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党建品牌:“互联网+党建绩效” 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党建品牌:“互联网+党建绩效” 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 一、案例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进智慧党建”。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探索智能化党建绩效管理,加强党建工作在线实时督导、调度、考核,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落实落地,对于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济二矿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双入双创”党建工作模式,创新实施“互联网党建绩效”管理,开发建设了“领航党建工作E平台”,把组织生活“搬上网”,把党建工作“移上线”,建立起“
2、上下一盘棋”的大党建格局,激发了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凝聚了矿井转型升级、高效发展的新合力。 二、主要做法 (一)集成系统大数据,开启党建工作“云平台” 1.党务数据实现云集成。对全矿党员、党支部、党小组基本信息进行梳理汇总,导入信息平台数据库。开设党务信息、党务动态、党建学习、党建考核四大模块,实行一支部一端口、一党员一账号,建立手机APP、微信客户端,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全时段、全维度动态掌控。 2.党员教育实现随时学。开启了党建学习功能,与“学习强国”“灯塔党建”等优质党员学习教育网站进行了链接,在线举办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史知识竞赛,检验了学习效果。建立了领航云课堂,党员可以远程
3、参加组织生活或进行补学,解决了工学矛盾的问题。 3.党务工作实现云考核。结合党建指导员、联络员现场督导机制,利用互联网优势,打破时空限制,实行“网上网下”双线督导,构筑了“党务工作云网管理、党建工作在线落实、党内活动实时监督”的“互联网党建绩效”新模式。 (二)绘制任务流程图,建立党建工作“明白账” 1.党建重点模块化分解。优化了党的建设、党风廉政、群团工作等10大模块,细化分解90多项工作任务,以“六个过硬”为类别进行了目标量化,明确了“月季年”工作任务,形成了网上党建工作目标任务清单,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党建任务可视化调度。党建调度员每日在党建平台查看各党支部上传的“三会一课”、
4、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写实记录,提高了支部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的主动性,实现了优化党建活动的过程控制。 3.党务工作追溯化管理。建立党建调度值班、党建调度例会制度,制定了党建调度工作台账,按照“三色级”催办督办流程,时时动态监管各项党建工作。2021年印发党建调度例会会议纪要48期,督办事项256条,党建工作落实更加高效。 (三)选准融入结合点,激发党建工作“新动能” 1.聚力重点项目突破。坚持把安全生产、经营创效等重点工作作为基层支部抓党建突破项目,全矿25项党建突破项目全部上传平台督促落实,增强了抓实抓好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运转工区党支部在110KV变电所开发运行了智能化机器人巡检,为实现无人
5、值守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支部被命名为省属企业过硬党支部示范点。 2.擦亮支部党建品牌。深入推进“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创建活动,把精心设计的25个党建品牌“搬上网”,全员监督,聚力推进,培育了一批“树得起、叫得响、立得住”的党建品牌。选煤中心党总支以实施党建“11”工程,支部彰显新活力为党建品牌,通过开展支部共建、党员互助、活动共办,实现精准生产。选煤中心荣获优质高效选煤厂,韩兴勇荣获优质高效选煤厂厂长、济宁市及能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3.激发党员创效活力。把“一区两岗三团队”创建活动纳入党建平台考核项目,广大党员在岗位上亮身份承诺、明责任义务、做攻坚先锋、当示范表率,党员的影响力、带动
6、力明显增强。掘进一区“党员创新团队”围绕技术工艺、设备改造等方面,实施了“掘进机拐弯施工工艺优化方案”等2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创造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 三、案例效果 (一)党建工作基础更加扎实。通过“领航党建E平台”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初步实现了党务信息网络处理、党建资料网络传送、党建任务网络督导,党建工作更加科学、资料更加规范、内容更加翔实,切实把“领航党建E平台”打造成党建宣传平台、党员教育平台、党务考核平台。2021年,矿党委荣获了兖矿能源、山东能源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党建工作落实更加高效。通过“领航党建E平台”科学运行,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党建工作在线实时督导、调度、考核,为基层党建工作落实落地安上了“控制阀”,形成了党建工作统一部署、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工作格局,提高了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基层党支部建设全面过硬。 (三)党建融入实效更加彰显。“领航党建E平台”在实施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建工作与矿井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规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融入融合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各项工作中,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发挥到矿井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落实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同频共振、良性互动、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