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0月总第157期一、融入:结合贯通,把握价值意蕴“四史”教育与思政课存在教育目标的契合性、教育内容的融通性、教育方式的一致性,两者能够结合而且应该结合起来,把“四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无论对高校、学生还是思政课建设意义重大。(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使命。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目标任务决定了高校要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我们现在何以存在、以何存在、未来通往何处,在学习中领悟“四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必然性,把握“三个为什
2、么”即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育教学都具有立德树人功能,是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重要途径。“四史”中蕴含丰富的立德树人资源,把“四史”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科学的政治观,强化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养、促进价值外化,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诉求在“大思政课”理念下,“四史”教育本身即属思政教育,与思政课一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四史”教育和高校思政课建设,加强“四史”教育是新时
3、代思政课的重要使命。由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和理论性,基于高职生自身理论功底弱、抽象思维较差的现实,需求与供给产生矛盾,形成了抬头率低、入脑入心率低、学生获得感低的“三低”尴尬局面,亟需高职思政课的供给侧改革。通过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用历史故事、人物和事件吸引学生,用鲜活的历史案例激活课堂,既有利于“四史”教育落地走实,又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以“四史”教育促进提升思政课教学效率。二、融透:优化供给,构建“三个相统一”的内容体系“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首先要解决融“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刘燕张云仙滨州职业学院摘要:“四史”教育是以党史、新中国史、改
4、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重要渠道。“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现实融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四史”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创建依托思政课的“四史”教育模式,促进“四史”教育和思政课改革创新同频共振就成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四史”教育;高职院校;思政课作者简介:刘燕,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张云仙,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基金项目: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
5、:“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SZZX-23);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0QYB016);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021 年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改革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JXHSZ2021Y02);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021 年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改革课题:“目标引领、系统设计、多维实施”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 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JXHSZ2021Z01)086什么的问题。鉴于目前顶层
6、设计缺位,内容整体规划尚缺的困境,高职院校需要系统化构建内容体系。(一)整体性和重点性相统一首先,把握“四史”的整体性和重点性。想做到整体性就要厘清“四史”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化。从时间线上讲,改革开放史属于新中国史波澜壮阔的一段历程,改革开放史和新中国史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和发展的,属于党史的一部分。“四史”不是相互孤立、简单相加,而是杂糅交织。从主题线上讲,“四史”的侧重点不同,凸显的主题理应各异。党史和新中国史凸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改革开放史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社会主义发展史凸显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其次,把握“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整体性和重点性,统筹规划四门必修课
7、程,避免“四史”元素的简单重复植入,实现整体规划、系统建构,每门思政课程要融入不同的重点内容,实现差异化融合。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聚焦“四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聚焦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聚焦历史与现实的融通。做好与中小学阶段的有机衔接,实现螺旋上升和层级递进。如小学阶段侧重于历史故事、中学阶段锚定历史知识、高职阶段形成历史思维。(二)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首先,“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并不只是讲历史,而是要把历史和现实相联结。“四史”教育是一种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思政教育,因此具有历史性。通过接受“四史”教育,学生可以把握历史演进脉络,了解历史重大典型
8、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人物事迹的作用贡献,改变对历史的片面化、碎片化和错误化的认识,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从而对中国历史有宏观认知和全景式了解,打牢历史知识基础。其次,“四史”教育内容要注重现实性。学史是为了关照现实和未来,不与现实结合的历史毫无生命力。现实性一是体现在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吸取教训、增长才智。学史要注意纵横对比,国内外比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曾遇到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自我革命精神和不怕失败的精神,攻坚克难,创造彪炳史册的“四大成就”。使学生领悟背后价值取向、道路感召,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指
9、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性二是体现在解决现实问题,批判错误思潮。一些错误思潮虽然得到抑制但仍然存在市场,“四史”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批判错误思潮的有力武器。(三)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思政课本身是一门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其内在规律决定了教师在融入“四史”时不仅要注重知识性,更注重发挥知识后的价值功能,坚持价值引领和精神启迪。其中知识教育是基础,价值观教育是目的。“四史”知识中涵养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对“四史”知识的接受。高效的知识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客观考察和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科学性
10、和理论性的知识传授。教师要发挥“四史”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想要发挥“四史”价值性引领,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如想要在深度挖掘长征故事、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发现其背后的理想信念力量,就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涵养其个人品格。学校要发挥教师关键作用,提高思政课教师进行“四史”教育的素质和能力。三、融活:守正创新,构建“三融入”的方法体系(一)融入两线教学,打造云端课堂高职院校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思政课程,拓宽“四史”教育的时空,提高“四史”教育的时代性、适应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线上教学已经普及开来,“四史”
11、教育也要融入线上教学因素,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适应线上教学的趋势,尽快适应对着镜头上课的状态,为学生整合线上优秀教学资源,保证学生所看所听为“信得过”“靠得住”的资源,同时思想政治教育08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0月总第157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优质资源。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倾听学生的建议,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实现线上教学的“点播”功能,并实时提供线上辅导。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调查摸底,找到线上教学现实存在的问题症结,细心将问题分门别类,努力疏通影响教学效果的障碍。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不能顾此失彼,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12、,才能在不同场合发挥它们最大化的作用,共同促进“四史”教育更好地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二)融入课堂教学,打造活力课堂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探索中国故事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四史”教育的系统性、生动性和生本性。既要讲清道理和规律,提升理论深度,又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打造活力课堂。所谓活力课堂是一种全方位激发活力、全过程优化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教学理论体系。囿于学生理论深度、课程计划等原因,将“四史”教育融入课堂教育学,并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活力课堂实则不易,但也并不是无路可走。教师要积极探索新渠道、不断学习新理论、勇于挑战新方法,
13、让教师之外的元素也参与进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把融入“四史”教育的思政课堂变成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究和体验的课堂,变成教学效率更高、引发启示思考更多、收获知识点更实和课堂气氛更活跃的课堂。课堂教学当然以教师教授为主,但依然有很多路径可以拓展。比如,教师可以邀请革命老前辈来到课堂,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让大家切身体会到发生在眼前的红色故事,让红色故事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把课堂变成“百家讲台”“焦点访谈”、辩论赛现场,不再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形式。通过运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融入丰富多彩的内容,四史教育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活灵活现,生根发芽。(三)融入实践活动,打造行走课堂教师可以实践活动为
14、延伸,以革命纪念馆和英雄事迹为辅助,提高“四史”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在融入“四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将思政课实践课程与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原有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构建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有效连接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让“四史”教育更加生动易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假期社会实践这个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挖掘身边革命先辈的红色感人事迹,了解当地的革命战斗历史,鼓励他们到革命纪念馆、城市规划馆和干休所等场所去学习参观;提倡学生做一些关于乡村振兴、教育扶贫的志愿服务,并组织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提升学生思政获得感。通过这些方式引导
15、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增加爱国情,树立报国志。此外,教师要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建档留存,形成一手资料,让其成为一粒种子,只要浇水施肥就能换发新的生命,教育和引导更多的学生,不仅仅只是打造成行走的课堂,更要打造成卓有实效的课堂。四、结束语“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史”教育不是一阵风,应久久为功。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应常抓不懈,除了优化“三个相统一”的内容、“三融入”的方法,还应在构建“内外协同”的保障体系上下功夫,完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使“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堂成为长效机制,从而提高思政课堂的实效性。参考文献:1 崔素娟,孟荣荣,李鹏飞.“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J.支部建设,2022(10):42-44.2 许俊杰.“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路径探析 J.甘肃教育研究,2021(08):89-91+110.3 吴辉翔.“四史”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政课堂路径探索 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8(3):72-74.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