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定农民收入基训水平对农民收入水平的调查研究及思考 从农民家庭收入及消费倾向、农民家庭人口结构统计、农民增收渠道、农民对现实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农民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对农民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促进增收;持续开展;调查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d4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32023-5739(202223)11-025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逐渐宽裕。但农村收入差异却不断增大,城乡差异显著,农民收入形式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
2、进程,不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农民开展问题一直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兴国安邦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社会、科研机构的积极工作与努力,在于新时期社会青年的不懈奋斗,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双赢局面。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它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开展。现在随着农民的消费水平和农村根本结构的不断改变,以及农民负担和创造能力的变化,使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加大,城乡差距尤为明显。因此,对农民增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有利于深刻认识农村社会的开展现状,认清农村工作今后的开展方向。 1对农民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 1.1对农民家庭年收入及消费倾向的
3、调查数据分析 由图1可看出,家庭年收入在2023002022元的农民占了50%以上,在4000元以上的仅有一小局部,农民收入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导致高收入人群无法扭转农民整体收入偏低的结果,进而促使城乡差距格局的形成。 由图2可看出,绝大多数农民的收入用于供子女上学、医治疾病、购置生活生产必需品,只有极小局部农民有能力使用高档品和旅游。经分析得出,目前,农民收入低的格局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的绝大局部收入都仅能满足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供应。同时,这也从侧面说明农民收入水平参差不齐,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大阻力。 由图1、图2比照可看出,低收入农民仅能购置生活必需品,有的甚至不能满足农民的最低生活保
4、障,对农民生活生产造成很大压力,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1.2农民家庭人口的结构统计分析 由表1可看出,农村农民家庭总人数偏高(6人),主要劳动力只有总人数的41.67%,其收入要用于家庭各种消费,而剩余的不具备劳动力的人需要其收入维系生活,大大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 农民用较少的劳动力维系整个家庭的各种消费导致了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很低。随着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和社会生活保障及子女上学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出现,农民收支更难以到达平衡,最终导致了生活困难和负担增加。 1.3农民增收渠道的调查统计 农民是社会人口构成的主要角色,着实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而
5、农民收入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对促进农民增收、保持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数据显示, 9.52%的农民开展养殖业和开发新型农产品,取得了良好的增收效应;66.67%的农民靠父母在外务工作为家庭增收方式;23.81%的农民仅靠简单的农业生产维系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增收渠道。而对于这23.81%的农民的增收问题,也是此次研究的重要内容。 1.4农民对现实生活现状满意程度的调查统计 调查数据显示,5%的农民对生活现状较为满意,75%的农民比较满意,而20%的农民表现为不满意,原因在于收入不能满足根本生活需要。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及其转变直接反映了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状况。根据调查,20%表现不满意的
6、农民直接反映的是低收入农民,如何使这种百分比降到最低,使根本满意和满意的百分比到达最高,也是研究农民收入的重大课题。 1.5农民知识结构的调查统计 由图3可看出,农民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占95.24%,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9.5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根本为零。这严重因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创新能力,既不利于农民劳动力的合理分配,也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有效提高。如何吸引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开展,促进农民增收,将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离不开广阔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近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强调了农村经济工作问题,对集中解决农民增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7、;并提出了新思路,在开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都有了很大转变。这为开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条件,也为广阔基层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 2.1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 一是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要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加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的根底设施建设,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条件。带动农民就业,政府对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好牵头作用,在进一步增加建设内容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进行自主投资,自行设计,扩大建设范围,提高农民自身的创造能力。二是加大对农村开展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并增加预算支出,稳固对农村的投资重心,逐渐提高投资效率。
8、把农村社会事业作为工作重点,切实提高教育、卫生、文化质量,为农民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三是落实好资金投入和各项建设的监督工作,保证优质完成任务,把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时刻向群众公示;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以优质的效劳更好的落实到农民群众中,最终到达“钱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效果。 2.2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近年来农业生产特别是主要粮食产区的规模日益扩大,导致农药使用过度;农产品加工和质量平安检验效劳体系不够健全;各地粮食平安问题屡见不鲜,这都对加强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以上现象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优势
9、产区扩大补贴范围,使农民有充足的资金应对农业生产困难,减轻农民生活负担;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平安监测和认证体系,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完善动物疾病检测防御体系,防止传染性疾病的蔓延。二是加快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支持农业产业化开展的专项资金,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投放贷款,予以财政贴息。对龙头企业的农户提供培训、营销效劳,同时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治理等,予以财政补助。对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和根底效劳。不管是哪种经营形式的企业,只要能够带动农户,给农民带来实惠,增加农民收入,都要在各个方面给予支持。
10、三是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围绕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储藏能力和转化能力,改革农业科技体制,继续安排和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题,允许各类农业企业申请使用农业科技成果。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国家推广机构与其他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开展、优势互补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极大的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厂、科技园区等专业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建立与农业带相适应的跨区域、专业性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效劳组织,支持农业科技在高等院校的研究、推广。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2.3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环境 目前,农民务工已经成为绝大局部农民增
11、收的主要方式,他们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因此,应充分保障农民务工合法劳动收入符合现实的需要。一是各单位企业充分保障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进城的歧视性规定(诸如子女上学的择校费之类)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手续,防止各单位在相关过程中的乱收费现象;各企业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将其费用作为单位企业的正常预算;各单位企业要及时兑现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工资,不断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好农民工的吃住问题;切实遵守履行各项法律法规,充分实现农民工的各项权利,把农民工的利益放在企业盈利之上。二是各单位企业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充分提高农民的就业能
12、力和创造价值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科技运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进行根底技能和专业化培训,使其能够熟练的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充分调动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用人单位要及时、不断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武装农民工;提高培训效果,坚决制止对农民工进行有偿培训的错误做法。 2.4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提高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开展的生力军。不断推进大学生村官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合理有效途径。一是大学生能翻开广阔农民的思想
13、意识。大学生接受过先进的文化教育,鼓励其到基层就业有利于翻开农民头脑,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抓住广阔农民对大学生的新鲜感和信赖度,不断开展各种社会知识宣传,翻开农民的思维;实行严格的村务公开,实现由群众共同管理,向群众灌输国家政策、方针,使广阔农民了解时事,增强农民的时代感和知识感。二是大学生能开拓广泛的农民增收渠道。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广泛引导农民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建设规模较大种植区域和专门养殖场所,对家禽和农产品进行规模养殖和种植;适当引进新品种,并率先进行试验,然后把无误的试验结果向农民推广。三是大学生基层就业利于提高基层干部的知识结构。 3结语 (1)政府要不断加强农村生
14、产力的建设,针对一系列制约生产力开展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以解决农民的收入为出发点,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开展。 (2)农民是整个社会的主要组成局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各个阶段和各个社会领域,要不断加强农民的科技运用能力,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实现农民稳步增收。 (3)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的知识文化水平,引导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就业,着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 4参考文献 1陆学艺,向洪.农村工作(第一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3. 2樊丽淑.中国经济转型期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研究(第一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3. 3夏永祥,赵文娟,陈雄伟.农民收入、农民负担与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