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8 卷第 1 期学报No.1 Vol.382023 年 1 月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Jan.,2023DOI:10.16069/ki.511610/g4.2023.01.019“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方星移,张雪(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摘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课程,发挥每门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这是教育界的共识。东坡文化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形成的思想、人生态度、文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在内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坡文化概论”课程利用其丰富的资源,结合精读与浏览,融合理论与实践
2、,联结课内与课外,创新多种学习方法,建立课程多元考核方式,让思政教育润化其中,立德树人。关键词: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23)01012906收稿日期:20220422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苏轼与鄂东区域文化的建构”(18D096);黄冈师范学院2021 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东坡文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2021CE09)作者简介:方星移(1969),女,湖北英山人,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宋代文学;张雪(1998),女,湖北姊归人,黄冈师范学院 2020 级学科教学(语文)
3、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全课程育人又是其中最核心的理念。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进行思政教育是每门课程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是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其主要精神内核爱国忧民、融合创新、旷达乐观等契合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发展精神。深入挖掘东坡文化的内涵,探讨利用东坡文化的丰富资源育人的可行性途径,让学生愿意接受、自觉学习、持续传承,达成思政教育在这门课程中的实现,认这门课成为课程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概述东坡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学界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个:有学者
4、认为东坡文化是以苏轼思想、理论、学术、创作、生存样式、历史影响等物质与精神内容为主、包括苏洵、苏辙文化成果在内构成的一个文化范畴。1 又有学者认为东坡文化是以苏东坡贬谪人生的观念形态为研究对象,具有苏东坡鲜明个性特征的有关其哲学思想、精神创造、审美观念及生活方式等之总和。2 这两种主要观点共同肯定的是东坡文化包含苏轼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在内的文明成果,而根本区别在于,东坡文化的范畴是否局限于苏轼在贬谪时期创造的成果,是否扩大到包含“三苏”全部成果在内。我们认为,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垦种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其生活、思想、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变化,所以东坡文化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形成的思想、人生态度、
5、文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在内的物质与921精神文明的成果。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意义重大,泽被后世,影响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3 大学教学实践中,正确的思政教育的路径必须是显隐结合。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显性的思政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这些课程有理论高度,教育目标十分明确,即通过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进行立德树人,培育学生良好的情
6、感态度价值观,体现出了思政教育显性教育的特征。但此类课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纯粹的思政课程的教育内容让大学生感觉枯燥,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手段相对单一。对当下的大学生而言,明显缺少创新性和亲和力,因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才会有好的效果。一条新的探索路径就是将思政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之中,实现全课程育人就是应时而动。发挥其他课程的优势作用来弥补这些显性思政课程的不足,采取“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模式,充分调动各门课程中优秀积极的内容引导大学生培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东坡文化能够担负起以文化人、
7、以文育人、教化青年的重任。“东坡文化概论”作为一门选修课,也是一门对东坡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性课程,对这门课程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认识。“东坡文化概论”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二者的结合体,意在用好“东坡文化概论”这一课程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东坡文化概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绝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将课程中隐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和思政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并有机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实现知识育人、文化育人与思政育人的高度统一。通过“东坡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大学生了解了苏轼其人其事,有了感知、体会,通过知识传递、人文涵养双重类型的活动,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教育,他们
8、能获得对历史、社会、人生初步的认知,尤其是受到苏轼面对逆境人生的生存生活方式的教育,形成相对成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在他们的大学思想教育中,实现从单纯的“思政课程”到系统的“课程思政”的转变,也就预示着“思政教育”从狭窄的“小思政”概念走向了宽广的“大思政”概念,意味着思政教育的根本性改变。二、“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资源前文我们给了东坡文化定义,东坡文化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形成的思想、人生态度、文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在内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东坡文化概论”课程对苏轼为中心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形成对东坡文化比较系统完整的文化体系。此研究的维度广泛,涉及对苏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方
9、位的研究,能够让学生在对苏轼形成全面认识的过程之中进行思想熏陶,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一)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人生观苏轼一生仕途大起大落,沉浮不定,在中国古代许多仕途沉浮的士大夫中是命运最差者之一,但他面对挫折时乐观豁达、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却是士大夫里最适用的,最具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无论是从他笔下的作品,还是别人描述记录他的文字里,都能强烈感受到他的这种处世态度。对学生而言,理想教育是必须的,可挫折教育更不可少。因为面对挫折时采取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格精神和认知高度。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获得宋仁宗、欧阳修等人的赏识,可谓春风得意。入仕之后,因
10、政见不同,他在“王安石变法”中外调地方官,经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六年后,旧党上台执政,他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连升数级,至翰林学士。然而哲宗亲政,新党得势,又将他贬到广东的惠州,再贬海南岛的儋州,一贬再贬,越老越远。031在新旧两党的搏杀中,他是受害最深、贬谪最远的一个,遭受了持续的打压和加倍的报复。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4 2641自嘲、愤激、无奈等等,一句玩笑似的自我调侃中,其实蕴含着他复杂难言的人生况味。在黄州期间,他经历了精神的炼狱,从痛苦煎熬到豁达乐观。经历“谁见幽人独往来”(卜算子)的痛苦自省、“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11、的沉郁煎熬、“事如春梦了无痕”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的释然了悟,最终才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旷达。他沉浸在黄州的山水之中,自然让他放松自己的身心;他接触黄州的太守和民众,同游寻春,同耕同乐,人情温暖着他的身心;他亲自在东坡垦种,在劳作中有收获有喜悦,土地慰藉着他的身心。他渐渐地融入了黄州的生活,把自己当成黄州本地人一样生活,超越痛苦,脱出困境,随遇而安。有了“乌台诗案”的重大挫折作为底色,经历了黄州的心灵洗礼之后,他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容易接受惠州和儋州的贬谪生活。虽然在经济上他更加困难,在儋州,他发现食无肉
12、、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甚至生存都十分困难,他却说:“习而安之,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5 2275(书海南风土)“安”指心安。安顿心灵,万物生长,强大的人格精神支撑着他,丰富而充实的正气始终伴随着他,他做到了触处生春。“东坡文化概论”课程在学生阅读苏轼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他的处世之风,学会他面对人生困境时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内化其人格精神,学会在挫折中保持坚韧,不断自我成长。(二)忧国忧民、有补于世的价值观苏轼一生,胸怀国家,心系百姓。在各地任职期间,他切实地处理各种政务。在密州蝗灾、旱灾期间,积极组织生产救灾,拯救灾民;在徐州组织抗洪抢险,为保卫徐州城墙的安
13、全,亲自在城头督战;在杭州疏浚西湖,解决杭州城的生活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定州时,他整顿军备,处置贪腐,改善士兵生活,加强训练,军备废弛状况有所好转。他勤勉政务,为国尽力,为民分忧。如果说这些还是他作为地方官员的分内职责的话,那么被贬谪期间他的作为,就是他忧国忧民,希望有补于世的价值观的充分体现。苏轼在 与滕达道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真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若见仆困穷便相于邑,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5 1550贬谪黄州的他不能签署公事,他仍然关注国家大事。北宋的西北边境有西夏军队的侵扰,元丰四年(1081),宋神宗命种谔等大将兵分五路征讨西夏。他通过书信向滕达道了解边
14、境战况,与滕达道:“西事得其详乎?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5 1481十月,在洮西取得大捷,捷报传来,他饱含满腔爱国深情,喜极而作 闻洮西捷报,欢呼“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恰如陆游所赞叹的那样:“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6 苏轼还在行动上竭力为民,得知黄州、鄂州民间有溺杀婴孩的陋习,当即向鄂州知州朱寿昌写信 与朱鄂州书寻求帮助,希望革除恶习。并联合黄州安国寺僧首继连等人共同拯救小儿,还在自己一家人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出钱相助,“吾虽贫,亦当出十千”5 2316(黄鄂之风)。后来在惠州看到农民种田辛苦,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就教授一种插秧的农具 秧马,亲自画图并
15、写下 秧马歌加以推广;在广州亲自设计从山中用竹筒引水入城,解决市民饮水问题;在儋州,他教儿童读书,为青年士子答疑解惑,教授的弟子姜唐佐后来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他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作为士大夫,人生处在顺境的时候,他勉力勤政,履职尽责;处在逆境时,他顺势而为,钻研学术,传播文明,利用自己的人际交往和组织能力,力所能及地为民众做有益的事。他说:“粗有益于世,瞑目无憾也。”5 1482(与滕达道)要做一个有益于世的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苏轼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博大的,大学生理当汲取其思想的力量,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爱国为民的价值观,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在逆境时不忘初心,有善举善行,自强不息。(三)朴素
16、唯物、运动联系的世界观131世界观是我们对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大学生早在中学时代就已经了解基本的世界观,如“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等。苏轼对世界的认识在很多作品里体现出来。早在嘉祐五年(1060)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夜行观星中他就说:“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世欲强指摘,一一立名字。”4 70天上的星辰运行变化有其规律性,这与人间的世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人们强行给这些星辰取了名字。他认为宇宙自然界的星辰等事物有自身的运动轨迹,显然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的看法。他还认为运动不息是规律,在解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说:“夫天岂以刚故能健哉?以不息故健也。流水不腐,用器不蠹。”7 认为运动才是自然界的根本属性,而不是“刚”。在黄州期间创作的 赤壁赋中,他又表明了辩证法的思想:“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5 6这段话阐明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认为要多角度地看问题,辩证地对待万事万物的变化,而不是绝对化片面化地思考问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