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政局社区建设工作意见 城市社区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效劳的基层群众组织,在效劳社区居民、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根底性作用。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和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的重要作用,提升城市管理和效劳水平,现就加强全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城市社区组织体系
2、建设、效劳功能建设、根底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体制机制,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群众满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建设和谐奠定坚实的根底。 (二)根本原那么 1.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居民依法自治相统一,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2.坚持以人为本,效劳居民群众。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为目的,以社区居民满意为标准,真正把加强社区建设工作变为效劳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3.坚持属地管理,共驻共建共享。社区内机关
3、、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必须服从、效劳于社区管理,并以街道办事处、社区为主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充分挖掘、合理配置社区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自然、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气氛。 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设施建设、财力投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尊重社区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 5.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提高。立足社区实际,区分不同情况,创新工作载体,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和阻碍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有方案、有步骤地推进社区建
4、设工作。 (三)主要目标。通过努力,力争到2023年年底,全市50%的社区到达“七好要求;到“十二五末,全市所有社区普遍到达“七好要求。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效劳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的文明和谐社区。 1.党建好。把社区党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引领带动社区各类组织配套建设。 2.自治好。社区居民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中当家作主,民主程序完善,形成党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成为“民主社区。 3.管理好。社区依法管理,各类组织体制合理、职责明确,民情反映、民主协商、矛盾调处等机制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社区单位共驻共建,成为“法治社区。 4.效劳好。
5、社区效劳设施齐全、效劳机构完备、效劳队伍健全、效劳内容多样、效劳手段创新,能为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优质效劳,成为“惠民社区。 5.治安好。社区平安防范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落实,社区秩序井然,居民群众安居乐业,成为“平安社区。 6.环境好。社区内建筑、设施、能源、绿化等符合环保要求,环境卫生整洁,居民普遍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生态社区。 7.风气好。社区居民崇尚学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立活动普遍开展,文化生活丰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人与人和谐相处,成为“人文社区。 二、明确社区主要职责,合理调整社区规模 (四)依法组织开展居
6、民自治活动。加强对社区居民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形势教育,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居民公约,依法履行公民义务,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系列创立活动。负责召集社区居民会议,民主讨论决定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效劳活动,兴办社区效劳事业,推动社区互助效劳和志愿效劳活动。积极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纠纷调解、矛盾化解等活动,有效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和社区和谐。严格社区财产和财务管理,依法推行居务公开,增强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或所属部门反映社区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五)依法配合城市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要按照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积极
7、协助当地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构做好与辖区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公共卫生、方案生育、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消费维权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效劳等工作,实现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全覆盖。 (六)依法组织开展监督活动。要组织居民有序参与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听证活动,对社区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等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对供水、供暖、供电、供气、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市政效劳单位在社区的效劳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监督社区内社会组织、业主大会、物业效劳企业开展工作,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七)合理调
8、整社区设置规模。各县(区)要尽快制定“十二五社区建设规划,明确社区的分布和数量。在充分考虑公共效劳资源配置和人口规模、管理幅度等因素的同时,坚持有利于居民自治、社会稳定、效劳管理的原那么,按照每个社区202300-3000户、40002023000人左右的标准,对社区布点、社区规模进行科学调整,适当增加社区设置数量,同时,根据社区建设需要,可对街道办的设置进行必要充实、调整和加强。要加快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工矿企业所在地、新建住宅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组建工作,实现对社区居民的全员管理和无缝隙管理。 三、加强社区组织体系建设 (八)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
9、要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按照“一社区一支部(总支)设置社区党组织,全面实现党在城市社区的组织覆盖、制度覆盖和工作覆盖。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方式,切实领导和指导好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以“三有一化(有人有钱有场所、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为重点,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在调整社区布局和规模时,要同步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和工青妇、综治、维稳组织网络。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两推一选,把熟悉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德才兼备、密切联系群众、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选拔到社区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提倡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社区专职党组织成员和居委会成员“交叉任职。要积极探索以公开推荐方式
10、产生社区党组书记和其他委员候选人及社区党组织书记差额选举的方法和措施。深入推进党建综合示范工程,扎实开展“双联一创活动,切实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和效劳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志愿效劳和帮扶结队等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要求,拓宽党员效劳群众渠道,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九)加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要推广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扩大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社区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参加社区选举的方式方法,保障其民主政治权利。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社
11、区居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效劳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实践,以居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全面推进居民自治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鼓励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广泛参与,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健全完善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等日常工作制度,确保社区工作高效运转。 (十)培育开展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政府购置效劳、部门对口培育、社区牵头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的社会组织培育开展机制,进一步放宽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实行备案制度。重点培育和开展社区效劳类、
12、慈善类、公益类、管理类、教育类、文体类等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要指导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其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依法自主活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开展。积极引导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与效劳,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开展互助效劳。大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逐步健全社区志愿效劳网络,力争35年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占居民人口2023以上。 (十一)强化驻区单位联建责任。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机制和社区工作议事机制,定期研究资源共享、社区共建有关事项。驻区单位要将文体、教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积极为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要进一步
13、明确驻区单位在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的鼓励考核机制。在和谐示范社区单位创立中要把驻区单位履行社区建设责任情况纳入创立条件之中,主动听取社区和社区居民对驻区单位的意见建议。把驻区单位履行社区建设责任纳入对部门年度考核内容之中。 四、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 (十二)配足配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要按照管理人员、聘用人员、社区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来配备解决。每个社区一般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9名,列入当地政府编制范围,工资由财政统发;辖区人口较多、社区管理和效劳任务较重、专配工作人员不能满足需要的社区,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假设干名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配备比例
14、、招聘方法及专业效劳机构的设置由县(区)政府确定。社区下属的委员会与居民小组负责人可由社区居民推选产生,也可由社区成员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经过民主程序兼任。同时要大力开展社区志愿者队伍,逐步健全社区志愿者效劳体系。 (十三)强化社区专职工作者教育培训。要将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培训纳入市、县(区)干部培训整体规划,逐步建立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制度,全面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依托市、县(区)党校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基地。综合培训由各级组织、民政部门牵头负责,专项业务培训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社区主任原那么上每年培训一次,其他成员原那么上每2年培训一次。有方案地选派
15、年轻后备干局部批到示范社区挂职锻炼,学习示范社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 (十四)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社区招聘人员工资福利不得低于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标准由县(区)人民政府确定,根本工资、生活补贴、各项社会保险所需资金都要纳入当地财政预算。要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和推荐担任街道(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积极为他们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对在工作中成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人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加强社区根底设施建设 (十五)着力解决社区办公效劳用房。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中组部等2023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效劳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民发(2023)85号),把社区办公效劳用房纳入XX县区开发和XX县区改造规划,统筹协调解决。社区办公场所应按照不少于40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已建立社区未配置和租借办公效劳用房或配置面积缺乏的,由县(区)政府协调有关部门,通过整合、调剂、改造、新建、扩建或置换等方式予以解决。对企业以外的单位型社区,由所在单位无偿为社区提供办公效劳用房。新建住宅小区和旧XX县区连片改造居民区的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将公共效劳设施配套建设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