通过学校、学院等德育环境建设和开展的德育活动,以及第二课堂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实践层面的思想教育。最后,融入实验班创新创业实践。在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训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升,也要重点培养学生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其具备爱国情操、奉献精神等人文素养。除此之外,还要融入实验班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及奖励激励机制等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落实全方位育人。(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