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现粮食平安的途径实现水和粮食平安的生态途径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开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文件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开展不可替代的根底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水利建设不仅关系到防洪平安、供水平安、粮食平安,而且关系到经济平安、生态平安、民生平安、国家平安。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一方面,暴露出农田水利等根底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另一方面,说明实现水平安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需要拓展新视野
2、、开辟新途径。 一、干旱与洪水的威胁 几千年来,人类以巨大的努力不屈不挠地进行着筑堤防洪、截流蓄水、开渠引水、掘井取水等传统模式的水利建设,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开展,但却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严重的干旱和洪水反复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梦魇。 严重的干旱曾覆灭了埃及和玛雅古文明及不少文明古国,而洪水和泥沙那么掩埋了印度河谷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文明。我国在历史上也饱受干旱和洪水灾难,史书有对商代连续7年大旱、西周连续5年大旱的记载,诗经有对宣王、幽王时发生大旱的描述,自公元前221年的秦至1937年的2158年间,有记载的大旱至少有1550次。据史书对黄河水灾记载的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20230年至1
3、936年的4006年间,黄河曾泛滥422次、决口112023次、改道46次,共成灾1575次,且频率呈加快之势。历史上这些严重的干旱和洪水给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已难以估计。洪水被视为比猛兽还可怕,长堤坚城也无法阻挡。 现代社会在严重的洪旱灾害面前仍然显得脆弱无力,而且到处分布和大规模聚集的人口,更易受生态破坏、气候恶化所造成的自然灾害高频率、高强度的更大冲击。近年来,洪水、干旱、高温、严寒、飓风等肆虐全球,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水、202223年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202223年西南的大旱,以及202223年席卷北半球的冰雪、酷暑和南半球的严寒、暴雨等,不仅使受灾国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4、也使人们对充满变数的未来深感担忧。虽然现代社会发动和配置资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空前增强,但是,这种能力只能以开展的收益在扣除、补偿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部本钱、代价后的盈余为限度。如果没有盈余,只有赤字,开展就不可持续。 二、水平安的新挑战 我国当前的水形势一方面是洪水成灾加剧,另一方面是干旱威胁加重,河流干涸、地下水超采、污染从地表水渗透到地下水等现象比较普遍。未来的水形势更不容乐观。绿色和平组织与乐施会的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变暖,中国的降水将持续增加,但降水时空变率增大,极端气候事件加剧。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至少有:降水时空分布发生变化,同时,蒸发量增加,大局部地区农
5、业水资源减少;种植业生产能力下降,这不仅是受洪旱灾害影响加重,病虫害发生区域也会扩大,生长季节和危害时间也会延长,等等。世界未来的水形势同样严峻,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世界将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缺水的环境里,水可能成为21世纪最紧缺的资源。 面对气候变化和新的水形势挑战,要实现水平安,需要转换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我们不仅需要在水利工程的常态维护、病险水利设施的修复、落后和潜力地区水利根底设施的新建、大江大河的治理、湖泊湿地的保护、水污染的预防和净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全面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现代化建设,而且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缺乏以从根本上实现水平安,因为这
6、种模式说到底只是一种人工“导流模式,其局限性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首先,它必须有“源可导,“无源就无所施其技。早在东汉刘秀称帝之初,有官员主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的工程,就创下了一项“渠成而水不流的失败先例。现在世界上不只存在有渠无水的现象,而且有河无水的现象也已不鲜见,原因是气候干旱而水需求大增和上游取水过度。 其次,即使有“源,也只能导有限之“流。在目前全球尺度上,蒸腾蒸发的气态水约占年均降水量的63,在约占37的液态径流水中,人类现在还无力导流的暴雨洪水占降水量的27,剩下占降水量2023的径流水中,有5要维持河流湖泊的正常生态,人类可导流取用的径流水只占降水的5。因此,仅靠“导流已不
7、能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和人均用水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不能有效地减少洪旱灾害的发生。而且,把“导水的空间无限外推,还会走向反面,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破坏,人类将付出难以承受的经济社会代价。 三、工程与生态的复合 不能把水平安仅建立在对只占降水总量5的“导流上,也不能把稳定气候的“法宝押在诸如在地球运行轨道上空架设遮阳伞、向海洋施含铁肥料以促进浮游生物和藻类生长以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等“超大地球工程上,而应奠定在生态调控气候和降水的可靠根底上,开辟获得持续稳定的降水之“源,把占降水27的洪水转化为可利用水源的新途径。 影响地球气候的因素很多,但生态在调节地球气候,使之在近40亿年来维持温湿的生命适宜性中起
8、着巨大作用。森林是调节大气构成和陆地温湿的重要支柱,海洋受太阳辐射蒸发在风力驱动下进入陆地形成陆地约40的降水,另外约占60的降水来自陆地的蒸发和森林植被的蒸腾。假设海洋水汽途经陆地超出500公里至202300公里,陆地蒸腾蒸发对陆地水循环的影响就更为显著。植物的生物生产量、蒸腾量、降水量三者成正比例线性关系,洪旱灾害与降水量的多少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失去了森林对降水和径流的稳定调节,才会带来降水减少和雨季时洪水成灾、旱季时河湖枯竭的恶果。 在202223年云南百年不遇的大旱中,哀牢山脉数县20多万亩的哈尼梯田再次为世界展示了一个森林调节使绿水长流、农业空前丰收的奇迹。哈尼梯田在2
9、02300多年的历史中之所以能洪旱不惊,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关键就在于当地的村寨建于山腰,村寨上部是茂密的森林,下部等高线上的层层梯田同时也是层层的蓄水工程,森林保护着土壤、修养着水源,森林蒸腾和红河水蒸发的气态水形成的湿雾和降水循环,使这里的土壤湿润、溪泉长流,水经过村寨后又将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均衡地输送到梯田。 我国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大量中小型水库,多为土法上马的工程,许多大坝完全是用泥石夯筑而成,其平安性与集水区森林覆盖率有极强的相关性,如果森林覆盖率高,坝体平安性也高。比方,我省XX县区林泉水库是一座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型水库,由于其集水面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发挥了
10、强大的拦截暴雨、缓释径流作用,虽然土坝在建成后不久即出现渗漏险情,却能在小修小补中运行40余年,为万亩良田解除了水旱之忧。近年来,通过除险加固工程消除隐患,林泉水库更形成了扩大灌溉面积、提高防洪能力、增加发电量、保障饮用水源、开展水产养殖和山水旅游等更高的综合效益,从而成为使数万人受益的民生工程。反之,也有一些地方土坝水库的集水区由于失去了森林调节,一遇干旱就源枯库竭,一遇暴雨就泥沙洪流倾泻而下,不仅使水库很快就失去了蓄水、防洪、发电等功能,而且坝体溃决酿成洪灾也不是个例。 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7个在贫水的北方,6个在丰水的南方,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二者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相差无几。此后南
11、降北升,现在北方已远高出南方,北方农业的重要性凸显。而北方河流水超限利用和地下水超采现象将难以为继,南水北调虽然对北方缺水可以有所缓解,但如果因此而引致更大规模的人口和产业聚集,从而使水需求猛增,环境的恶化就不可逆转。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7,大规模地恢复和重建森林,增强其调节气候和水汽循环的能力,把生态“增源与人工“导流统一起来,开展与水汽模式相适应的农业,就可以开掘出巨大的农业生产潜力。全球约60至70的粮食生产来自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雨养农业,即使是干旱的沙漠,也既有靠短暂的雨季完成生长繁育的动植物,还有仅靠雾水生存的动植物。这告诉我们,与水汽模式相适应的农业模式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只要我们能从天与地、海与陆、山与河、林与水、源与流、气态与液态、地表与地下、上游与下游、工程与生态、供给与需求、人类与环境的万物协同、循环转化的整体性关系中去探索,就能开辟出实现水、粮食和生态平安的新途径。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