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对我国的启示【】我国与新加坡同属亚洲文化圈,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随着社会的开展,两国都逐渐走向多元文化的社会。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从德育内容、实施角度分析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色,以寻求对我国德育的有益启示。本文分为两个局部,第一局部,从德育的内容、德育的实施,两个方面分析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德育。第二局部,指出我国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新加坡的德育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的具体改进内容以及方法。【关键词】新加坡 学校德育 启示新加坡自独立之后积极进行本国德育,形成了本国道德教育的鲜明特色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加坡和我国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文化传统和道德
2、价值观。因此,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在学校德育方面有一定的可比性。一、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的特点分析(一)德育的内容新加坡在德育内容上注重“三兼和“五强调。“三兼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律和人情味同施;理想与现实兼行。“五强调即强调国情、国家利益、新加坡特色、内容和形式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之中。新加坡学校德育提倡和重视东方道德价值观,他们认为东方传统观念很多有价值的内容仍适合现在,如仁、孝、家庭和谐等,被编入学校的德育教材。新加坡政府始终立足多元文化的根本国情,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又能够随着时代的开展不断创新教育内容。(二)德育的实施新加坡学校德育独树一帜,政府敢为天下先,将社会精
3、神文明建设的大量内容纳入法治的轨道,新加坡各学校制定了与新加坡法律标准、社会公德相一致的、且适应学生的日常行为准那么,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道德和纪律训练,直至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新加坡坚持以学校道德教育课程为德育的主要渠道,同时采取多样化的途径来保证德育实效。新加坡学校结合国情引进了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并根据实际加以修改和补充,建构了新的教学方法:价值澄清法、设身处地考虑法、文化传递法、道德认知开展法等。在实际学校德育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而灵活使用以上教学方法。除了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外,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可以说是“全民德育,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纵横联系的立体德育网络
4、。二、新加坡学校德育对我国的启示(一)立足国情,不断充实学校德育内容新加坡是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积极倡导东方价值观念,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成了新加坡德育的一大亮点。我国具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等民族文化精华的道德和价值观。我国中小学应当比其他国家更加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在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根底上,通过多种方式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中小学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其道德教育功能。德育在内容上不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德育,继续加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而且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实际要求,不断补充和
5、丰富新的德育内容,使其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表达德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其次,课堂教学是我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而教材的优劣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好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要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我国理应把好教材编写的质量关。教材的编写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与他们切身相关的问题,如热点、一些典型的社会问题等,由浅人深,系统地论述各种道德价值观念,并要防止各个学习阶段德育内容的简单重复。最后,以新加坡的经验说明,将德育贯穿到所有课程中,如文、史、体等学科,使德育内容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有效的提高德育的实效。(二)拓宽德育途径、丰富德育方法首先,高效的德育,除了需要德育主渠道思想政
6、治(品德)课的良好开办外,还需要其他德育途径的参与,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法治教育、参观红色博物馆、义务劳动、与孤儿院小伙伴游戏等教育意义深刻的课外活动并结合在班会、周会、晨会上的学习,提高德育的教学效果。其次,将“法治、“德治的思想落实到学校的德育中。在德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正处于开展时期,他们虽有主体性要求,毕竟知识经验少,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展,所以真正的品德成长是有赖于合宜的法纪、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引导来作为保证的。新加坡政府就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国义务阶
7、段学校德育应倡导道德教化与法纪约束相结合,通过情、法交融的教育方式,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最后,学校要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同时,大力开发自身的信息资源。21世纪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学校要主动出击,唱响网上主旋律,充分利用网络优越条件,不断开辟网上德育的新天地。如小学的免费少先队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通过这个网页我们可以了解上级的精神、展示队员的风采、倾听大家的建议、反响家长的心声。一改以往德育教育的呆板、硬灌输的旧模式,开发德育教育的网络媒体手段与模式,以增强德育的及时性、实效性。总的来说,面对德育这个世界性的永
8、恒课题,我们既要发扬自身勇于探索的精神,又要善于借鉴他国经验,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使德育建设随着时代的开展而开展,与时代紧密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我国国情以促进中国学校德育建设,从而提高我国义务阶段学校德育的实效。【参考文献】1辛慧丽.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2李志颖.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材比较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233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453.458-459.4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5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23(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