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XX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3年1月16日XX县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XX县区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二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现实根底和开展环境 第一节“十一五开展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十二五开展面临的新形势 第三节“十二五开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开展目标 第一节“十二五开展指导思想 第二节“十二五开展重大战略 第三节“十二五开展主要目标 第三章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稳定开展第一产业 第二节优化提升第二产业 第三节加快开展第三产业 第四章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建
2、设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第二节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节加大品牌创立力度 第四节推动高新技术开展 第五节培养引进创新人才 第六节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第五章以人与自然和谐开展为重点,增强可持续开展能力 第一节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第二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节大力开展循环经济 第四节加快环境生态建设 第五节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第六章以统筹城乡协调开展为重点,提升城市化开展水平 第一节推进功能区域开展 第二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第三节完善城乡根底设施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六节统筹区域协调开展 第七章以凸显生态湿地文化为重点,大力开展特色旅游业 第一节创新开展思
3、路 第二节实施精品战略 第三节营造品牌魅力 第四节拉长产业链条 第八章以彰显三水文化魅力为重点,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第二节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第三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第四节大力开展文化产业 第五节加强播送电视事业建设 第六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七节加快体育事业开展 第九章以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一节促进社会充分就业 第二节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三节显著改善人民生活 第四节优先开展教育事业 第五节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第十章以完善市场要素配置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第一节加快形成科学开展体制机制 第二节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十一章以构建社会信用
4、体系为重点,全面提高社会诚信度 第一节推进政府诚信建设 第二节加强企业诚信建设 第三节倡导公民诚信建设 第十二章以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第一节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第二节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节维护公共平安和社会稳定 第四节切实加强人口管理 第十三章强化要素支撑和工程建设,推进规划任务顺利实施 第一节支撑条件 第二节保障措施 XX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3年1月16日XX县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姜堰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开展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5、、加快向根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XX县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编制,是“十二五时期姜堰落实科学开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现实根底和开展环境 第一节“十一五开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不断调整的开展格局,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推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开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圆满实现,总体到达省定全面小康认定标准。 经济实力大幅增强,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根底上实现翻番。2022
6、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1.43亿元,年均增长1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428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1.23亿元,年均增长30.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年均增长25.9%。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8亿元。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根本竞争力百强县(市),202223年排名第67位。202223年首次进入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开展百强。连续六年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02223年排名第14位。三次产业结构为7.5:55.4: 37.1,二三产比重提高4.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64.1亿元,年均增长30.9%。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年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g
7、dp的比重达1.5%。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市和全国科普示范市称号。效劳业实现增加值111.74亿元,年均增长15.3%。华侨城工程落户姜堰,一期工程正式对外营业,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市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被命名为省级现代效劳业集聚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2.61亿元,年均增长4.7%,高效农业面积27万亩,设施农业面积6.5万亩。 统筹开展加快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达23万人,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五城同创深入开展,被省政府命名为XX省园林城市,创立国家卫生城
8、市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创立国家环保模范城通过省级考核。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公路路网进一步完善,根本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重大根底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新增高等级公路180多公里,建设农村公路1700多公里。完成兴泰公路一级化、姜高公路路面改造,328国道改道建设,全面建成溱湖大道,江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启动建设。全市实现通镇公路二级化、镇际公路三级化、村村通等级公路目标。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有效保护。2022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52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131元,年均增长12.9%。城镇登记失业率始
9、终控制在3.5%以内。居民财产性收入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8平方米。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住房、通讯器材、轿车等成为消费热点。“4+2镇三年经济倍增方案扎实推进,挂钩帮扶持续开展,根本消除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贫困家庭。引长江水主体工程竣工并实施XX县区供水,XX县区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投入运营,二期工程启动建设,西气东输姜堰分输口管道铺设工程有序推进,可持续开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万元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85以上。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
10、标率达20230%,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比达87%以上。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更具活力。民营经济不断开展壮大。“十一五期末,全市民营企业达6800家,个体经营户2.7万户,五年累计净增注册资本141.77亿元。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全市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11家,实际利用外资5.6亿美元,自营出口15.29亿美元,外经营业额2.97亿美元,外派劳务1600多人。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规模较快增长。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实行企业投资工程核准制、备案制,全面落实建设工程审批全程代理、标准收费、超时默许和缺席默认、联审联批等
11、制度,工程建设绿色通道根本形成。 社会事业加快开展,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育事业健康开展,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整合,高考万人本科达线人数保持泰州领先,省教育现代化市通过验收评估,被表彰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开展工作先进地区。推进教育公平开展,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文化姜堰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泼,天目山古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溱潼会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效劳全面加强,文化旅游不断推进。城乡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理率20230%。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9.1%。
12、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根本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创立活动,“十一五期间全市未发生重特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平安事件,连年荣获省社会治安平安市称号。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开展面临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益更多的五年,是在科学开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十一五规划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乏:经济增长比较粗放,产业特色不明显,总体规模不大,竞争力有待提升,工业仍集中于传统制造业,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型材料等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
13、业根本处于空白,物流、信息、科技等现代效劳业占比偏低,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城乡二元结构尚没有明显改变,城乡区域开展不平衡,实现公共效劳均等化任务艰巨;社会开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开展,居民收入增长仍然滞后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可持续开展能力有待增强。 “十一五经济社会开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类 指标名称 别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三次产业比重 经济发 列统工业现价产值 展 财政总收入 经济发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展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技改投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镇化率 城镇 XX县区人口 化 建成区面积 开 实际利用外资 “十一五计 202223年完成 单位 划(区划调整前)(区划调整后)亿元 280-300 301.43元 30500 40428 7.5:57.5: 7.5:55.4: 335 7.1亿元 600 664.1亿元 50 51.23亿元 17.6 200(累70 亿元 264.76 0) 130(累40 亿元 151.8 0) 亿元 78 92.83% 55 47.1万人 23 23平方公 23.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