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 陈世松 内容提要:客家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局部之一,与其他文化资源相比,在开发利用上,即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以近年来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促进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开展的经验作为案例,并联系我国台湾地区开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围绕开发主题与打造品牌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了开发利用四川客家文化资源,开展客家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主题词:客家文化 开发 利用拥有300多万客家人的四川省,是中国内陆客家人数仅次于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的第五大客家聚居区。四川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为开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23
2、年10月在成都落幕的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展现了全球客家热潮的巨大开展前景。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把客家文化开展为一种可以持续开展的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找准主攻方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东南沿海省区出现了海外华侨、华人寻根探亲、回乡投资的热潮,他们中许多人是客家人。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客家学术活动异常频繁活泼。到了20世纪末,这股热潮也开始席卷巴蜀大地,适逢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机,为了配合西部大开发,推进客家地区社会经济的开展,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率先开展了以“成都东山客家历史与现
3、状为龙头的课题,尝试探索客家文化与经济开展相结合的路子。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拟,既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要求。共性是都必须建立在文化资源与经济开展相整合的认识根底上。所谓特殊性要求,就是对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以首先激发客家族群的积极性为前提。众所周知,四川的客家文化,是清初以来随着客家人的入川,而被移植到巴蜀大地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世代生活在成都近郊东山丘陵区的客家人,过去一直被人贬称为“土广东,是“苕管儿,致使客家意识长期处于压抑之中,客家文化的价值不为人们所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要把客家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利用,如果没有客家人的积极介入,显然是
4、无法起步的。改革开放以来,东山地区一些客家人通过在广东务工和出差,发现在当地,存在着一个与自己说同样方言的人群,他们被称之为“客家人,由此明白自己原来是堂堂正正的“客家人,于是,客家意识开始在这局部人中得以复活。随着客家人的自我觉醒,龙泉驿区也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对于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在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四川省的两个客家民间社团、科研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1996年,由一批海外归来的客家干部、知识分子发起,经过批准,在成都组建了一个客家民间社团组织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该会成立伊始,即在四川的客家人群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开工作,并以龙泉驿区洛带镇的广东会馆作为活动中心,开展了一系列联络
5、接待活动。1999年3月,经四川省社科院批准,由一些专家学者发起成立了一个以客家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四川客家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伊始,即选择洛带镇作为研究基地,通过与洛带镇政府合作,帮助制定了一个以突出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展规划,并为洛带镇量身打造了一个定位目标“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开始尝试把客家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加以开发。洛带镇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被列为四川省的试点小场镇。该镇的干部群众一直在寻找足以支撑一方产业的开展方向。在确定客家文化作为主打方向之前,曾经被提上议事日程、甚至被局部实施过的开发方向有:三国文化、宗教文化等。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的学者在全面调查、研究、分析了龙泉驿
6、区、洛带镇的资源状况后认为,洛带镇以前称为甑子场,在历史上曾经是成都平原通往川东丘陵的必经之路,是清初大移民时代客家人进军成都平原的要冲之地,因此,这里自然也就成为客家族群聚居的理想之区。龙泉驿区客家资源十分丰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客家方言根本保存完好。龙泉驿区的客家方言,以前被称为“土广东话。它是由来自清代广东嘉应州为主的客家移民及其后裔,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而保存至今的。客家方言在龙泉驿区的保存现状是:由于受“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传统的影响,在一些乡镇村组,从老人到小孩几乎全说客家话;有的平时在外面说湖广话四川话,在家庭成员内部那么说客家话。二是客家历史源流和演变脉络十分清楚
7、。大量族谱资料和文物、口碑资料说明,龙泉驿区的客家人来源于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绝大多数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广东嘉应州的五属梅县、蕉岭、平远、五华、兴宁和惠州府的龙川、连平、河源等州县,以“垦民的身份迁来四川的。其中,尤以长乐今属五华市、兴宁今属梅州市居多。此外,也还有局部来自江西赣南的客家人及其后裔落户此区。三是客家文化的物质形态和民俗文化事象保存完好。在龙泉驿区范围内,一大批移民时代遗留下来的客家住宅、祠堂、公共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一些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的遗迹。在这些物质形态中,尤以“二堂屋、“硬八间、“假六间的民居建筑最为普遍。在公共建筑中,又以洛带古镇的古街道和会馆建筑群最
8、为突出。始建于乾隆时代的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建筑,或规模宏大,或构思精巧,或装饰华美,具有极高的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已被政府列为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由客家人所创造的美食,如洛带镇的腌熏鹅、“九斗碗、艾馍馍等,也是客家文化的生动展现。由洛带镇江西客家人“上川时所带来的“刘家龙,更成为传统年节的表演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事象,如婚丧嫁娶和节日习俗、民歌山歌等,也因具有鲜明的特点,而与其他族群如湖广人相区别,故能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认识,由客家研究的专家学者所提出了如下一些口号,深得人心,一时间成为人们统一思想、行动的指针。这些口号是:“弘扬
9、客家文化,促进洛带经济开展;“客家文化通向世界文明的桥梁、连接海外世界的纽带;“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二、打造文化品牌在确定一定文化产业的开展方向时,选准切入点、找准主攻方向自然十分重要。但当主攻方向确定下来之后,还需要抓住时机,大造声势,扩大影响,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大力打造文化品牌,形成产业效益。二者比拟起来,后者无疑难度更大、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在这方面,龙泉驿区洛带镇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回忆龙泉驿区、洛带镇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起步阶段用文化影响社会。洛带镇和龙泉驿区客家文化的开发,真正从文化层面影响到社会层面,是从2023年春节开始的
10、。2023年正值中国龙年,又是我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为洛带镇制定了开发客家文化开展方向的旅游规划之后,紧接着又专门筹划了“西部客家火龙节。这次活动原本是由洛带镇政府与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共同筹划的。这是专家们通过对洛带镇现有的“刘家龙资源的分析,在对其源流、文化内涵与活动方式进行挖掘、包装的根底上,采用举办文化节庆的形式和市场运作机制而精心组织的。这一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它对于提高洛带镇,乃至龙泉驿区的客家文化知名度,产生了较好的作用。从此,洛带镇“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美名得到社会的认同,开始名扬天下。第二、推进阶段桃花节与客家文化嫁接。早在1999年夏天举行的洛带镇旅游开展规划评审
11、会上,龙泉驿区政府就对区内存在的如此深厚而颇具特点的客家文化资源感到十分惊讶。这一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加深既有的“龙泉花果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内涵,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与本区一个知名的旅游品牌。“西部客家火龙节的成功举办,再一次显现了这一资源的巨大开发潜力。接着,省、市、区三级政府开始关注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培育,并充分肯定了把客家文化与经济开展结合起来的作法,形成了把桃花节与客家文化结合起来的开发思路。于是,在“西部客家火龙节之后,一个把桃花“节与客家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为 “一节一会的新鲜模式,逐步在龙泉驿区形成,从而把客家文化的开发引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并开始在不断实践中显示了成效。20
12、23年3月桃花节期间,在龙泉驿区同时举办了“第七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来自美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和国内11个省市的180多位客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会议围绕“四川与客家世界的主题,发表了96篇论文及评论,开展了24场紧张而热烈的讨论,被认为是国际客家学会举办得最成功、最圆满的学术盛会。这次会议的举办,扩大了龙泉驿区,乃至成都市和四川省在客家世界的知名度和对外形象,使龙泉桃花节寻找到新的客家文化载体。当年经贸洽谈大获成功,30多个项目在会议期间“搞定,协议投资达23亿元,实现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预定目标。在筹备这届桃花节与国际客家学研讨会期间,洛带镇迎来了第一次开展
13、机遇,场镇面貌得以初步改造,江西会馆修葺一新,开馆待客,并成为接待四方游人、展示客家文化魅力的中心。2023年3月,龙泉驿区又乘胜前进,举办了成都国际桃花节暨客家亲情联谊会。这次客家亲情联谊会客家名人、专家学者、富商云集,与会人员规格、知名度比往年有所提高,又有来自法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的海外客家领袖级人物前来参会。这次国际盛会,是桃花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声势最强、影响最广的一次盛会。此次盛会以花为媒,旅游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充分展示了成都城市新区和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崭新面貌,进一步体现了龙泉人民的精神面貌。利用客家文化,架起了西部与东部,龙泉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14、,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对外开放结出硕果,招商引资成效再创新高。据统计,会议期间,共接待中外客商1200余人,共签协议31项,协议投资28.8亿元。经过三年来的实践,龙泉驿区成功地实现了“客家文化与“桃花的联姻,使“一节一会成为龙泉驿区对外宣传的固定模式和品牌。海内外的客家人因为有客家文化这个载体,专程到龙泉考察,同时加深了对龙泉花果生态的了解,促进了龙泉驿区的社会经济开展迅猛开展。三年来,全区GDP、工业增加值、税收、出口创汇累计到达了90.7亿元、29.5亿元、4.83亿元和4000万美元。作为客家文化活动中心的洛带镇,在“西部客家第一镇的目标下,大力开展旅游经济,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昔日一个名
15、不见经传的普通农业小镇,现在已开展为四川省的一个特色旅游名镇。2023年,洛带镇被省文化厅授予省级先进文化乡镇,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同时,它还跻身于全国旅游名镇之列,并开始逐步走出四川盆地,融入客家世界之中。第三、大开展阶段客家世界瞩目的焦点。经过连续三年客家文化开发的巨大努力,迎来了更大规模的开展机遇。早在202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上,四川省即已争得在成都举办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的举办权。2023年10月1214日,由四川省政府主办、成都市政府和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承办的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洛带作为大会的分会场和恳亲联谊的主体会场
16、。为迎接盛会的召开,洛带镇政府投资数千万元,狠抓古镇老街的保护建设,将电力、光纤、通讯等所有线路下底埋设,对街道核心区老街立面进行修缮、改建、复建、改造、撤除,新铺红砂石地面,新、扩建3个广场,增加了古镇的通透和立体感,在各广场和接点上分别恢复和新建了假设干景观,重现了老街原有格局和风貌。在狠抓古镇根底设施及配套建设的同时,镇政府还着手从业态调整、民俗活动等文化内涵上营造气氛,以进一步提升古镇的文化品位,丰富客家文化内涵。本届世客会规模大、层次高,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泰国、日印度尼西菲律宾、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国内17个省市区的164个代表团3000多名客属同胞和局部海外华商参会。海内外3000多名客属乡亲来到到洛带作客,充分领略了四川客家文化的风采,一时间洛带镇成了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