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别现代”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研究_冯志学.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1202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现代”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研究_冯志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别现代”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研究_冯志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别现代”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研究_冯志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别现代”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研究冯志学(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摘要】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时装艺术”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在具有“别现代”空间化结构的中国正处在一种“跨越式停顿”的时期。这个时期各种西方思潮主义与本土价值理念互相碰撞与摩擦,并且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时装审美理念。从别现代视域出发,对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及审美形态进行探究。【关键词】别现代;时装;审美形态;研究意义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389(2023)01-17-03一、“别现代”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的发展有人说,现代的东西方文化融合更准确地说就是在西方

2、原有的设计理念插入东方文化,那么在西方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别现代主义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及美学品格的发展道路应该怎么走?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和当前的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中国的设计理念与美学品格为中心,在当今国际各种文艺思潮及设计理论的影响下,我们要有自己的价值理念和话语权。王建疆教授提出的“别现代”及“别现代”下的美学多样性就为我们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及审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别现代”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设计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是以“民族性、原创性”为根本,同时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当代时装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例如:“亚投行

3、”的设立正是中国经济话语权的体现,而这种话语权目前已经被引入到了文化领域,尤其是中国当前的时装行业和时尚设计领域,别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研究语境中的提出就变得越来越有意义。二、“别现代”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理念中国当代时装艺术的审美理念与品格应当上升到哲学层面思考,它除了能反映自身的民族的文化观念及文化态度,还应该符合当前设计的潮流,是能反映作品内在文化精神的当代时装艺术。中国当代时装艺术的审美理念是建立在“中和之美和禅意之美”的基础之上,在别现代主义语境的背景下确立了中国自身的“天人合一、和谐之美”的美学品格,这种审美理念及品格应用广泛,例如在时装、电影、建筑、装置、绘画等作

4、品当中,通过摒弃具象的样式来表达某种内在精神和文化意志。当代时装艺术在“别现代”视域下有中国特有的美学理念与品格,这是一种准则、规范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的标准。这种审美理念符合当代中国大众的审美标准,也符合了西方人对自由的向往。三、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形态分析(一)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一种源自儒家处世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审美形态,所谓“中和”是指人们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客观、中庸、适度等特点,中和思维是儒家文化精髓中的“包容与融合”,实则是一种“中庸之道”。从美学的角度看“中和”也被认为是儒家的最高审美准则。以“新中装”为例,新中装具有“中和之美”的特点

5、,是将中国传统服饰的“形与神”和现代国际服饰风格相融合,传达出中国“和”的人文精神内涵。人们对这种“中和”审美形态的喜爱,实质上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心理中“中和”形态的折射。“中和”相对于西方的“悲剧冲突毁灭论”和“客体元素和谐论”等,有着情感平和、处事中庸和和谐包容的不同形态。例如在吕越的 相融 时装作品中,就蕴涵了“中和”之美,其作品以黑白水貂皮和银色金属子母扣为材料,表现了世间万物,无论软与硬、黑与白、光滑与粗糙,在“中和”的审美形态意念里都可以相融。(二)气韵之美“气韵之美”来源于中国古代“气”的思想和“韵”的审美形态,“气韵”是西方美学中没有的审美形态范畴,其理论概括必然突破现有西方认识

6、论美学理论框架,表现出超越对象的气化生成的美学思想。有“气势”、“生气”、“生动别致”、“栩栩如生”等审美状态。中国特有的服饰美学与哲学来源于古代先人创造的宽衣文化,表现在服装上,特别是在女装的空间结构与空间造型上,呈现出了一种具有中国式风格的精神与韵味,它辽宁丝绸研究探讨17第 1 期(总 183 期)体现了中国当代女性贤淑婉约、内敛含蓄、宁静致远的人格境界和风韵气质。“别现代”视域下的时装艺术及审美具有贯通古今的时代气韵,所要表现的是让民族精神文化融于世界,民族的创新设计融于世界,在东、西方不同的哲学与美学观点下,所体现的不同的时代气韵互相强化和表现。(三)神妙之美“神妙”一词源于我国古代

7、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特有的审美形态之一,不仅仅在当今以及未来都具有价值和活力。在传统美学范畴中,“神”是指内在世界的精神和心灵,其特点是神与妙融合为一体,互相辉映。通过艺术作品的表现,达到出神入化、妙不可言、深不可测的审美特点,是一种真正的美妙境界。当我们看到一件优秀的时装艺术作品时,会被它内在所传达出的精神或内涵所吸引,这种精神和内涵靠言语传达出来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它就发生在眼前。这说明了“神妙”就是一种“不可能的现实”的审美状态。“神妙”不同于宗教的神迹,中国的神妙是关于大道属性和天地万物间阴阳变化的感性凝聚,是超乎凡人想像的非凡魅力。这种来自大道玄妙、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神妙,与西方一

8、神论基础上的上帝专有的神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理论阐发必然具有更多不同的内涵。(四)意境之美“意境”这一古老的审美形态在“别现代”下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新的时代中被赋予了更多的表现空间。例如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写意国画卷轴为例,表现了情景交融中“有无虚实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声光电”也被运用到像“印象漓江”、“印象云南”等大型实景舞台演出中,表现出了虚实统一、耐人回味的审美效果。意境的实体景观化,利用虚实真幻结合原理调动观众的感观,扩充想象力。与美国 3D 切断想象力的设计、亦真亦幻但却用来制造惊悚互动的节目相比截然不同,“意境”的新表现

9、空间是中国传统审美理念在当代的发展。“意境”这一被认为是中国最为独特的审美形态范畴,体现了从人与自然的一体化中寻求经验与超验相统一的美的本质观。“意境”也经常被服装设计师用来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例如在薄涛创作的时装艺术作品 水墨乾坤-花鸟图 中,作者取材于清代外籍画家郎世宁的 水墨乾坤-花鸟图,将平面绘画中的自然景象融入到立体的服装中,将传统国画的意境美和时装所表现的意境相结合,是传统经典绘画元素中的“意境美”在当今的时尚再现。(五)飘逸之美“飘逸”的审美形态具有自在逍遥、轻灵敏捷、不受拘束等特点。这种飘逸不仅是中国道家逍遥思想、隐逸生活和理想身形的表现,而且还是中国人现代梦想的图腾。以敦煌莫

10、高窟和大型乐舞 丝路花雨 中的飞天服装造型为例,作为一种审美形态,“飘逸”在敦煌飞天造型中令人印象深刻,表现出了一种自在逍遥、自由自在的轻灵洒脱之美。特别是飞天这一飘逸的审美形态,不仅是中国电视艺术的最高成就奖奖杯的象征,也是中国腾飞“飞天梦”的象征符号。在时装艺术及服装设计上,设计师们通过对服装造型中的空间把握和对轻薄材料的运用,进一步探讨人和服装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穿着后的“动态”等,表现出一种飘逸的审美状态。飘逸不仅是一种风格,还是道家逍遥思想(即“无为”)的绝对自由精神,是对西方建立在外在物质实践基础上的相对自由即目的与规律相统一的审美规律论的另一种突破。(六)阴柔与阳刚之美“阴柔”与“阳

11、刚”这一审美形态来源于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阴阳互生并存的观念,就像太极图一样,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一体双面的风格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写真。例如当今世界流行的中国太极拳,就是阴柔与阳刚的最好见证,是壮美与优美的辩证,阴柔与阳刚的统一。在吕越的时装艺术作品 阴阳相谐 中,以中国传统阴阳文化为创作主题,大量运用了阴阳属性的灯泡为素材,利用素材的特性和对比的手法,传递出一种阴阳互补以及刚柔并济的美,也在作品中思考了宇宙生命的真谛:天地、男女、生死、贫富等。“阴柔与阳刚之美”这种建立在审美风格和本体论哲学基础上的审美形态,不仅体现了阴阳同根、阴阳互补、辩证运动的世界观和审美观,而且还体现了整体把握、超越简单对

12、立的审美思维方式,与西方界分主客、判析美丑的直线型审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给予美、丑以更多的生成空间。(七)内审美从社会的审美角度上看,儒家美学要求人们在穿衣打扮时注重服装造型的外在美和人本身的内在精神美相统一,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提升道德修养的服装造型观念,把“表里如一”、“内外兼修”的个性美融入到整齐统一、秩序分明的社会中。“内审美”实则是一种以无对象、无外在感官参与的内乐型、内景型、精神境界型的审美。道家老庄的“涤除玄览”、“心斋”、“坐忘”、“朝彻”、“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深度内景呈现;儒家孔子的“曾点气象”、“孔颜乐处”的内乐体验;佛禅的“喜俱禅”、“乐俱禅”、“禅悦之风”、“止

13、观”、“内照”的修养境界,以及荀子“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的重要命题,都从哲学和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内审美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经验型内审美的发现,将使现有建立在对象分析基础上的西方美学体系面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突破。四、“别现代”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研究的意义(下转第 51 页)辽宁丝绸研究探讨18第 1 期(总 183 期)(上接第 18 页)(一)“别现代”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研究具有创新的研究价值意义。时装艺术审美的创新研究对服装设计、时尚设计的创新也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例如王建疆教授提出的“别现代”下文化创新的切割理论,他认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有一个最重要的点往

14、往被大家忽略,导致了传承与创新成为了一个空喊的口号。这个被忽略的点就是在传承文化后必须与被传承对象进行“切割”,切割就是划界、独立和创新。表现在时装艺术及审美上,我们就需要传承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之后再进行切割,最后重新独立,使它们的边界更加清晰,从而达到创新,这是一种创新设计观。所以说探寻“别现代”视域下当代时装艺术及审美的研究,对发展时装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创新价值意义。(二)“别现代”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及审美研究具有传播价值意义。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向文化全球化转变的历史阶段,由外来文化输入逐渐向文化输出转变,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别现代”视域下的当代时装艺术及审美研究

15、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意义。时装作为终端零售市场的先导者,时尚与文化的传播者,它代表了国际服装的流行趋势,是社会审美导向的一个重要指向。随着中国式审美风格的服装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受到青睐,逐渐形成一股引领时尚的潮流,使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扬。对外彰显了中国伟大的文化底蕴与国际形象,同时对内吸引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增加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三)“别现代”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研究具有文化价值意义。时装艺术的创作理念与设计元素对服装设计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在服装设计中我们要让艺术及美学品格的灵魂属于东方,属于中国。让它既有“别现代”语境下中国式服装美学的写意,又能用当代的

16、时尚态度来表达,我们可以从东方的文化根源中选择语言、符号和元素,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韵,为其提供审美和创新的价值。所以说,中国当代时装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及文化的重要性(这里讲的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当代著名服装设计师张肇达先生曾说过:“那种只是单纯的工业经验形态构成的时装艺术设计,是缺少文化的和令人产生共鸣的精神内涵,文化使时装艺术及服装设计有了灵魂,如果没了灵魂的设计都是空洞和乏味的。”对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及审美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增强我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鉴赏力。而对服装内在精神及文化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作为中国当代的时装艺术家及服装设计师,在时装文化内涵上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名人洪晃女士在 价格审美观与服装演讲中说道:“中国的时装艺术家和设计师非要比西方设计的更西化的路是走不通的,只有坚持自己在服装历史上的文化基因才能发展的更好。”在文化基因这一点上,中国设计师有更大的优势,但前提是提高文化自信,专注于对传统的创新、实验和设计。作者:冯志学(1988),男,锡伯族,辽宁铁岭人,硕士,南宁职业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