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德行与才智幸福生活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_毕重增著.pdf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17754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DF 页数:213 大小:33.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行与才智幸福生活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_毕重增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3页
德行与才智幸福生活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_毕重增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3页
德行与才智幸福生活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_毕重增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3页
德行与才智幸福生活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_毕重增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3页
德行与才智幸福生活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_毕重增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3页
德行与才智幸福生活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_毕重增著.pdf_第6页
第6页 / 共213页
亲,该文档总共2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前言生活中什么最能牵动我们的神经?具体的回答有千种万种,绝大多数答案或与德行有关,如背叛、冷漠、欺骗等。个人生活中如此,社会生活也是如此,例如在轰动一时的“小悦悦事件”中,人们广泛讨论的一个问题是面对一个儿童遭受生命之危,人们为什么会无动于衷?孟子说人人具有善端,难道那些旁观者是坏人吗?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德的时代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又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护佑自己的温暖和幸福呢?依据个案来判断一个时代、一个族群往往是危险的。对于这些社会现象,合理的认知是将其纳入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的框架之中去理解。如,在评价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道德时,运用社会认知理论纳入能力维度和宏观社会规则机制,就能够理解这种类

2、似“老人倒了不去扶”现象背后所缺乏的其实不是道德和勇气,而是因为个人通常没有能力去应对很大概率发生的“被讹诈”,是助人代价超越了一般人的现实担当。也就是说,这些看起来是道德的事件,其本质并不具有个体意义上的道德内涵,根源不是个人的道德。在陌生人群中,个人的行为责任无法由他人背书,而“好心”的意图也是主观难以呈现确凿证据的因素,当能力无法承担起可能的损失时,所有的善意就失去了意义,人们自然会选择冷漠。另外,特定案例所引发的思考,已超越了这类小概率事件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扩展到了我们如何理解社会运行规则,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取舍,如何来界定自己和认识他人,从而营造良好的生活秩序和内心平安。社会转型已经使得一个非常简单、几乎无须回答的“做人还是做事”重新成为问题。当人们纠结于做人与做事的优先顺序,无法正常释放自己善意的时候,内心一定是痛苦的。如何理解这个过程中指导人们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