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论经济发展中金融贡献与效率.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12339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论经济发展中金融贡献与效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年论经济发展中金融贡献与效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年论经济发展中金融贡献与效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年论经济发展中金融贡献与效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3年论经济发展中金融贡献与效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023年论经济发展中金融贡献与效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经济开展中金融奉献与效率 任何社会的经济开展都是由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政治的、经济的、体制的、技术的、人文的等等。就经济因素而言,古典经济学把土地、资本、劳动看成是经济开展的三大要素(马克思把这三大要素概括为生产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又把技术、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知识进展视为新的重要因素。经济开展史的研究说明,当今兴旺国家在近500年的经济开展过程中,有一个因素的作用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高度兴旺的现代经济中,这个因素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便是金融。那么,金融是如何成长为经济开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它是通过什么途径和作用机理促进经济开展的,金融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奉献程度究竟有多大,金融的数量扩张和效率

2、提高对经济开展会产生怎样的差异,以及如何把握金融开展才能保持其对经济的持续推动力并提高整个经济的开展效率等等,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成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应构成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但是迄今为止,即使在西方理论界,也还远没有像对其他问题的研究那样深入。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努力,并在此根底上,探寻一条符合经济开展内在规律的金融开展之路,以期通过建立高效率的金融体制使正在起飞中的中国实现高效率的经济持续开展。 本文的研究共分五章来进行。 第l章主要考察了金融成长为经济开展重要推动因素的内在规律和开展过程,研究金融在500年经济开展进程中的历史奉献

3、和金融作用性质的两次质变,即从最初的“适应性作用到“主动性作用,再从“主动性作用到“先导性作用。第2章现实地考察金融与现代经济的密切联系,从经济与金融的逐步融合分析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从金融产业开展和金融国际化分析金融在现代经济开展中的作用增长,并在这种分析中,考察开展中国家与兴旺国家之间的差距,寻找欠兴旺国家经济开展缓慢的金融原因。第3章考察金融在现代经济开展中的奉献程度,分析金融通过促进资本和劳动量增长、促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金融业自身产值增长对经济增长作出的奉献比率。第4章主要分析金融效率。金融在推动经济开展的过程中,金融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金融效率的上下在很大程度

4、上决定了整个经济开展的效率。在历史分析和数量分析根底上,第5章对如何提高中国的金融效率进行了探讨。 第1章的研究是从货币和信用最初发挥的作用开始的。 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初是通过货币与信用这两个相对独立的范畴表达出来:货币以其自身的属性方便了交换和贸易,提供了财富积累的新形式-积累货币,从而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重要条件;信用使生产要素得到最及时充分地运用,并且使生产者能够超过自己的资本积累从事扩大再生产,同时也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但在15世纪之前,由于商品经济处于很低的开展水平上,货币和信用的作用范围还很狭小,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只是“适应性的。 15、16世纪,随着商品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5、,货币和信用的作用范围急剧扩展。货币积累代替实物财富积累成为主要的积累形式,同时,信用的开展又使不流动的货币积累转变为流动的货币资本,既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又增加了生产资本。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和信用逐步融合为一体并形成一个新的范畴-金融。金融范畴的形成使货币和信用在它们以各自的方式推动经济开展的同时,又以它们的结合提供了新的作用力,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但就总体来看,这一时期,金融作用的性质尚未发生本质的转变。 金融对经济作用性质的第一次质变是在17世纪初,其标志是新式银行的成立。其中阿姆斯特丹银行银行券的发行与流通是这一质变的转折点,也是金融开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虽然银行券的最

6、初发行是为了节约金属铸币和在支付体系内提高效率,但它却为后来信用货币制度的建立作了重要尝试,开辟了通过创造廉价货币以促进经济开展的道路。所谓“廉价货币,有两重涵义:其一是相对于金属货币来说,银行提供的信用货币(最初主要是银行券)是“廉价的,并且在技术上可以超过金属货币量的限制;其二是相对于高利贷而言,新式银行促使借贷利率纳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内,所提供的货币是低利的。银行廉价货币的提供,使经济开展在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之外获得了新的货币支持。英格兰银行把银行券的发行扩展到用于向新兴工商业提供贷款支持,并把经营获利作为中心目标,又开辟了银行向产业化开展的道路。新式银行的成立。银行券的发行和银

7、行把货币资本投向新兴工商业,不但加快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进程,而且使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从最初的“适应性作用转变为“主动性作用,金融地位发生了一次重要质变。 金融地位的上升和作用性质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作用力度的迅速增强,促进了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建立,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走向成熟。 金融对经济作用性质的第二次质变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其主要标志是金本位制的解体和金属铸币流通的终结。在二战之前的三、四十年间,西方世界虽然经历了一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大的经济危机,但就经济总体的整个开展过程看,还是以上一世纪未有的速度在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金本位制度逐步走向解体,

8、不兑换信用货币代替金属铸币面广泛流通。从国际支付体系看,这一变化似乎是破坏了原有体系的稳定性,给经济开展造成影响,而实质上,这却是一大进步。金属铸币的流通,黄金与信用货币(银行券)的自由互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支付体系的稳定,但也限制了金融对经济推动作用的发挥。因为在信用货币与黄金自由兑换条件下,金融通过提供廉价货币支持经济开展的数量是有限的。不兑换信用货币的广泛流通为金融通过提供廉价货币最大限度地推动经济开展铺平了道路,使其不再受各国黄金储藏数量的制约,信用货币可以在生产潜力允许的条件下先于生产而出现在经济生活中,并带动经济的开展。这一重要转变使金融在经济开展全部推动因素中的重要程度大大提

9、高。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便从“主动性的转变为“先导性的。 70年代,随着国际货币支付体系中美元与黄金的彻底脱钩,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货币制度建立起来。在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在技术上已无限制,为金融最大限度地推动经济开展解除了最后一道屏障,随着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金融对经济的“先导性作用更加突出出来。 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为金融最大限度地推动经济开展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但新的问题也会同时产生。以保持良好金融秩序,为金融推动经济开展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提高开展效率为目标的金融政策,在国家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大大突出了。 第2章现实地考察金融与现代经济的密切联系 在现代经济中,尽管各个国家的

10、兴旺程度差异还很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金融已经与各国的经济密不可分。现代经济根本上已不存在没有金融的纯实物经济运行,金融已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货币经济、信用经济、货币信用经济、金融经济的提法都从一个侧面描述了现代经济这一根本特征。 对现代经济的宏观分析,西方经济学者在起始点上都是通过把国民经济划分为几个部门进行的。这种分析方法在80年代之后的中国也逐渐被采用,并呈现出统一化和标准化的趋势。在这种分析中很容易看出,资金运行是现代经济运行的传送带。而在资金运行中,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有着较高的效率,那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资金从盈余部

11、门向赤字部门的转化,即最大限度地促使储蓄转化为投资。如果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效率很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便会受到约束。储蓄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其差额是闲置储蓄,这意味着社会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运用。从而可得一个重要结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作状况以及效率上下决定着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数量和质量,从而决定着经济的开展。 对现代经济中金融重要地位的上升和经济与金融的交融运行,可通过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分析来考察。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重要地位的上升,一个主要的标志是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世界经济开展史说明,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快于经济本身的开展,并成为促进经济开展的重要动力。对经济货币化程度的衡量,可借用货币

12、量与经济总量的比值来进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在美国和英国的货币趋势一书中曾对美国和英国1870年以来20230年间的货币量和经济量进行过统计分析,按照他们的统计数据,在120多年前的1871年,当时经济最兴旺的英国,货币化比率已到达0.516,美国那么为0.216。到本世纪40年代初,货币化比率英国和美国均在0.7左右。从开展过程看,在起始点上,英国的比率远比美国为高,直到20年代初期美国的该项比率才到达英国1871年的水平。但从开展趋势看,美国的货币化比率提高的速度远比英国为快。这一分析结果与英美两国的经济开展和金融开展状况大体吻合。 按照经济货币化的定义,经济货币化比重的理论

13、极限值为1,并且事实上不可能到达1。因为不管经济和金融发到达什么程度也总会有一局部为自己消费而进行的生产和效劳是非货币化的。但分析中借用的货币量与经济量的比值却完全可能到达1和超过1。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开展一书中采用另外的途径对60年代一些有代表性的主要国家的货币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其结论是,在60年代,美国货币化比率在0.85-0.93之间,日本那么为0.85-0.88,这个比率在兴旺国家根本相同。但在欠兴旺国家,该比率要低得多。平均在0.5-0.6之间,大约与90前英国的水平相当。货币化比率的差异反映了金融在开展中国家与兴旺国家地位的差异以及在经济开展程度上的差距,同时也意味

14、着开展中国家在提高经济货币化比率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实证分析还说明,当经济货币化比率到达一定程度时,该比率的提高便会放慢,也即经济实现了货币化或货币化了。那么,在货币化了的经济中,货币的作用范围与作用力度是否也就不再增长了呢。不是。它以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便是货币外金融工具的增长。在5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现在被称之为金融创新的一系列带有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在70年代之后再次掀起高潮并且一直持续着。金融创新使一大批新型的金融工具或货币替代物不断涌现,反映在统计数据上,便是“货币外金融工具的迅速增长而原定义下“货币存量增长的相对放慢。虽然大的金融变革自17世纪新式银行出现以来发生过屡次,但

15、在本世纪50年代之前,那些变革根本上都反映在不断扩展的“货币范围之内,而50年代开始的金融变革已扩展到“货币之外。由于各类新型金融工具难以用“货币的概念所涵盖,所以,经济货币化分析便不能准确地反映金融对现代经济作用的增长。由此,把不断扩展和迅速增长的全部金融工具(包括广义货币和非货币金融工具)与经济总量联系起来分析,也即分析“经济的金融化便是观察现代经济运行与金融作用增长的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 衡量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指标可用金融一经济相关比率。金融一经济相关比率分析开始于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尽管他并没有使用“经济金融化这一概念。在戈德史密斯的分析中,金融一经济相关比率是用金融工具总值与国民财

16、富总值的比率衡量的。根据他的分析,兴旺国家的这个比率在12023年前不到0.2,到1963年已增长到1.5,即金融工具总值超国民财富总值的50%。由于国民财富和金融工具总值的统计数据在各个国家都比较缺乏,为便于分析比较,本文用国民生产总值代替国民财富,用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代替全部金融工具。从替代计算的金融-经济相关比率看,兴旺国家在1880年大约平均为0.78,到1963年,该比率上升为1.55;而欠兴旺国家分别为0.025和0.54。1963-1993近30年间,世界所有国家的金融化趋势都在加快,兴旺国家已到达2.2,比较兴旺国家到达1.6,欠兴旺国家也已超过0.8。中国在改革之前的1978年,该项比率仅为0.57,15年后,迅速提高到1.5,高于欠兴旺国家,接近比较兴旺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