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第4期当代广西“变废为宝”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文文/黄燕群李世华黄燕群李世华走进百色市西林县正和牧业生态养殖产业园,一栋栋现代化的养殖车间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柑橘园中,3个生态肥料处理池正在运作,四通八达的水肥一体化输送管道向果园深处延伸。这是一个集种植、养殖、屠宰、污水处理、猪粪再生利用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在投资6亿元占地560亩的产业园里,有20%左右的面积为猪场,剩余的大部分是沙糖桔、沃柑、贡柑、百香果等果园。在这里,生猪养殖尾水经过一道道处理工序后,变成适合果树生长的液态有机肥,真正实现了农业生态循环的“变废为宝”。一边是畜禽养殖粪水大量排放污染环境,一边是耕地土壤有机质
2、不断流失,这两者一直是农业种养面临的难题。近年来,西林县通过引进尾水处理利用技术,引领特色养殖标准化发展,开启全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产业园负责人高平银指着不远处山头几个污水处理池,逐一介绍猪粪、污水是如何变成农作物的肥料。他说,正和牧业年出栏仔猪 30多万头,其间产生的 2.3万吨猪粪、污水等废弃物先进入第一个储污水池中转站,经过缓冲和沉淀,流往固液分离机,分离出的颗粒固体堆沤发酵成为有机肥,液体则进入第二个黑膜池进行深度发酵净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流入第三个氧化池,水中的有机物氨被去除掉,最终成为农作物需要的肥料水。“经过处理的肥料水,不仅浇灌柑橘园,还辐射灌溉周边的百香果、西贡蕉等近千亩的农作
3、物。”高平银说,顺着产业园铺设的6000余米的水肥一体化输送管道,每年约有 2万吨的液态有机肥,供应到周边4个村屯约1000亩水果种植园。柑橘园里,大批工人正在忙着修剪枝条、喷药、剪果。高平银介绍,柑橘园每年的用工将近1000人次,收果时节用工量比较大,每天每人收入150至200元不等。一旁的养殖场则固定用工 135人,工人月平均收入达 5800元,“一年支付当地群众的工资就要100多万元。”高平银说。眼下,正是果园清园时节,为了来年水果更丰收,人们都在果园忙碌着。在距离柑橘园一个山头的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王芳芳正在修剪枝叶,一些工人在浇灌果园。王芳芳指着一旁的蓄水池介绍说:“这个水池的
4、水是从正和牧业那边通过管道输送来的肥料水,用来灌溉百香果,既减少施肥次数,又能让百香果长势更好,结更多的果。”王芳芳说,她从去年 3月份开始种植百香果,这片 200多亩的基地集采摘、批发、育苗于一体,在山地上种植阳光充足,再加上正和牧业输送过来的肥料水,产量就更高了。而对于百香果的销路,王芳芳表示“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基地与上海、广州等地的企业都建立了良好的联系,百香果被成批成批地包装成为企业职工的节日大礼盒。同时,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收获的鲜果,以及经过深加工制成的百香果糖、果干等食品,也通过超市、电商销往全国各地,以百香果为代表的水果产业正开拓出一条水果深加工之路。2022年,基地收入达70
5、多万元。在王芳芳经营的润茁农业公司销售门面,琳琅满目的百香果制品吸引了不少顾客。“这些百香果加工品很受顾客欢迎,西林这里只是一个分店,我们总公司在柳州。”王芳芳说。实践证明,探索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经济新模式大有可为。西林县以正和牧业生态养殖产业园为龙头,引进现代化先进技术,将猪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变成肥料,用于当地沙糖橘、沃柑、贡柑、百香果等水果种植,并大力发展水果加工业,形成“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种植业带动加工业、加工业带动养殖业”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我们在发展乡村振兴产业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西林县县长黄卓远说,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最大化利用资源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西林县正和牧业生态养殖产业园黄燕群/摄时政热点责编/李佳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