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课堂的趣味教学研究数学课堂的趣味教学研究 孙利 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差,在数学学习中主要是通过直观感受来认识数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尽量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生转换的关键阶段。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就非常有必要,趣味性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一、利用数学故事,提升教学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很容易被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所吸引,因此,教师
2、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注意这一点,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过程中,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大部分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很多数学家在小时候也可能遇到和小学生同样的问题和困惑,可是他们没有被问题所吓倒,反而不断进行知识的探索,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这样的故事,不仅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数学,而且还能有效提升课堂趣味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例如,高斯定理的发明者高斯小时候比较顽皮,上课不认真听讲,教师为了惩罚他,让他将 1 到 100 的所有数的总和计算出来,对于高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
3、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并没有难倒小高斯,他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非常快地就将这道题算了出来,而这个算法也被称之为高斯定理。学生在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对于高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非常好奇,同时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兴趣。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索。二、创设趣味性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的求知欲是比较强的,对于很多事情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趣味性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
4、师提问:假如当前分别有三辆车轮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车,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向同一方向出发,那同学们觉得哪辆车会先到呢,为什么?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会首先想到为什么还会有正方形、长方形的车轮呢,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不都是圆形车轮的车吗?这时会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其他形状的为什么不可以。之后,学生会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来,还能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有所提升。三、设计趣味性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游戏是开展趣味性教学的一个主要途径。由于数学知识相对来
5、说比较抽象,小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让学生主动投入學习中。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中,位置是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一个概念,学生每天都在和位置打交道,班上新来了一名同学,老师安排他坐在第四排第五个位置;排座位时自己在第几排第几列等等。这部分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将其设置成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关于位置的知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找朋友”的游戏,首先随意选择一名学生,根据位置来帮助这名学生认识更多的朋友,教师会随机说出第几排第几列,这时这名同学要
6、说出坐在这个位置的学生姓名,如果正确则成功找到朋友,如果错误即为失败。利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兴趣会更加浓厚,学习效果也更显著。四、加强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部分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具体地去摆一摆、做一做,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其中有一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纸盒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剪一下,看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运用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