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以美育人”视域下普通高校艺术课程、艺术团建设探微_王衍盈.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1237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美育人”视域下普通高校艺术课程、艺术团建设探微_王衍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美育人”视域下普通高校艺术课程、艺术团建设探微_王衍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美育人”视域下普通高校艺术课程、艺术团建设探微_王衍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Chinese national Expo 87Art Education 艺术教育是单靠艺术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校园美育还需要美好和谐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陶养。笔者认为,高校美育应当以通识公共艺术课程为突破点,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赏析能力。通过开设各艺术学科门类的技能选修课,形成多元艺术课程体系,丰富学校美育课程设置,同时营造美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立足学生兴趣,在有效提升其艺术素养之余,针对性建设学生艺术团队。通过相关专业教师指导,使得美化校园环境进入实践层面。此外,定期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艺术展演,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培养一种爱好,练就一门特长,促使其在日后学习、工作、生活中能以“

2、艺”相伴,与“美”相随。一、深化公共艺术课程改革,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首先,学校应加强对通识美育课程的建设力度,优化课程结构,增加美育课程课时。自 2019 年意见出台以来,我国普通高校陆续在校内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但由于课程设置多为选修,课时少,学分有限,因而并不受学生重视。很多学生认为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投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却忽视了艺术背后的美育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由于艺术门类众多,知识系统庞大,内容抽象,教师受限于课时,教授过程多为各门类艺术知识的归纳梳理,对艺术美的感受、实践则少有谈起。作为高校提升美育素养的一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提出要培养德智体

3、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后续出台的教育部相关文件中,均以“五育并举”思想作为其内容核心价值观,可见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美育作为“五育”中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高校美育,作为在校学生学历综合教育的关键一环,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9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需强化普通高校面向全体学生普及艺术教育,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从政策上看,意见旨在通过普及高校艺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美育水平。但美育与艺术教育本不是一个概念。美育是情

4、感的教育、完人的教育,通过陶养人的情感,进而影响人的意志与行为。即通过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去塑造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树立美的理想。艺术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同美育的确十分相像,但鉴于美育性质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不能只通过单一艺术课程学习或简单艺术技能训练,便可达到所谓以美育人的效果。美育应该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且受到环境、文化的浸润与熏陶。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但“以美育人”视域下普通高校艺术课程、艺术团建设探微王衍盈(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摘要】艺术培养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美育的重要抓手,对于提升学生美育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发挥着重要作用。普通高校在

5、艺术普及过程中,未能正确认识高校美育现状,忽视艺术教育客观规律,导致出现诸多问题。笔者走访调研,探究高校艺术课程的建设路径,依托公共艺术课程,形成多元艺术课程体系,以推动艺术团的美育教学。围绕艺术育人、感性培养、理论传授、技能训练四位一体的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关键词】高校;美育;艺术教育;多元艺术课程体系;艺术团【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2108703【本文著录格式】王衍盈.“以美育人”视域下普通高校艺术课程、艺术团建设探微 J.中国民族博览,2022,11(21).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科技学院 2021 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

6、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普通高校组建各类高水平学生艺术团队的构思与探索”(项目编号:GKZLGC2021133)。88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生除学习外,每周有大量时间可供其自由支配。若将这些时间合理利用于艺术活动、人文知识学习,其综合素养将会得到大幅提高。团学组织是校园育人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凝结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组织。笔者针对学生艺术社团(艺术团)的相关问题对学生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半数的同学由于缺少艺术基础,而对加入学生艺术社团(艺术团)持观望态度,这无疑不利于学校美育工作的推进。为此,开设艺术基

7、础素养课程,提高学生艺术基础势在必行。开设如“基础乐理”“视唱练耳”等音乐基础素养课,让学生认识五线谱,了解音高的概念,增强音乐感知力与想象力,扩大音乐教育的审美内涵,激发相应的音乐行为力量,并应用于生活中。读懂乐谱,唱准音律,与乐相伴。同时,也能为其加入并壮大学生艺术社团(艺术团)、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提升学生艺术技能近年来,高校美育活动层出不穷,如举办“校园十大歌手”“舞蹈大赛”“演讲比赛”等,并逐渐形成为学校常规美育工作,对培养发展学生兴趣、丰富校园文化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真正参与活动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活动影响范围不大。相较而言,高校艺术团群众性强、参与度高、影响力

8、广。通过开设各艺术专业实践选修课,如音乐技能类课程:声乐训练小提琴训练铜管合奏长笛训练等,培养学生艺术兴趣,提升艺术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学生艺术团队,将艺术团训练、表演等纳入课程中,营造团学氛围。一方面,高校学生艺术团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对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艺术素养、技能参差不齐,大多数都没有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小部分学生有过学习经历,但也多是迫于考级、考证的压力,缺乏对艺术美的感知感受。伴随艺术团的建设与成长,学生的艺术技能、审美素养也将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可以说这是校园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并真正促进美育的开展。另一方面,普通高校通过开设相关艺术技能课程,吸引学生参与到艺术学

9、习活动中。学生进行艺术学习之余,还可以丰富知识架构、开拓新视野、开发新思维,并提升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三、科学打造学生艺术团,丰富学生艺术生活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设学生艺术团不仅可以有效地整合校园艺术资源,提升校园文化质量,而且艺术团可以深入学生当中,以艺术之美陶冶情操,培育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塑造完美人格。大抓手,公共艺术课程的架构应合理安排,进入到学生每学期的课程规划中。细分为与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等相关的理论类、赏析类子课程。根据专业特色、人才培养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配置不同种类的美育

10、课程,提升公共艺术课程的应用性。其次,公共艺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这离不开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达。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侧重情感体验和审美原则,运用 BOPPPS 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增强学生在课程中的情感参与度。除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新鲜事物、时事热点作为课程导入外,应将教学重点放到“前测参与式学习”之中。课前可运用超星、问卷星等新型教辅工具发布预习作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课中发布难度适宜的开放性问题,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艺术探索。在合作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探究中鉴赏作品,提升审美能力;在讨论、思考中,培养思辨能力;在头脑风暴中,收获创新灵感。但过程中教师切忌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哈

11、姆雷特的千人千面已充分说明艺术本无标准答案,艺术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的想法,并鼓励其表达。最后,现今高校学生都是“Z 世代”,是伴随互联网、计算机科学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电脑、手机、软件、网络运用娴熟,获取知识讯息来源、渠道多样,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会更强。面对多元文化冲击,若学生没有坚定的文化信仰、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在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中时,容易受到功利主义、行为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走入审美误区。作为一门面向全院开设的艺术类公共课程,应加强引导,旨在全面提升美育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同时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抵制低俗,塑造高雅。二、开设多元艺术选修课程,提升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相较于

12、知识化为主的智能教育,艺术教育有其独特属性:不拘泥于严格逻辑,不追求标准答案,给予人们最大的想象空间,用艺术的手法把自己的理解、感悟天马行空地表达出来。可见,仅靠艺术鉴赏课程是无法达到既定的美育目标的。学校应重视艺术课程建设,完善艺术课程体系,围绕公共艺术课程,开设若干艺术技能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提升其艺术实践能力。且艺术培养不能一蹴而就,从欣赏到学习、从兴趣到特长、从理论到实践,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学科目、学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训练。(一)培养学生基础艺术素养高校学生可自主掌控的课余时间增多,时间相对自由。一份针对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的结果表明,样本数据中四千多名大学生平均上课时间为 2

13、7.97 小时/周,课外学习时间为20.22 小时/周,上网时间为 18.94 小 时/周。可见,高校学Chinese national Expo 89Art Education 艺术教育可分的,艺术实践是艺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艺术实践形式可以有很多,包括校内的演奏能力考察、艺术观摩、文艺汇演,校际的文化交流活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社会的公益演出、专场音乐会等等。“艺”随心动,通过参加校内外艺术实践,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营造艺术学习氛围,为学生搭建一个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平台,学习刻苦、团结、奋进的美好品质,让艺术活动不再流于形式,让美育、艺术教育真正地受益于广大学生。高校素质教

14、育、美育教育以艺术作为突破点,旨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但与智能教育不同的是,艺术需要无尽的创造与想象,仅拘泥于课堂教学或作品鉴赏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应重视艺术课程建设,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突破点,提升学生鉴赏能力,挖掘其艺术兴趣点。尔后通过开设各门类艺术实践选修课,培养其艺术技能,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学生艺术团。在专业教师引领下,利用其社会资源,搭建校内外艺术实践平台,最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艺术教学体系。参考文献:1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EB/OL.20190402.http:/ 王福阳.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是与不是辨析当前学校美育的几个模糊认识 J.学

15、术评论,2016(6).3杨立平.高校美育:一个需要创新思维的事业N.光明日报,20200907.4 李琳琳.本科生课外学习时间投入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J.中国高教研究,2020(6).5 朱 艳.通 识 教 育 视 域 下 的 高 校 艺 术 团 美 育 J.美 与 时 代(下),2018(2).6 张宁.普通高校学生艺术团管理模式创新初探 J.文教资料,2009(3).7 石成瑜.简析当前高校美育现状以及新出路 J.大众标准化,2021(8).作者简介:王衍盈(1992),女,汉族,广东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音乐表演。(一)寓德于美,为美赋德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学生将艺术爱好等同于

16、美育,认为参加艺术团、培养艺术爱好就可提高自身审美素养,实则不然。其一,仅靠兴趣爱好,是无法真正地提高学生美育素养的,还需要规范学习、训练。其二,目前普通高校艺术团,多是由若干重要的具有艺术性质的社团组合而成,由团委某一教师作为艺术团指导老师,而艺术团的日常管理、排练均由学生自主完成。而受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差异、美育发展程度不均衡、自身学习压力等因素影响,学生美育水平、审美判断力不一。流媒体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即可接收各式各样的资讯,其中一定有一些格调不高的音乐、小说,以及逐渐变味的流行文化。这时若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容易盲目追求一些不适合自己的、自以为的潮流风尚,这跟高校美育的目标完全大相径庭。因而,为各艺术团设立专门的艺术指导教师势在必行。通过开设多元选修课的形式建立学生艺术团,不仅整合了学校艺术资源,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专业优势,培养提升学生艺术技能,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还可以通过指导、培养学生艺术技能,编排、打磨、凝练精品节目,引领学生品味高雅,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文化,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通过艺术技能训练、艺术实践丰腴学生课余生活,让艺术美浸润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