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腐败工作中的风险防范管理 历史经验说明,当一个国家或社会处于经济、政治或社会转型时期,腐败往往也会急剧增加。1978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一个包括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政治转型和开放转型在内的四大转型时期。在这一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转型过程中,由于制度变迁本身的特性,必然会出现一些制度上的真空和漏洞,从而为腐败的出现和蔓延提供时机。当前,工商机关正在开展的学习廉政准那么活动,对工商机关的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丰富而深刻的学习实践活动,使我们有条件以更开阔的视野、从更深的层次去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工商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推出新的反
2、腐倡廉举措。 一、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 廉政风险主要发生在行使行政权力、分配公共资源过程中,包括行使行政审批权、行政处分权、队伍管理权等。 1、在行政审批上,其廉政风险的表现主要是。对于申请的审批事项,收受好处,不该办的办了;该办的没有好处不办;或是该办的办了,但办完了接受好处。有的领导干部违规不正当干预,暗箱操作。 2、在执法办案上,主要表现有。一是在案源的处理上,瞒案不报,在办案过程中“铲案;二是在调查取证中,不按规定调查取证,证据不全、不准。单独取证,私自会见当事人,更为严重的是通风报信。三是违规实施强制措施,或该实施不实施。四是在行政处分自由裁量权的把握上,滥用裁量权,一般来说是大案做
3、小。五是随意确定处分,违反程序,领导个人说了算。六是违规处理暂扣物资或罚没物品。 3、在停收“两费以后,出现新的情况,主要是利用企业注册或年检之机搭车收费,强拉赞助、搞摊派,以及随意处分,一般是小案做大,搞“堤外损失堤内补。挤占挪用学会、协会会费等费用。 4、在队伍管理上,主要是在选拔任用干部、资金分配、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工程工程建设等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当前值得重视的一个情况是,有些工商干部与监管效劳对象,包括中介组织人员的关系不正常。由一般的吃吃喝喝,到提供高消费娱乐活动,甚至开展到权钱交易、受贿索贿。工商机关工作人员为了履行职责,必然要和监管效劳对象进行工作联系,但绝不能由正常的工作关
4、系演变为私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在改革创新中探索预防腐败工作 1、排查廉政风险,这主要是完成“预的工作。 一般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从行政管理事项、业务工作流程等方面,逐一排查廉政风险点,按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经组织严格审核把关后,将风险点登记汇总,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2、制定防控措施,这主要是完成“防的工作。 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并推进防控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3、加强监督管理。根据权力运行的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这是“防能够落实到位的保证。 对廉政风险等级
5、较高的权力,在单位分管领导直接管理的根底上,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对廉政风险等级一般的权力,在处室领导直接管理的根底上,由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对廉政风险较低的权力,由处室领导直接管理和负责。坚持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整合监督资源,实施有效监督管理。 三、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践的理性思考 1、只有实现自律与他律有机统一,才能提高群防群控综合效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把查准找全和监控管理好风险点作为重点,引导工商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和集体定等多种形式,认真分析并找出个人在岗位职责、思想道德和外部环境等方
6、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其表现,同时组织查找单位、部门、行业风险,这就把广阔工商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人人查找风险,人人公开风险,人人制定措施,人人参与监督,形成全机关共同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良好局面。通过查找风险点,也使监督对象从被动变为主动、由客体转为主体,提高了工商干部的风险意识,拓宽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同级之间的监督渠道,有效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群众根底。 2、只有实现监督与管理的有机统一,才能使预防腐败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把风险防范作为监控对象,按照方案、执行、考核、修正四个阶段的工作程序,实行过程化管理。对岗位职责风险点的查找和制度建设,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通过制
7、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跟进到哪里,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罚就落实到哪里。这样,风险点找得准不准,措施订得严不严,落实情况好不好,每个环节都纳入了监督管理的范围,可以随时纠错补漏,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3、只有实现防范与业务的有机统一,“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才能进一步增强。廉政风险具体的职务和岗位密切相关,涉及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做好预防腐败工作,必须把廉政风险防范与各部门各单位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与各个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以各个单位各项具体
8、工作为切入点,一方面通过查找工作中的廉政风险点,通过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责任清楚,目标明确,使预防腐败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制定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形成对风险防范工作的评价,不仅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也推动业务工作不断改进,产生了“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 4、只有实现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纪检监察的工作领域才能进一步拓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明确和细化了各项任务,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操作方法,便于实施和考核,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推进落实制度。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创新具有示范作用,使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解
9、放了思想,拓宽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对各类廉政风险进行逐一排查并建立台账,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提供了工作平台,增强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岗位认同感,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提高,工作状态焕然一新。 第二篇:澳大利亚运用风险管理预防腐败澳大利亚运用风险管理预防腐败、 在202223年国际知名反腐组织“透明国际发布的“202223年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澳大利亚位列第八。作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十分重视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预防腐败。 采用工程化的管理方法 澳大利亚各部门预防腐败
10、一般会设置一个反腐败工程,主要包括如何防止腐败、如何发现腐败、如何调查腐败、如何报告四局部内容。对反腐败工程主要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 第一步是分析本部门哪里有腐败风险。第二步是评估风险。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性进行估测,根据评估结果将各种风险排队,查找哪些环节更容易产生腐败。第三步是控制风险。根据各个环节腐败风险的大小制定反腐败控制方案,明确谁来管理,责任在哪个部门,列出完善制度的时间表。方案里必须把花多少人力、物力的具体数字和具体措施写清楚。此外,还要明确涉及多少金额的腐败问题必须报告警察,或者罚款、降职、撤职等。每个部门都有一个办公室专门负责。但由于专业性较强,各部门通常会把评估风险、
11、制定腐败控制方案交给专家去做。第四步是每个部门的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审计或其他方法发现腐败问题如果需要调查,可以由本部门查,也可以请警察查。第五步是每个部门每年要向议会公共会计与审计联合委员会报告反腐败情况,包括查办了多少案件,谁负责调查,结果如何,损失多少钱,追回多少钱,犯罪人的类别和数量,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去预防腐败等。此外,审计部门每年还要对各部门的反腐败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抽检。 严控财政资金使用风险 为了防范财政资金使用中的风险,澳大利亚对部门预算的执行非常严格。政府制定部门预算一般要提前半年。预算经众议院、参议院通过后,就形成了总预算报告。预算报告一经形成,就成为法律,不得修改。如果一些
12、部门需要增加或删减工程,可以在每年11月份进行修改,但整个修改程序与做预算的程序是一致的。 澳大利亚高度重视对政府投资廉政风险的防控,主要由议会加强对政府投资的制约。法律规定,超过600万澳元的投资必须经议会具体讨论。议会关注的重点不是固定资产投资本身,而在于投资能有什么奉献。比方,造房子或办公大楼有什么用途,要到达什么目的等。如果说不清楚投资的实际意义,议会就不会通过政府投资。另一方面,政府投资不能什么时候想投资就马上投资。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国家中期公共投资方案,并对公共投资方案实行年“滚动制,只有列入投资方案才能投资。 澳大利亚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比较完善。政府建立起完备的电子支付和
13、资产管理系统,各部门根据预算购置物品时,很少使用现金,一般都通过财政部出支票,并在财政部报销从而减少腐败时机。 澳大利亚拥有较为健全的政府采购风险防控制度。针对政府采购拟定了指导方针,采购的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法律指导和案例指导,要求所有公务员必须遵循。如果偏离了这个指导,就要把理由记录下来,同时要将采购全部过程都记录在文件上,比方多少人投标,投标人的情况,没有中标的为什么失败等。采购的细节要公开,如所有的商业时机、签署合同的细节、投标人失败的原因、核心采购政策和原那么的执行等。根据需要,审计部门要介入采购过程,进行全过程审计。 公共事务公开透明 在澳大利亚,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议会,其工作运行都是
14、公开透明的。公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参众两院旁听议员们辩论。不能进入议会厅旁听的公民,也可以通过电视和议会网站实况转播,了解议会讨论的情况并进行监督。同样,法律也保证任何媒体记者有权进入议会厅,并对包括在议会质问时间内所进行的剧烈争论,甚至颇为粗暴的提问等情况予以转播和广泛报道。 行政机关所有不涉密的信息要对外公开。联邦信息自由法第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应该公布有关行政机关职能和任何信息的记录,以及任何存储或记录信息的物件。 对公共事务中的关键环节都要公开。比方,政府机构不仅要制定政策,同时要向各级执行政策的部门解释为什么制定该政策。又比方财政预算报告全部公开,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收入、支出和预算资金,财政
15、报告标准和主要预算合计,联邦政府部门的财政陈述,联邦机构的统计数字,联邦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近期财政动向,政府部门的财政历史数据,联邦政府和州、领地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政府各部门向财政部报表的详细信息等。 严密的法规制度体系 澳大利亚在公共事务方面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本上做到了凡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政府部门的职责由法律规定。政府机构都在法律约束下运转,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许作为。每一个机构都有特别法律规定,只适用于这个部门。这既有利于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也有利于追究违法行为。 制定了公务员行为准那么。澳大利亚实行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官制度。政务官与各常任文官别离,常任文官即公务员恪守政治中立原那么,实行职务终身制。联邦议会通过的公共效劳法把公务员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法律形式标准起来。公务员管理委员会还将公务员的行为准那么、价值标准以及对公务员的绩效管理方法等编印成册,甚至将公务员行为准那么做成书签,下发给每一位公务员,让他们牢记。 澳大利亚的法律涉及公共事务的方方面面,非常细致。如财政拨款要遵循专门的拨款法案。公共资金、公共财产和其他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依靠财政管理和责任法案予以标准;具体到某一部门,也有财务制度,要求详细记录每一周的财物收支状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监督机构监控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