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纪德君,广州大学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三国演义 历史观论略纪德君(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摘要:三国演义 的历史观颇为复杂,正统史观、道德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以及循环史观等兼而有之,并且彼此交织,相互为用。作者崇尚英雄,但他崇尚的主要是出身正统的、以宽仁忠义为本的英雄,也是能体现天心民意的英雄,因此 三国演义 呈现的是以儒家政治道德为核心的多元历史观。这种多元历史观虽然包含某些合理的成分,但无法对三国兴亡作出富有诠释力的理论说明。只有秉持唯物史观,结合小说的具体描写,才可能对蜀汉兴亡、三国归于一统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关键词:三国演义;正统史观;道德史观;
2、英雄史观;天命史观中图分类号:I207 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94X(2023)01-0083-09历史观就是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在历史研究中,每每遇到一些重要的事件,尤其是朝代的兴废争战之事,人们就难免要思考: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事情又怎么会这样?是什么因素左右了事情的发生与变化?这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问题多了,研究者就会进一步抽象地思考: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历史发展有没有规律?等等。一部历史小说的作者,对其所写的历史人物事件怎么看?对朝代兴亡怎么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作品思想与艺术水平的高低。三国演义 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代表作,研究三国演义 不可能不审视它的历史观
3、。三国演义 的历史观比较复杂,以往学者曾讨论过三国演义 的正统史观、英雄史观,1 4 对天命史观、道德史观也略有涉及,但未作系统探讨。这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 三国演义 的历史观。因此,笔者尝试对 三国演义 的历史观进行全面的审视与述评,并在此基础上谈谈如何比较客观地看待三国的历史兴亡问题。一、三国演义 表现的正统史观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证明其统治政权的合法性、合理性,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既得利益,蒙骗老百姓,以便使其帝位能够代代相传,所以就编了一套政治谎言,说皇权的获得,是受命于天的,是上天赐予他的,即所谓的“受命于天”“奉天承运”。皇帝自称为“天子”,是上天之子,也就是说,是上天选择了
4、他来做人间统治者的,所以他的政权是合法的,是天经地义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既然如此,张三家的王位就只能由张三家的子孙才能够接续统治,李四、王二麻子都不行。张三死了,张三的儿子来继承皇位。张三的儿子死了之后,就由张三儿子的儿子来接替皇位。这样38代代相传,就形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古人就称之为“正统”。可见,“正统观”是建立在“天命论”和“血统论”基础之上的,用“天命论”来支撑“血统论”的合法合理性。因此,一个人如果不是皇帝的子孙,那么他就与帝王之位无缘。不管这个人的本事有多大,多么有权谋,但他要是想篡夺皇位的话,就会被天下之人视为乱臣贼子。对于正统的政权,臣民们要无条件地忠诚与拥护,绝不能凌
5、驾于国君之上。这样,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正统观念与忠君思想。三国演义 对于正统观念与忠君思想的表现是很明显的。比如曹操,其文治武功都是那个时代第一流的,但由于他篡夺了皇帝的实权,野心勃勃,所以当时的诸侯们多骂他为“国贼”。而刘备呢,则因为是汉景帝的第十八代玄孙、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所以就受到尊崇,人称“皇叔”,这对其创业立国起到了很好的政治宣传与推动作用。小说写刘备一出场很注意利用汉室宗亲的身份作为其打天下的政治本钱。如第一回写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刘备见了榜文,慨然长叹。不料,张飞在他身后厉声喝道:“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刘备答道:“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
6、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5 3张口就标榜自己是汉室宗亲。于是,张飞、关羽便与刘备举行桃园结义仪式,并推刘备为兄。这显然与刘备出身正统不无关系。后来,刘备及其部下在与其他诸侯角逐天下的过程中,就经常拿“正统”出身作招牌,或试图打压对手,或博取他人的同情,或扩大其社会影响。如第三十一回,刘备与曹操两军对垒,就指着曹操鼻子骂道:“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吾乃汉室宗亲,奉天子密诏,来讨反贼!”5 228第三十七回写刘备一顾茅庐,自报家门:“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5 269二顾茅庐时,留下书信一封,信中特意强调自己是“汉朝苗裔”。第三次见到诸葛亮,开
7、口第一句话是“汉室末胄”。可见,刘备总是不失时机地标榜其汉室后裔的高贵身份。而刘备部下在与对手较量时也常喜欢拿“正统”说事。如第十三回写吕布宴请刘备,见刘很客气,就说:“贤弟不必推让。”按说吕布比刘备岁数大,这样说没毛病,但是张飞听了却瞋目大叱道:“我哥哥是金枝玉叶,你是何等人,敢称我哥哥为贤弟?你来,我和你斗三百合!”5 86张飞一直以大哥出身皇族而倍感自豪,怎么能容忍一个三姓家奴称他大哥为贤弟呢!第五十四回写鲁肃奉命前来讨要刘备所借荆州,不料孔明竟勃然变色道:“子敬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自我高皇帝斩蛇起义,开基立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据一方。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正统。我主人乃中山
8、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今皇上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况刘景升乃我主之兄也,弟承兄业,有何不顺?汝主乃钱塘小吏之子,素无功德于朝廷;今倚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尚自贪心不足,而欲并吞汉土。刘氏天下,我 主 姓 刘 倒 无 分,汝 主 姓 孙 反 要 强争?”5 388一席话驳斥得鲁肃哑口无言。第六十回,庞统对张松说:“吾主汉朝皇叔,反不能占据州郡,其他皆汉之蟊贼,却都恃强侵占地土,惟智者不平焉。”5 439三国演义 不仅写刘备集团多次使用“正统”作为其夺取天下的政治资本,还在刘备称帝后,直接改用蜀汉的“章武”年号接续汉献帝的“建安”年号进行纪年叙事,明确以刘蜀绍继大汉正统。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
9、义 有13 处使用“章武”纪年;“章武”之后是“建兴”,小说中有 22 处用“建兴”纪年。但却有意不用曹魏政权的年号来纪元叙事。毛宗岗父子评点本 三国演义 第八十回,还直接用“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作为回目。可见,三国演义 标举刘蜀为正统的历史观是显而易见的。若推究其因,这大概与三国演义“依史以演义”6 1时受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的影响48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1 期有关。资治通鉴纲目 把刘蜀政权作为汉王朝的一部分,这曲折地反映了汉族人民在民族矛盾比较尖锐时期的民族感情,自南宋以至明代,对汉族民众特别是文人士子影响很大。笔者考证,三国演义 在东汉被曹魏取代后,坚持用
10、刘蜀政权的年号来纪年叙事,并且采用一字见褒贬的方式表明其倾向,的确是受资治通鉴纲目 的影响。7 毛泽东曾指出:“三国演义 的作者罗贯中不是继承司马光的传统,而是继承朱熹的传统。南宋时,异族为患,所以朱熹以蜀为正统。明朝时,北部民族经常为患,所以罗贯中也以蜀为正统。说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8 258翦伯赞也指出:“三国志演义 简直是曹操的谤书为了宣传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他就肆意地歪曲历史,贬斥曹操。”9 显然,毛泽东、翦伯赞等对三国演义 以刘蜀为正统的历史观是持否定态度的。正统史观本来是封建时代“家天下”的产物,如梁启超所说:“故夫统之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
11、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我者,吾生而有特别之权利,非他人所能几也。统之既立,然后任其作威作福,恣睢蛮野,而不得谓之不义;而人民之稍强立不挠者,乃得坐之以不忠不敬、大逆不道诸恶名,以锄之摧之。此统之名所由立也。”10 因此,正统史观不过是一种为某一政权之统治者辩护、粉饰的工具,而并非对历史发展合理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正如翦伯赞指出的,它是“以 皇帝至上 、封建世袭为原则辩护现存的政权之合法性的工具”11。三国演义 的确表现了一种正统史观,但如果仅仅因为刘备姓刘,是皇室后裔,就觉得应该同情、肯定、赞美他的政权,那么三国演义 的思想性也未免太差了。实际上,三国演义 对同样是汉室后裔,
12、与汉室关系更近,曾割据一方的刘表、刘璋等,并没有加以肯定与赞赏。它之所以以刘蜀为正统,选择以刘蜀集团等作为其重点描写与肯定的对象,除了正统观念起了一点作用外,恐怕主要还是因为它继承了民间“说三分”拥刘贬曹的传统,觉得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的所作所为更符合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如仁政爱民、忠义为本等。因此,三国演义 所秉持的历史观,主要还是儒家的道德史观。二、三国演义 表现的道德史观道德史观,就是把历史的着眼点放在个人的道德品性上,认为历史是由有道德修为的英雄人物创造的。儒家有所谓“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等政治理论,指出治国理政者或有志图王者,只有加强内在的德性修养,实施仁政,以民为本,才能据有天
13、下。儒家所说的“皇天无亲,惟 德 是 辅”12,“国 君 好 仁,天 下 无 敌焉”13 255,“仁人无敌于天下”13 255,“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14,等等,都意在说明,讲“仁义”道德,乃是夺取天下,保住君位的必备条件;反 之,若 行“不 仁 而 得 天 下 者,未 之 有也”13 258,“虽得之,必失之”15 205。罗贯中深受儒家道德史观的影响,他在写人叙事时习惯于从道德角度看问题,强调道德在政治事功中的作用,赞美历史人物对宽仁忠义等伦理道德的坚守,鞭笞不讲道德的暴行暴政。在 三国志通俗演义 第一百十九则中,他明确强调:“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1
14、6 574而刘备就是他心目中的“有德者”,他与关、张结义,是为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复兴汉室。他自觉地以“仁义”作为建基立业之本。如三国演义 第三十六回写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所执,不得已与刘备拜别,孙乾劝刘备切勿放去,刘备说:“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5 264 265第四十回写孔明劝刘备乘刘表病危,取荆州以拒曹操,刘备说:“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孔明说:“今若不取,后悔何及。”刘备说:“吾宁死,不忍作背义之58纪德君:三国演义 历史观论略事。”5 290第六十回写庞统劝刘备听从张松、法正的建议,入益州取刘璋而代
15、之,刘备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曹以急,吾以宽;曹以暴,吾以仁;曹以谲,吾以忠。每与曹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5 442第八十回写孔明等上书劝刘备即皇帝位,刘备大惊道:“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5 589凡此皆意在突出刘备的宽仁忠义之德,彰显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其实,按史书记载,刘备固然宽仁忠义,但毕竟是“枭雄”,周瑜、鲁肃等皆称他为“天下枭雄”,他曾不止一次设计大败对手,也曾一怒之下怒鞭督邮。可是,罗贯中却着重从伦理道德角度去写刘备,刻意将他塑造成理想化的“仁君”,遂使其枭雄一面荡然无存。至于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也都专主忠义于一人,因此成为贤
16、臣、义友的典范。实际上,对于“忠义”之士,不管其出于哪个阵营,三国演义 都不吝赞美之词。如第三十三回写沮授、审配、王修等人在袁绍兵败身亡后,均甘心受死而誓不降曹,这让曹操深受震撼,并由衷地赞叹:“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吾安敢正眼觑此地哉!”5 243而对于曹操前期激于“忠义”,谋刺董卓;以“忠义”之名号召诸侯,讨伐董卓等,作者显然也是持赞赏态度的。只是后来曹操对上不忠、对部下不义、对百姓不仁,所以才不断遭到作者的口诛笔伐。在小说中,作者刻意选取了一系列颇有表现力的逸闻琐事,诸如装病诬叔、杀吕伯奢全家、霸占张绣婶婶、借王垕之头以解众怒、割发代首、计害祢衡、梦中杀人、处死杨修、设红白旗诱杀百官、虚设疑冢等,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终于将曹操写成了奸诈残忍的一代奸雄、目无君上的奸臣国贼。由此可见,忠义仁爱是作者描写、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标准。作者也非常渴望刘备这样的“有德者”来统一天下。所以,他明确主张尊刘抑曹,歌颂以刘备为典范的仁君仁政,鞭挞以曹操为代表的暴君暴政,虔诚地渴望以忠义仁爱为本的刘备集团能平定奸邪纵横的乱世,解民于倒悬,重建符合儒家道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