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瞿秋白对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道路的理论探索:如何认识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中的重要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据此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认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对此,他做出了开拓性的探索和认识。关键词:瞿秋白 中国革命道路社会性质探索1立足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国情是一定时期或某一历史开展阶段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根本情况的总称,认清社会性质那么是了解国情的核心。国情是认识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本依据。瞿秋白对近代中国国情进行了认真、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此根底上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根本观点,从而
2、为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奉献。1.1首先重视对国情的分析瞿秋白很早就认识到了解近代中国国情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从在旅俄期间,他早就开始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研究近代中国的国情。他说:“先知道中国是什么然后说怎么样。他认为“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而“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于中国国情,自然要观察中国社会的开展,政治上的统治阶级,经济状况中资本主义的趋势,以及中国革命史上的策略战术问题。1923年,瞿秋白在担任新青年杂志主编时,也明确指出新青年的研究方向:“新青年当研究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状况,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试解剖中国的政治经济,讨论实际运动。正是基
3、于这些问题,所以瞿秋白撰写了大量的文章,来探讨、研究中国国情,形成了对中国国情的较全面的、深入的认识。1.2 分析国情来确定中国社会的性质瞿秋白认为,分析国情的目的在于确定社会的性质。对于国情和社会性质有了深入了解之后,革命才有了入手点。所以在瞿秋白对近代国情的研究中,他把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确实定放在了首要位置。而要明确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就必须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2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探索,实始于瞿秋白,成于毛泽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民主革命以何种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领导中国革命面临着的必须解决的
4、一个重大首要问题。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中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个根本内容。2.1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的思想中国早期革命运动的曲折开展,引起了瞿秋白、毛泽东等人的思考和探索。面对异常强的大革命敌人,我党该采取怎样的一种革命方式屡次的工人运动的失败及历次的反动派的武装镇压使革命运动在曲折中开展,使瞿秋白转向了对武装斗争的探索。从1926年起,瞿秋白已经认识到并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革命战争为主要形式开始,他撰写了多篇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我党最早全面论述武装斗争的第一篇
5、重要论著,是1926年4月发表于五月份的新青年第4号上,瞿秋白的中国革命中之武装斗争问题一文。瞿秋白在该文中明确指出:“我们以为现在有详细讨论革命斗争的方式(Form)之必要;我们应当指出各种方式的必要和应用,尤其在这一时期,革命战争是主要的方式,其他方式都应当应用,直接的或间接的做革命战争的准备。“现时革命运动的中心问题已经是实行准备革命战争、求于最短时期间推翻中国现在的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统治军阀制度。2.2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土地革命的思想在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中,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的三大根本内容之一。瞿秋白认为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毛泽东在
6、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所蕴含的土地革命思想的赞同和支持,更表现为他把土地革命上升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的地位。当时,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曾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刊上刊登了前半局部,未能刊完。瞿秋白对这篇文章非常重视,便将全文交中共中央在武汉办的长江书局。以湖南农民革命为书名出版,并为该书写了序言。他在1927年4月写的一文中指出:“武装暴动在城市里对抗军警比较不能时常进行,必须要等待相当的时机:在乡村里反对土豪军阀,却可以自筑堡垒,以逸待劳。瞿秋白以其对中国国情的深刻分析,实际上从地域方面探索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可能性。从对农民政权与土地革命的关系的分析中,也许更能明确说明瞿秋白是确实具有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瞿秋白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开拓性探索和认识,对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奉献远不止上述内容。例如,有关的统一战线思想,对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认识,民主政治思想,党的建设思想等,很多都是始于瞿秋白而成于毛泽东的或是对毛泽东有所启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的开拓性理论奉献,是值得我们永久尊敬和思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