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M师范大学为例 中 文 摘 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对社会发展最新文明形态的正确选择。本文以M师范大学为研究主体,进行实地调研,对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进行研究。依据调查问卷、访谈和走访各有关部门获得翔实的理论依据。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较为系统的方式对各个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个简要的概述,首先便是对生态文明以及与这方面有关联的概念进行必要的解释与阐述,其次便是解释我们根据什么来对高校的生态文明系统进行探索研究,最后则对高效进行生
2、态文明观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将M师范大学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的方式对此学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除此之外阐述了生态文明观教育所带了的积极影响以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究;第三部分,结合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以M师范大学为例,提高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对策,主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自我教育三个层面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大学生1结 语目录引 言4(一)研究背景4(二)研究意义5一、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相关理论概述5(一)生态文明观5(二)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5二、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现状及分析6(一)高校生态
3、文明观教育现状6(二)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61.涉及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较少62.教学形式和方法、教育内容和载体较为单一83.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足94.校园生态文化环境不足10三、提高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对策11(一)优化课程改革11(二)丰富课堂内容与模式11(三)融入第二课堂12(四)重视校园生态文化12结 语13参考文献14附 录15引 言(一)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在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再次提出了五个重要的发展观念,分别
4、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017年,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要求,要求对环境的保护以及治理要投入更多的工作,保护我们的蓝天坚决不能被污染,对于水、土这两方面的污染也被要求投入大量的工作去治理,全方位的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EB/OL.。在党的第十九次大会上,提出了对生态文明这一方面要加快体制改革的速度,去加强建设,使我国更加美丽,并且对要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样的观念保持不变,为达到人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向前努力奋斗。大学生作为改革中的主力军,我们要迅速的对其生态文明素养、能够积极去建设生态文明观念
5、加以提高,使得大学生的认知更为宽广。故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二)研究意义 将生态观的教育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中去,能够对思想政治的时效性进行一个全方面的提升。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下完成这个生态观教育的研究,还能够在生态文明教育观的体系和机制这两个方面上加以不断地完善,进而能够使更多的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以及有关的各种知识加以学习与应用,培养出一种生态文明的情感,构建一种十分坚固的生态意志,最终的目的是将这种意志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达到社会所需求的全面的人才这个标准,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得大学生为生态文明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一名宣传者或是一名实践者。并且要
6、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容同环境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能够将生态观于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渗透到整个社会文化这个大环境中去,去创造一个能够同历史发展一致,社会前进相一致的生态观教育的体系,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基于这样的体系能够有一个更高的进步。一、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相关理论概述(一)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分为广义与狭义,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在人类社会中,由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所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的形式之一,它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候所能够达到的文明的程度。生态文明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建立起使社
7、会可持续发展,并与自然相协调的观念,选择适度消费的生活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第二,生态文明的行为,包括个人绿色生活方式和社会的绿色发展,其中发展生态产业,促进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其重要内容;第三,生态文明环境建设,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提升环境承载能力,开展各类生态工程;第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建立和完善适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制度规范。 (二)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形态,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受教育者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所要教育的是所处高校的大学生。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结合中国传统的生态理念,
8、我党生态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使当代我国大学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生态文明观,以培养教育他们,使学生在生态文明中有理念有情感,并不断践行生态文明行为。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其教育内容主要有:我国传统的生态伦理、生态在当代的发展观念、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生态文明相关的政策和法制、生态消费观和生态行为等等。多方面的教育是为了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高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复合型人才。二、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现状及分析笔者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M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调研访谈。首先,简述对于调查问卷的设计:从题目设置来看,调查问卷共设
9、有30道问题。从题目类型来看,问卷设置了29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29道选择题中包括10道单选题和15道不定项选择题。(一)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现状近年来,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受到国家、学校乃至社会不同层面的高度关注以及重视。环保部门以及教育部门都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而各自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回应。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一步展开,在把文化宣传出去的同时还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而生态文明教育能够向前做出更深一步地发展源于决定的提出。中共中央也把建设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纳入国家规划之内。由此,高校也正式承担起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任。越来越多的高校随着大范围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普及随之增强对于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培育。(
10、二)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涉及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较少课程在学生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把它当做最基本的依据,学校教育目标能够得到实现也是因为有了它作为基本保证,学校举行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拿它当做中介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也拿它当做依据和师生深入交流的纽带,国家在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时也少不了课程的存在,甚至因为有了它,而使得教育目的和人才的全面发展有了保障。在大学的课程里,大部分学校都没有把生态文明观教育单独作为一个课程体系,而是把它作为一部分内容掺杂在其他环境的课程之中,甚至没有和它相关的教材与读物。大学生在高校里进行“三观”的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上思想政治理
11、论课程,而在这个课程当中,并没有将生态文明观单独拎出来,并且讲述的知识也极其少。高校虽然将生态文明观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但仅仅只是一部分而没有形成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必须要将当下生态文明观在高校中的地位进行改善,并对高校的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从上表中能够看到,高校的各类课程教授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关于生态文明观的。在我校化学环境与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三个学院的课程中涉及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多,其他学院相对较少,除了在毛概中存在着单独设立的章节,其他的无论是课程还是实践活动,几乎涉及不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本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程度从数据研究来看也是属于比较低的,学生也只有在
12、毛概课程中才会学到关于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一点点内容,课程中涉及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以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37.。 2.教学形式和方法、教育内容和载体较为单一大学生之所以要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能够培养他们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品质和素质,并树立起生态环保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明白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具备的隐形规则不可违背。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大学生能够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化,对课堂授课、观看视频以及社会实践和调研等的多种方式都能进行充分地利用。
13、高校里对于生态文明的教育方式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显示,依旧处在教师向学生进行理论教导的阶段,学生在整个教授过程中都没能够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老师也没能够引导学生共同去探讨生态文明观的问题,如此刻板而又单薄的讲授方式最终会被时代所抛弃。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对于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观教育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进行关联,中央部级领导作为整个国家的榜样,也开始带头在植树节等节日里开展各种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生态保护也被各大企业和政府机构放到关键位置上,并围绕着此开展各大实践活动。实践是进行生态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务必要让大学生能够把理论与教育结合到一起,这时候,学生会与各个
14、有关环保的协会需要主动担起此项重担,积极举办生态植树活动、护林护山等行动。在当前大学生生态观教育过程中,理论仍然处在一个主导地位,教师也更加看中理论而不是带着学生进行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没有办法将理论知识与生态行为进行联系,也就没有办法把生态观牢记于心,而是把他保留在了口头与表面形式中,教育活动也因此受到严重的阻碍。大学生们在进行生态教育系统的学习过程中,第一要做的就是将基础性的生态知识牢牢巩固住,把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给最大化地激发出来,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由此住不转化为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学生在当下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下,只是制造出了学会的假象,而不
15、能真正把它应用到实际之中,这也是理想目标与当前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调查问卷以及访谈中得知,学生在毛概课程中的主要学习形式为分组自主学习讨论来进行“建设美丽中国”章节,如图2-2所示。3.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足通过对以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一部分教师到现在还没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而且欠缺相关的教育知识。所以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他们的知识领域往往是局限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于环境和生态的相关知识并没有给与太多的关注,只不过是在课堂上作为拓展性内容进行讲解。在图2-3中调查学生认为教师的生态素养如何,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高校教师对于生态文明等相关知识比较欠缺,这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是进行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生态知识,那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也不会在生态意识和行为上有良好的习惯。对于教师来说,仅仅的拥有丰富的知识在现在来说也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积极的组织关于生态教育的相关活动,只有通过言传身教才能够影响学生,才能培养出集素质和才华于一体的生态文明人。4.校园生态文化环境不足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